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约 5222 字

阅 读 需 要 13 min

1972年对于中美两国来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中美之间多年的外交空白,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回顾20年前,中美两国还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见,几十万人死在了朝鲜战场。这样的血海深仇,想要化解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这20年里,虽然两国的军队不再进行正面交兵,但国家之间却仍处于敌对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随着各国对于经济发展的渴求以及国际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敌我态势发生明显改变,中国和美国一个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个是世界第一强国,二者的建交既是中美两国人民的迫切需求,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在尼克松访华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事件虽小,却体现了我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卓越智慧。事件的起因是毛主席将四两茶叶当作国礼送给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而尼克松则认为毛主席不够重视自己,送的礼品太轻,再加上两国此前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友好的背景存在,使得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那么美国在当时为何选择破冰与中国建交?周总理如何轻松化解送礼时的尴尬场面?毛主席又为何选择茶叶作为见面礼?其中蕴含着多重深意,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美苏争霸,两个超级大国的终极博弈

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美国和苏联的军事实力大幅度提升,成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尤其是苏联,军事实力的迅速提升逐渐地威胁到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为了限制苏联的快速崛起,美国特意推出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两大杀手锏,还与西欧各国联合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从政治、经济、军事等三大领域拉拢欧洲诸国跟随自己一道抱团取暖,全方位的制约苏联的发展。

这样的情况下,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之下同样不甘示弱,推出莫洛托夫计划,大力帮助东欧各国,建设社会主义阵营的新战线,包括上世纪六十年代对中国的建设援助。这一时期的美苏争霸主要体现在经济建设上,双方的斗争也相对温和,没有起到太大的波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0年-1980年之间,苏联的核武器总数量超过了美国

直到苏联的赫鲁晓夫掌权之后,美苏争霸的格局才有所改变。在赫鲁晓夫的领导下,苏联的军事实力大幅度增强,严重的威胁到了美国,相继发生的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距离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仅仅一步之遥。勃列日涅夫当选苏联第一书记之后,1970年-1980年之间,苏联的核武器总数量超过了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

而美国则深陷越南战争多年,耗资巨大,严重拖累了国内的经济增速,在与苏联的争霸对决中也从一开始的绝对优势变为了后来的劣势。在当时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苏联人成为了真正的英雄,是反对霸权主义的急先锋,而美国人则成为了连续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侵略者,霸权主义的典型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9年,尼克松宣布就任美国总统

在这样的情况下,1969年,尼克松宣布就任美国总统。当时尼克松身上的压力可谓是非常之大,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严重地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实力,引起了国内人民的强烈不满。外部还有一个对自己霸主地位虎视眈眈的苏联,时刻准备推翻美国霸权。而且美国与自己盟友日本、西欧各国的矛盾不断加深,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尼克松想要做出政绩,稳固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必须要及时地调整外交战略,如果再坚持之前的战略,必然会被拖垮,也会成为全球公敌。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英国保守党领袖本杰明·迪斯雷利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那就是: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用来形容中苏关系的变化以及后来中美的建交过程是再合适不过了。内战和抗日战争时期一直被我们称为是老大哥的苏联,实际上与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亲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中苏关系恶化,我们最先想到的是1969年在我国东北部爆发的珍宝岛战役,在那场战役中中苏双方兵戎相见,进行了一场真刀真枪的较量,我方伤亡71人,苏联则伤亡了一百多人。但实际上,我国与苏联关系恶化的起点应该是1960年,在那一年,我国公开发表《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借批评南斯拉夫修正主义的契机,矛头直指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

而苏联也在有五十多个国家共产党参加的布加勒斯特会议上公开攻击中国共产党,批评中国社会主义。在这之后,苏联与我国的矛盾激化,突然撕毁了于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召回了身在中国境内、援助中国的全部苏联工程师,销毁了设计图纸,全方位与我国决裂。

纵观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苏关系恶化的四十年时间里,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里,苏联对中国共产党并不友好,在苏联的眼中,中国共产党只是自己的附属,而不是兄弟。双方关系最佳的时间应该是中国共产党刚成立的那几年,因为当时的中共是由博古、王明等人掌权,这些人对苏联言听计从,所以苏联也与中国共产党比较友好。到了后来,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奋发图强,坚持自己的主导地位,不再受到苏联的控制,苏联也对中国共产党逐渐的失去了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摩尔曼斯克港是俄罗斯在北冰洋的重要不冻港

