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局势风云变幻,而中美之间的关系更是引人注目。

从贸易战到科技封锁,再到军事博弈,美国针对我国的态度愈发强硬。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浮现:为什么美国如此执着于打压我国?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直言:美国针对我国,是因为我国犯了两个“原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原罪”:我国不再充当美国的“血包”

我国与美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尼克松访华。那个时期,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经济实力薄弱,工业体系也远不如今日完善。

在那时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中,我国一度充当着“血包”的角色:为美国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商品,满足美国消费市场的需求。

这种角色定位对于当时的我国来说,并没有太多议价能力,也未对美国的经济主导地位构成实质威胁。

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我国逐渐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爬升,并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脱离了这种“血包”状态。

马丁·雅克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提到,美国乐见的是一个提供廉价商品的我国,而不是一个能够生产高科技产品、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我国。

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不仅实现了制造业的全面升级,还在诸多高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例如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和5G技术等。

尤其是在科技创新领域,我国从过去的追赶者转变为领导者。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全球首位,华为、大疆、宁德时代等企业的崛起更是彰显了我国科技实力的迅猛发展。

美国看到了我国不再满足于做全球廉价商品供应者,而是开始向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力,这让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原罪”:我国构成了对美国主导地位的威胁

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是建立在其长期以来的科技、军事、经济优势基础上的。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全球秩序的设计者和主导者。

我国的崛起,打破了这种单极格局。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的设立以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推进,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日益增强。

数据显示,2000年时,全球与我国的贸易量尚不及美国的一半,但到2020年,全球有149个国家与我国的贸易量超过了与美国的贸易量,只有54个国家与美国的贸易量更高。

这样的对比清晰地展示了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正面临来自我国的强有力挑战。

不仅如此,我国在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和深海探测等前沿领域的创新,也使美国感到不安。

我国的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更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美国的科技霸权。马丁·雅克指出,正是这种“威胁感”,促使美国对我国的打压不断加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经济制裁到科技封锁

为了遏制我国的发展,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经济制裁到科技封锁无所不用其极。

以华为事件为例,美国不仅禁止华为在全球范围内销售5G设备,还通过外交手段阻止其盟友与华为合作。

在这背后,美国实际上是担心我国在5G领域的技术优势会进一步削弱其在全球通讯市场的主导地位。

除了华为,美国还对我国的芯片行业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管制,试图限制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而TikTok等我国企业在美国的运营,也遭到了多方的阻挠与限制。

到2024年8月,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的我国企业已超过800家,这些措施反映出美国对我国科技崛起的高度戒备。

经济制裁同样是美国的惯用手段。针对我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等高科技产品,美国征收了高额关税,试图通过经济手段压制我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正如马丁·雅克所说,这种经济制裁和科技封锁,虽然对我国有一定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只会激发我国进一步增强自主研发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自身的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打压策略虽然看似“精准”,但其自身的经济衰退才是问题的根本原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过度依赖金融产业,逐步放弃了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底特律从“汽车之都”沦为“犯罪之都”,就是美国去工业化的一个缩影。

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将自身经济下滑的责任部分归咎于我国的崛起,认为我国的产业升级削弱了美国的经济竞争力。

然而,马丁·雅克指出,事实上,美国自身的产业空心化才是问题的核心。即便没有我国的崛起,美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也会因去工业化而逐渐削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美博弈的未来走向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我国已经展现出了极大的战略耐心与智慧。在科技封锁的压力下,我国加大了自主研发的投入,尤其是在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与此同时,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合作,继续加强与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国际地位。

那么,未来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美国的打压能否遏制我国的发展势头?你认为中美博弈中,谁将占据上风?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