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10月23日下午,在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国家峰会期间,中方高层会见了印度总理莫迪,这是四年来两国高层首次举行双边会谈。中印双方都释放了重要信息,莫迪还向中方做出了一个承诺。

那么,印度为何在强硬了四年之后突然服软?印度背后有什么目的?下面,详细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高层在会见莫迪时表示: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发展中大国、全球南方重要成员,中印正确把握历史潮流和两国关系发展方向,最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中印双方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妥处矛盾分歧,相互成就彼此发展梦想。

印度外交部第一副部长米斯里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印高层简要讨论了地区和国际事态发展,并商定就此保持密切沟通,还讨论了中印在金砖集团的合作问题。最后,莫迪总理还承诺,印度将全力支持中国担任2025年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

从中印两国高层发布的谈话内容可以看出,中印在关系正常化方面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双方都有意在一些领域进行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中印突然达成边境协议,到中印高层举行双边会晤,印度的态度为何突然软化?其实,这里主要有三大原因。

1、印度在美西方没有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2020年印度在边境挑衅中国,一方面是想利用中美大博弈的背景下,可以在边境上占到小便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印度靠近美西方而纳的投名状。

在中印边境冲突之后,印度确实和美日等国的关系升温。印度积极参加了美日的一些组织和会议,印度就是想以对抗中国的名义,获得美日等西方国家的大量投资和技术转移,来发展印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四年过去了。美国除了高价卖给印度一些高端无人机、大炮外,并没有大量投资印度和转移先进技术,这就是印度想要而没有得到的东西。其实,这里也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美国本身没有多少制造业,也不愿意把高端制造业转移到印度去。另一方面,印度的营商环境臭名昭著,坑了不少西方大企业,美日的大企业也不愿意再入印度这个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中印边境长期对峙,对印度很不利。

中印在边境地区从2020年对峙到2024年,解放军只在边境前沿部署了约5万人,而印军开始却部署了约20万人。显然,印度的消耗费用要比中方大得多,且中方一侧交通方便,后勤补给容易,而印度一方补给困难,冬天常常要空运。

虽然印度后来也把军队人数减少到了约5万人,但后勤消耗还是要大于解放军。这种长久的军事对峙,对印度并不利,因为中国的经济实力远远强于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印度希望引进中国的投资和制造业

印度在引进美日等国的投资和制造业失败后,国内现在呼吁引进中国的投资和制造业的声音越来越大,这也是印度想发展的现实需要。美欧日占据着世界的高端制造业,不会轻易转移到印度。中国主要占据着世界中端制造业的中心,也有一些高端制造业,而印度想要成为制造业大国,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印度不融入中国的产业链是不能实现制造业大国的。

基于以上三个国际、国内的主要原因,印度才在边境问题上软化,印度现在也需要和中国关系的正常化。从莫迪对中方做出的那个承诺看,莫迪说不定会明年来中国参加上合峰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此次中印高层会面,只是中印关系正常化的重要一步。中印关系要想正常发展,印度首先应该抛弃“机会主义”,正确定位中印关系,不应把中国看成对手,不要在边境上挑衅和搞小动作,中印的合作才能真正实现。

但以印度精英对中国根深蒂固的态度,中印关系要想正常发展不是那么容易。现在只是印度受到国际、国内的环境影响,对中国的改变也只是战术性,而不是战略性的,印度以后可能还会反复。

当然,现在是印度更需要中国,而不是相反。中国的投资和制造业,也不会轻易的去到印度,毕竟印度也没少坑中国企业。在中印关系方面,还是走一步看一步,看看印度接下来真正怎么做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