我国与苏联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出海口问题。苏联一直以来都希望拥有一个不冻港,用来发展经济,他们看中了我国的大连和旅顺,但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是决不妥协的。于是,苏联支援北朝鲜的金日成,挑起了朝鲜战争。如果北朝鲜获胜,作为回报,苏联可以在北朝鲜获得不冻港的所有权,如果北朝鲜失败,朝鲜也可以以帮助中国对抗美国为由驻防大连港,或者干脆以让中国割让大连港为由,出兵帮助中朝抵挡美国的进攻。

当然,后来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胜了强大的美国,也破灭了苏联的美梦。之后的苏联又试图将中国发展成盟友,共同对抗美国,向中国支援了许多先进的工业技术,帮助中国发展工业。中国也确实与苏联完成了结盟,但依然保持着寸土不让的底线。

再之后,苏联的军事实力逐渐超过美国,也就不再需要中国这个盟友了。想着自己一直以来对中国的大量援助,却得不到梦寐以求的不冻港使用权,一怒之下于1960年撤回了对中国的全部援助,这也是中苏关系恶化的直接原因。

面对误解,周总理只言片语轻松化解尴尬

1971年,我国就曾发布过同意恢复中美关系、双方高层可以进行谈话的言论。在美国急需调整外交政策、保障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双重原因之下,当年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借访问巴基斯但的契机,借道巴基斯坦秘密访华,与我国领导人交换了关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一些看法,也为后来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在这一美苏争霸的关键节点上,美国总统亲自访问曾经的敌国-中国,这样的新闻注定震惊世界。双方的领导人也十分重视本次访问,为中美两国的破冰之路做足了准备。

自从基辛格博士回国之后,我国就开始着手准备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接待事宜,特意成立了接待组,由周总理亲自选派接待组成员,安排接待组在安全、通信、住房等多方面保障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活动的顺利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细节上,美国总统尼克松显得诚意十足。在来中国之前,尼克松就同意了中国关于希望尼克松总统乘坐中国的飞机前来访问的要求。来到中国之后,由于双方断交二十多年,还进行过大规模的战争,所以并不信任对方。尼克松总统的先遣团曾要求中国的接待组,让尼克松总统在访问期间乘坐美国的汽车,并配备美国的特工进行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事关尊严问题,中国的接待组坚持让尼克松必须要使用中国的红旗汽车,负责安保的人员也是清一色的中国人。双方就此事争论不绝,谈判一度陷入僵局。最终还是尼克松总统本人力排众议,亲自表示自己愿意乘坐中国汽车,让中国人来负责安保,问题才得以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克松熟练使用餐具

在用餐环节,尼克松更是在细节上做到了极致。当美国代表团的其他人纷纷使用起了平时习惯的刀、叉等餐具,尼克松居然熟练的使用起了中国的餐具-筷子。后经了解得知,尼克松为了本次访华,特意地练习了一个月筷子的使用,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当然,我国在细节上也绝对不输于美国人。我国特意安排了人数多达360人的仪仗队前往机场,欢迎尼克松总统的到来。仪仗队的人数创下了我国历史欢迎外宾来访之最。在这之后,我国为美国代表团准备了四菜一汤的国宴,菜品也由周总理亲自指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尼克松起,万里长城就成了美国总统到访中国必去的景点之一。

在这之后,周总理还亲自陪同尼克松参观了长城,还将两只国宝大熊猫送给了美国。访问结束之后,两只国宝大熊猫“兴兴”、“玲玲”远赴重洋,成为了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送给美国的动物,被安排在了美国华盛顿国家公园,供美国人民观赏,也成为了中美友谊的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在尼克松访华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赠送礼物环节。当时毛主席拿出了四两茶叶作为国礼送给了尼克松。尼克松显得非常不高兴,因为泱泱大国,送出的礼物一定价值不菲,结果却送给自己一点点茶叶,这显得对自己极为不尊重,所以,当时的场面也是非常的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我们的周总理迅速做出反应,向尼克松总统做出了解释,迅速化解了这种尴尬。原来,毛主席送出的茶叶重量大约为200克,是福建武夷山特产的“大红袍”。“大红袍”的母树在福建武夷山,全世界仅有三棵,所以这种茶叶产量较少,而且味道香醇,喝上一口,令人回味无穷,也被茶叶爱好者视为殿堂级珍品。

