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荒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荒煤

1964年5月16日,毛主席在接见外宾时,文化部的一个副部长来晚了,就被安排坐在外宾后侧。不料,晚来的这位引起了主席的注意,主席问道:“这位同志有点面熟,是哪一位啊?”

工作人员告诉他,是文化部分管电影的副部长陈荒煤。毛泽东听到了这个名字后说:“你原来是搞文学的嘛,怎么又搞电影来了?”

陈荒煤,原名陈光美,笔名沪生、梅白,祖籍湖北襄阳,1913年12月23日出生于上海。解放前,主要从事文学工作,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主管电影。1996年10月25日,陈荒煤在北京病逝。值其忌辰,如去摘选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严平《潮起潮落:新中国文坛沉思录》一书中、关于陈荒煤的部分内容,以志追思。

1942年底,延安整风进入“抢救运动”阶段,鲁艺的“特务”越来越多,身为整风领导小组成员的陈荒煤,因为受到已经被认为是“特务”的金肇野(木刻家、作家)、马加(作家)的牵连,也成了“特嫌”。

接下来,作为鲁艺副院长的周扬开始和他谈话,开始是询问历史情况,接着是质问批判,后来宣布他停职审查。其中有一次,周扬曾到窑洞来找荒煤谈话,临走时绷着脸对张昕说:“你应该好好想想,你那样的家庭,你那样的母亲,怎么会参加革命呢?”口气中充满了不容辩解的质疑。

荒煤很惊讶周扬会说出这样的话,他自己不也出身地主,不也出来参加革命了吗?怎么别人参加革命就成了问题呢!那时候,在周扬的领导下,鲁艺的整风已经使接近80%的人成了“特务”,可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有人因无法经受这种考验,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周扬似乎对此无动于衷,依然在大会上宣称:一定要把抢救运动搞下去,就是搞到剩我一个人也要搞下去,就是鲁艺全是特务,就我一个人是共产党员,我也能战胜你们!

1942年,陈荒煤、张昕夫妻在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2年,陈荒煤、张昕夫妻在延安
陈荒煤(左)和赵树理(中)、于黑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荒煤(左)和赵树理(中)、于黑丁

最初,陈荒煤对周扬是钦佩和欣赏的,觉着自己搞创作没有什么理论,而周扬既懂古文,又懂外语,上起课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很吸引人。而周扬的办学方针,他也颇赞同,觉得他在教育方面很有一套,是个有才干有魄力的领导人。

但周扬在“抢救运动”中发生的变化却让陈荒煤感到困惑,他看到了一个呆板严厉的周扬,一个不尊重事实、以判官自居的周扬。到运动后期、问题终于得到甄别时,陈荒煤忍不住向周扬追问为什么当时没把自己抓起来。周扬的回答倒也坦率,“我们看你的样子实在不像是一个特务啊!”

周扬的解释非但没有让陈荒煤释然,反倒加深了他的困惑:假如自己看着像“特务”,情况又是如何呢!

到了八十年代,当陈荒煤回忆起周扬延安整风时的做法时,并不认为是周扬个人的品质问题。在荒煤看来,关键在于他“对毛泽东崇拜至极”。周扬从系统地翻译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文艺的论述到逐渐成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阐释者,这种来自理论认同的崇拜,引导了他对毛泽东战略部署的坚决彻底执行。

因为延安整风,当时鲁艺里的很多人都对周扬不满。等到解放战争初期时,周扬的小儿子因翻车、不幸身亡,鲁艺有人听到消息后竟幸灾乐祸地说:“那个理论家的作品完蛋了!”赤裸裸的话语中包含着的毫不掩饰的快意与愤懑,让人震惊、让人悲哀。

严平在他的书中还写到:最令我困惑的莫过于,当年义无反顾地冲破旧制度的羁绊、冒着生命危险前行的热血青年们,本是最反叛、最充满活力、最富有思想和个性的一群,怎么到达延安后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如此自觉自愿地服从,并在痛苦的改造和追随中争先恐后……

夏衍和陈荒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衍和陈荒煤
左起:张致祥、周杨、陈荒煤、周杨夫人苏灵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起:张致祥、周杨、陈荒煤、周杨夫人苏灵扬

严平说他曾就这个问题问过荒煤,得到的回答是:“你不知道那个年代,被黑暗压抑的人们,一旦找到了自己以为的光明,就会不顾一切地追寻它!”对于这个答案,严平说: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没有体会过那样一种巨大的黑暗笼罩的滋味,就没有资格随意评判他们的选择。

如去认为,严平和陈荒煤的说法都有道理;可问题是,周扬的所作所为根本就不是“对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坚决彻底地执行”。

据当年《解放日报》的穆青回忆,当年他向毛主席汇报“抢救运动”的情况时,主席曾经这样对他说:

  • “如果大多数人都不可靠,共产党还有什么伟大可言,革命还有什么凝聚力。整顿党的作风,同时审查一下每个人的历史,这是可以的,但不能扩大化。更不能搞逼、供、信(即逼出口供,然后采信)。
    “现在已有不少同志向中央反映这个问题。我说搞错了的,要平反;戴错了帽子的,要把帽子摘下来。要脱帽鞠躬。你回去跟博古同志讲一下,搞错了的,一定要平反,要赔礼道歉。”

由此可见,一些自认为、或者被认为是彻底贯彻主席路线的人、其实已经歪曲和背离了主席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