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开始加速撤离?又一大厂索尼宣布退出,德媒:灾难性决定!
继苹果之后,又一大厂宣布退出市场。
据日媒《日经新闻》报道,索尼目前已完成相机生产线转移。消息称,若持续以工厂设为单一出产地,将会给索尼其供应链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
紧随其后,索尼迈出了战略性的步伐,将其核心生产基地华丽转身,扎根于泰国的热土。
展望未来,泰国的工厂将如璀璨的明珠,承担起为欧洲市场提供90%产量的重任。历史的画卷上,中国市场曾如璀璨的星辰,照亮索尼的半壁江山,即便是在疫情大流行的阴霾之下,也屹立不倒,成为继美、日、欧盟之后的第四大消费巨擘。
然而,就在索尼满载而归,收获满满之际,却毅然决然地关闭了国内的工厂,如一位挥剑斩情的武士,挥别了过去的辉煌。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是苹果的微妙影响,还是索尼自身的战略考量?众说纷纭,引人深思。
01 “紧跟”苹果步伐,关闭国内工厂
过去20年里,中国市场吸引无数外企投资,我国制造业一边吸纳一边进步,很快便急速崛起。
近年来制造业转型升级、人力成本大幅增长等原因,让以苹果为首的外企,纷纷撤离工厂,转移至印度、越南等国家,美其名曰“产业链多元化”。
2022年,外媒的一则重磅消息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苹果决定将其生产线从东方的热土上撤离。面对此等巨变,苹果CEO库克先生坦然回应:“此举意在降低对中国市场的过度依赖。”确实,中国这片土地上,苹果的三分之一生产脉络如同参天大树的根系般深入。然而,一旦这棵大树决定迁移,其根系下的七家富士康工厂也将随之枯萎,而依附其上的120万苹果生产线工人,将面临失业的寒风凛冽。
这些工人们,曾是苹果与中国“双赢”合作的见证者,他们手中的每一个零件,都凝聚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们的工作,为国人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国人对苹果产品的青睐,也为苹果带来了滚滚财源。然而,如今,这棵大树却选择割舍与中国大地的联系,单方面打破了这份和谐与平衡。
这一决定,如同放下手中的饭碗,又亲手砸碎了赖以生存的锅。网友们愤怒的声音在网络上此起彼伏,他们质疑苹果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率,是否已经忘记了曾经与之携手共进的伙伴。
而苹果这一行为,也如同在商海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影像巨头佳能、尼康早已在几年前关闭了国内的工厂,如今索尼也紧随其后,似乎都在效仿苹果的“去中国化”策略。然而,这样的策略真的能带来长久的繁荣吗?这值得每一个企业深思。
索尼将产能转移后,意味着中国工厂的产品将只提供给中国市场销售,而东南亚工厂生产的相机则会出口海外。索尼掌握着核心技术,尽管其表态“不会完全退出中国市场”,难保其将最前沿的技术供给海外,而较为落后的技术留给我国市场。
日本影像企业纷纷退出,实则是被市场“抛弃”。据日本相机暨影像产品协会发布的市场报告,去年5月的数码相机销售量较同期下降63.7万台,降幅约为10.4%。影像业的没落验证了,市场的选择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02 德专家:失去中国市场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苹果将其重心转移至东南亚以及印度后,生产链受到严重阻碍。印度的工人好吃懒做,在大流行因素下,工厂一度面临停产,直接影响了iphone15的交付。为了按时完成生产任务,苹果再次回到中国市场。他们意识到,只有在中国,才能够有稳定的生产水准。
与此同时,韩媒在《技术水平报告》中指出,两国的尖端技术发生逆转,曾被视为IT强国的韩国,如今在系统软件、人工智能、虚拟技术上,都被我国赶超。对此,韩媒惊讶表示:“中国技术势不可挡,已经撕下韩国‘出口后花园’的标签”。
此外,部分日企仍看好我国市场。近日,另一日企松下控股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步伐。该公司近期宣布,计划3年内在华新建10座以上制造工厂。松下控股副社长本间哲朗表示,“不扎根中国市场,就不能造出被消费者喜欢的产品”。
03 中国市场并非来去自由
据日本信用调查公司Teikoku Databank报告,自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关闭办公据点或退出中国市场的日企达2176家。甚至,日本启动“经济救助计划”,出资243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8亿元)用于资助日本制造商将生产线撤离中国。
现如今,以索尼为首的日企正在加速撤离,无一例外,都是为了降低自身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我国市场讲究公平竞争,中国的数码产品已经不再像20年前任人宰割了。
中国市场,宛如一幅绚烂的画卷,又似一座巍峨的城堡,其中蕴藏着无数诱人的宝藏。然而,这宝藏并非轻易可得,唯有那些手握精良兵器的勇士,方能在这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里的“精良兵器”,便是指那过硬的产品实力与无微不至的服务意识。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市场上,每一个企业都如同一位探险家,他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只为寻得那属于自己的宝藏。然而,这宝藏并非唾手可得,它需要探险家们凭借智慧与勇气,去挑战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难关。正如网友们所言:“撤走固然容易,但若是日后想要再度归来,恐怕便如同攀登蜀道,难上加难。”
因此,企业们必须深知,唯有不断创新,提升产品实力,同时强化服务意识,才能在这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如此,方能在这巨大的蛋糕中分得一杯羹,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文章素材来源转载于网络媒体,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解读,侵权可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