据悉,这种茶叶的年产量不足500克,周总理在解释的时候,也打趣地说,毛主席将全世界年产量一半的“大红袍”送给尼克松总统,相当于送出了半壁江山,足以表达诚意了。尼克松总统听罢,也哈哈大笑了起来。周总理就这样用自己超高的情商和处理外交事务的丰富经验,化解了这场尴尬。

武夷山大红袍与美国缘分颇深,毛主席用心良苦

话说回来,美国总统尼克松当时所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将“大红袍”茶叶作为礼物赠送给自己,非但不是瞧不起自己,而是非常重视与美国的建交,特意用心良苦的选择了一个别具深意的礼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美国的国运就是缘起于茶叶。早在1773年,美国国土的东部地区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为了挽救英属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危机,通过了《茶叶法》,减少了英国向北美出口的茶叶税。这条施行之后,北美进口英国的茶叶价格大幅度降低,导致进口茶叶的价格远低于本土茶叶,这也就形成了英国茶叶对于北美的垄断。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美人民开始了抗争,波士顿人夜袭了三艘英国商船,将商船中的90000磅茶叶全部沉入海中,这也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这一事件也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正是这一事件的发生,让英国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的处罚和压制,最终引起了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因此诞生。而据了解,当时被波士顿人扔入海中的茶叶就是产自中国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克松、周恩来交谈

再到美国建国之后,大红袍也一直出现在中美交流的过程之中。在中美的贸易中,来自北美大地的物产被源源不断的运往中国大陆,返程时美国人都会购买包括大红袍在内的大量中国特产带回美国。在那一段时间里,大红袍也扮演了中美两国最初交流的纽带。

来到近代,中美两国交恶,经过朝鲜战争之后,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建交,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毛主席将大红袍作为礼品赠送给尼克松,确实别有深意。大红袍既在美国建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在中美早期交流中占有了不少的戏份,此番作为礼品,既表达了毛主席对于与美国建交的足够重视,也承载了毛主席期待两国未来重修旧好,携手共进的美好愿景,有着继往开来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克松和夫人众人合影

这一细节的背后,也体现了毛主席的恢弘气魄,为了国家的富强和安定,能够搁置争议,与昔日的敌人化敌为友,重修旧好。要知道,当时的中美两国还是存在诸多矛盾的,台湾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美国此前一直暗地里支持台湾。中国支持的北越在越南与美军打得不可开交,美国还在日本、韩国等国驻军,严重威胁着中国的领土。在这些不利于中美关系的情况存在之下,毛主席能够搁置争议,毅然决然答应与美国建交,这样的见识绝非一般人可比,值得称赞!

结语:

中美建交既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巨大成功。中国与美国在世界上的较高地位,以及苏联的飞速崛起,让中美两国从昔日的敌人变成了后来的朋友。在中美建交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双方为了破冰也做出的诸多努力和让步,更看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我国老一辈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和在外交方面的独特造诣。面对毛主席赠送茶叶给尼克松总统引发的尴尬事件,周总理三言两语间化解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

这一事件虽小,却映射出了我国领导人在外交处理方面的游刃有余和有胆有识,令人钦佩。从此以后,我国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建交,我国的经济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这同样也验证了一个道理,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的我们能够享受到如此高质量的生活,不能够忘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的掌舵之功。身为后辈人的我们更应该效仿先辈们,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努力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资料】

1. 袁鹏 《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空间》现代国际关系 2005(04)

2. 潘锐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与挑战》世界经济研究 2003(12)

3. 邱苗 《奥巴马执政以来的中美关系研究》山东师范大学 2014

4. 孙哲 《亚太战略变局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北京:时事出版社 2012

5. 王鸿刚 《大变局下的中美关系与中美战略博弈》现代国际关系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