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底到2024年初,算下来差不多三年时间,中国货币供应量M2从200万亿涨到了300万亿,年均增速高达10%,远超GDP增速。
然而奇怪的是,印钞100万亿,我们非但没有一点感觉,甚至这几年,物价下跌、房价下跌、股价下跌,这种现象合理吗?
01 、三年左右,印钞50万亿
前几天,还是在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又做出重磅宣言:
中国货币高速增长的时代过去了!疫情以来连续3年的“大放水”,全面宣告结束。
那么三年究竟放了多少水呢?
总共100万亿!
如果以M2增速和老美进行对比,实际上我们还要更高。
人们的常规思维是,大放水的结果必然引发通胀,比如资产泡沫加速、股价上涨、物价飙升等等。
然而这三年,大家非但没有感觉到强烈的通胀,甚至蔬菜、水果、肉类等物价在这期间还出现了下跌,而且房价下跌,股价下跌…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02 、放那么多,水钱去哪了
之所以会就业这种非常理现象,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1.疫情带来的影响。
放水期间正值三年疫情期,然而疫情的发生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国内的消费水平也一直受到了限制。这个时候即使放水,也无人消费,没有支撑力,各类资产商品价格上不去也就不难理解。
虽然2023年全面放开,但毕竟企业在疫情期间始终保持着生产状态,导致即使全面放开以后,各类商品依旧出现了一个市场过剩的情况。
产业一旦出现过剩,商家为去库存,就不得不采取各种降价促销,所以为啥大家感觉不到超发货币,只因为企业主承担着巨大压力,承受着损失。
2.政策调控
过去,房地产市场只要货币一放水,基本上都会带来一路猛涨的效应。
然而,这两年因为市场信心不足,加之前期市场调控力度趋紧,导致近市场进入下行周期。
而一旦市场出现信心不足,即使针对这一领域大放水,即使将贷款利率降到零,也很难保证市场会出现逆转。
当然,也不仅仅是这几个领域,包括今年的教培双减,医疗反腐等等,也令行业价格出现了一些回调。
3.经济已经进入到转型阶段。
为了实现技术上的创新,这些年一直在加大马力进行产业转型,比如,人工智能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等。
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必然会给传统产业带来一定的冲击,造成传统商品价格的下行。
比如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的油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导致传统油车价格进一步下降,这也预示着新兴产业的崛起,给传统产品也带来了降价潮。
4.资金空转套利
大环境不好,中小企业反而难借钱,毕竟银行向来是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说白了银行也怕风险嘛。所以,超发的钱一般都给到了没有破产风险的大企业,而且这种贷款利率忒低。
比如网上说,有的大企业从银行贷款,一年期利率不足2%,3年期3%以下。这么便宜的融资成本,大企业怎么会错过?
于是,就有一些企业拿钱去买理财存定期,这可比投资建厂收益高多了,而且0风险。说白了,能够空手套白狼,谁还会去干实活?
结果呢?大企业玩这种资本运作,“水”没有进实业,解决不了就业问题,也提振不了GDP,同样赚的盆满钵满。另一边呢?小企业濒临破产,贷不到钱,生存越来越难,打工人更是难上加难。
说白了就是钱没用到刀刃上。这就是所谓的“金融空转套利”。
结语
近几年超发货币未能带动市场的急剧通胀,打破了很多人的传统认知。而根本原因还是钱没有到实业中去。
超发货币在金融领域空转、有钱人忙着转移资产,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资本增值,最后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于是,从去年秋天开始,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顶层场合,官方就不断强调“防止金融空转”、“坚决稳定人民币汇率”。对金融系统的一系列乱象,进行了最严厉的批评,并且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改革风潮。
改革不可避免会出现短期阵痛,但是站在更长远的角度,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一定是好事。
随着监管措施的落地,金融机构的钱,接下来将逐步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去,这也预示中国经济正在朝着一个更加公平、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
侵权联系必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