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深夜来电后,终于获得中方邀请,72小时不到,却被第三次点名警告。中欧之间的对话包含了哪些细节?中方为何会向欧盟发出邀请,却又连续发出警告呢?
到10月底,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新政就将正式生效,在这还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中欧双方就关税相关事务的磋商和表态也突然频繁了起来。据商务部网站的公告显示,王文涛部长在当日应约与欧盟委员会的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会主任东布罗夫斯基通过视频就电动车关税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从商务部发表的声明中可以发现,双方在对话中反复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价格承诺”。在现阶段,中国和欧盟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把价格承诺作为中欧之间关税争端的解决途径。至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之前提到的补偿或者是投资之类的谈判方向,并没有被中方所接受。
王文涛部长指出,双方自9月20日起,就对价格承诺方案进行了反复密集地磋商,但是双方依然存在很大的分歧。中方给出的方案是,将出口到欧盟的电动车最低价格定在三万欧元,但是这一方案遭到了欧盟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一方案只会影响到一些低端的车型,而一些定价原本就超过三万欧元的车型将依旧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打个比方,同一档次的车型,原本中国品牌的售价是2万欧元,欧洲品牌的售价是2.5万欧元,那么在执行这一方案之后,中国车型的定价就必须高于3万,也将毫无竞争力可言。但在中高端档次的车型中,这个限制所产生的影响就会微乎其微,因为车型原本的定价就高于3万欧元,所以欧盟方面希望就每一个品牌、每一个车企、甚至每一个车型进行单独定价。
在目前的市场中,每一个车企都拥有多个品牌,甚至同一个车型的价格,也会因客户选择高配或者低配而有价格之分,如果按照欧盟的想法,中方出口一百辆相同的车型去欧洲,很可能要分别进行一百次单独的关税申报,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针对这一问题,中方也指出,在下一阶段的价格承诺磋商中,应该互相照顾对方的核心关切。言下之意很明显,中方已经了解了欧盟的诉求和关切,并且将会在以后的磋商中充分考虑相关因素。而且中方还在声明中向欧盟发出了邀请,欢迎欧方的技术团队尽快来华。
在之前的谈判中,都是中方的技术团队在欧欧盟的主场进行的,据报道,中欧双方在布鲁塞尔连续举行了8轮长达50个小时的磋商,而这次欧方的技术团队来到中国将对中方车企的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的考察,而中方特地提到“尽快”,说明此事已经迫在眉睫,因为双方通话的时间距离关税生效已经不足一周了。
而对此事感到焦虑的显然不只是中国,据东布罗夫斯基的社交媒体显示,在与中方通话时,他正在巴西参加G20的贸易部长会议,与中方的视频通话结束后已经到了当地时间的凌晨时分,可以想象对于尽快重启关税谈判,欧方也是十分急切。
不过要注意的是,欧盟在与中方进行价格磋商的同时,还在不断地使用“盘外招”来扰乱中方的谈判节奏。
在10月28日,也就是中欧25号刚通话后不到72小时,商务部就欧盟单独与中国相关企业进行谈判一事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中方表示欧方如果继续这一行为,那么将动摇彼此之间的信任,并且干扰磋商的整体进程,并且为价格承诺协议的执行和监管增加更多的行政成本。道理也很简单,就算中欧谈判达成了协议,但是也不能保证没有车企与欧盟签订了“桌下协议”,而对于这种协议的监管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这已经不是中方第一次对欧盟的这类行为进行点名批评,而是第三次,此前欧盟已经被两次警告。10月16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声明中对欧方的这一行为进行了指责。10月23日,官媒“玉渊谭天”发表文章,再次谴责了欧盟的这一行为,指出欧方此举是想从内部对中国车企进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从行业协会,到官方媒体,再到政府通报,从存在双重标准,到破坏车企团结,再到干扰磋商整体进程,可以看出不管是从发布平台还是措辞,中方的回应都在不断地升级。
而且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事不过三”,如果欧盟再不知道收手,那么中方必然将会出台具体的措施来应对欧盟的“小动作”。【战旗团队创作,文责自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