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世纪”这个名词我们给它划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就是泛指公元5世纪-公元16世纪。而那时候世界各地大都已经兴起了自己的文明,这些文明的文化、饮食、社会制度以及风俗等等都已经差别较大。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东西方文明的饮食文化差距。为了方便,东方便直接以中国为主,西方则是以欧洲为主。纵观历史,其实欧洲的饮食文化发展的很慢,整个中世纪近1000年的时间里,人们的饮食结构大都是以谷物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是因为在没有引进土豆和马铃薯的欧洲,他们的地理环境更适合谷物的生长。另一方面是因为交通技术的落后,那时候的欧洲很难获得优质的作物。所以说在中世纪,谷物几乎是统治着整个欧洲的美食界。而这种情况一直到1536年的时候,随着土豆进入欧洲才结束。但这时候中世纪也差不多结束了。

不过就算是都是谷物,在阶级几近固化的中世纪,人们也给这些谷物分出来了三六九等。芸芸縠物中,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小麦是众麦之首,营养最高,所以它的售价最为昂贵,算是贵族专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大麦,燕麦以及黑麦等就是给穷人吃的谷物了。这些被称为下层阶级的“穷三样”,是底层阶级谷类食品的重要来源。这些谷物大多都会被制成面包、粥类以及意大利面等。其中以面包为主食的最多,几乎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食品。

只不过不同的是贵族们吃的大多都是精制面粉制作的精细面包等,还要配上好吃的酱汁或者是乳粥,再添上一点蜂蜜和白糖。而下等人吃的就是粗糙的,干黑且布满了面糠的黑面包。在甘蔗种植园没有兴起的欧洲,糖以及蜂蜜都是极贵的奢侈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配面包的顶多就是一些野菜汤,煮上一点豆子。至于肉类等,这通常只会出现在贵族们的餐桌上,基本就是猪、鸡、羊、鱼这四样,生活在海边的穷人们也许有幸会吃到一点鱼肉。其实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中世纪的饮食文化和他们社会意识形态划分有很大的关系。

社会阶层的不同通常就划定了他们饮食的范围,贵族们吃的精致而美味,平民则是饱腹就行。而在这之外,还有一个阶层就是神职人员。他们有着世俗上和精神上的绝对统治霸权,而出于宗教的影响。他们的食物比贵族们是差一筹,但比平民要好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同时期的中国人,虽说饮食结构依旧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当时我国人民关于“食物”可比欧洲人要幸福多了。中世纪时期的中国应当处于南北朝时期-明朝时期,正好处于我国饮食文化的小崛起时期。

北魏就有一个美食大佬贾思勰遍览古籍,书写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本农学巨著《齐民要术》。其中就提到了不少饮食习惯,比如说当时因为冶金技术不发达,人们用铁锅做菜的时候极容易让食物变黑(那时候就有铁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那时候的中国虽说也是以谷物为主,但是面食的发展已经十分迅速了。烤饼,馒头什么的都是出自于这个时期。后来到了唐朝时期,面食的发展已经到达了兴盛,比较出名的就是蒸饼、煎饼、胡饼、汤饼等。

后来到了宋朝时期,以长江为界限,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大米为主的饮食结构开始彻底形成。而宋朝时期算是我国饮食文化发展的顶峰了,烹、烤、炒、腊、溜、煮、炖、腌、卤、爆、蒸、烧、葱拔等复杂的烹饪技术,皆都是宋朝时期发展起来的。而酱油也是宋朝时期出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同时期的欧洲,却依旧沉浸在面包和豆子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而且说到肉食,当时家家户户已经都可以在家中养猪养鸡,为畜牧业。当时猪肉、鸡肉甚至鹅肉狗肉等都是平民们主要的肉食来源,逢年过节吃上一点都是惯例了。

著名的诗词大家,也是美食家苏东坡就曾说过:“黄州好猪肉,价钱贱如土”,可见那时的猪肉也贵不到哪里去的。而且同时期,饮酒之风以及饮茶之风也是在宋朝逐渐兴起,酒文化的发展也是这个时期开始的。

文人之间的“行酒令”就是宋人们的交际媒介,客人进门就要上茶,入席落座就要上酒,送客就要上汤饮也是送人们不管平民贵族的宴客习惯。而当时欧洲的葡萄酒,平民们一滴都尝不到的。所以说,要论美食大国,还是我泱泱中华最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