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近期德国总理朔尔茨带领高级别政府代表团前往印度访问,并且在新德里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会谈,双方即将开展第七轮印德政府磋商。有报道指出,在会谈期间,莫迪对德国增加引进印度技术人才到德国工作这一举措表示欢迎。莫迪表示,德国已经决定把每年发放给印度技术人才的签证数量从两万份提升到九万份。不过,路透社报道称,德国海外商会与毕马威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德国企业觉得印度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与腐败问题,而且印度的税收制度对外国直接投资是不利的。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在这份报告里,德国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该组织预计德国经济在2024年将是零增长的状态,并且把德国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了0.5个百分点,调整后为0.8%。报告指出,德国制造业一直处于疲软状态,这种情况会给德国的经济增长造成压力。从最新的工业订单数据能够看出,德国对工业品的需求始终处于低迷的情况。除此之外,德国还面临着财政紧缩等方面的压力。德国的官员、企业以及经济学家也一直在强调,技术工人的短缺正在对德国的创新以及经济增长产生威胁。德国媒体报道称,德国政府只会与特别密切或者重要的合作伙伴组织相关峰会。在新德里进行的磋商里,德国和印度达成了27项协议,这些协议旨在扩大可再生能源、研究以及国防等领域的合作。印度总理莫迪指出,朔尔茨为德印两国关系注入了“动力与新活力”,并且认为“世界上这两个主要民主国家之间的伙伴关系”有必要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并得到加强。莫迪还用德语简洁地概括了两国关系的状况:“一切都好,一切顺利。”显然,朔尔茨此次访问似乎着重于劝德国企业向印度转移,他面对镜头称“印度市场机遇众多”。然而德国企业界却并不认同。西门子公司CEO博乐仁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全球经济总量的18%源于中国,而印度的人均GDP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我们得清楚,德国制造的产品往往价格不菲,高端市场才是其主要的竞争领域。就以豪华汽车为例,在中国,中产阶级是购买豪华车的主力军,而印度在这方面与中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博乐仁着重指出,德国企业所追求的是“做加法”,而不是面临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据外媒消息,即便印度不可能成为“新的中国”,德国却仍希望在印度市场下注,进而减轻对中国的依赖。德国工商大会行政副总裁兼国际经济事务总经理沃尔克·特雷尔表示,将印度视为新的中国这种说法“太过夸张”。在他看来,中国和印度都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中国不会被取代,而印度能够成为德国“去风险”战略里的关键因素。就在此时,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在近期访问印度后回国,他宣称德国对中俄的依赖如同“被下药了”。其原话为:“你突然意识到,你实际上被下药了。”据相关报道,哈贝克在乘坐政府专机从印度回国途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必定”会继续推行其“对华去风险战略”,并且称经济安全政策与经济增长是相互分离的。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此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号召德国企业押宝印度,随后德国副总理哈贝克又鼓吹“脱中”。不得不承认,德国的“红绿灯”政府在自毁根基方面,确实有着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独特之处。不过,无论朔尔茨政府把印度市场描述得多么诱人,把中国市场说得多么不稳定,德国乃至欧盟的产业界都是清醒的。香港媒体《南华早报》近期报道称,其引用了美国著名咨询公司荣鼎集团当日发布的一份欧盟对外投资分析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欧盟企业在今年第二季度对华投资已经攀升至创纪录的3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78亿元。哈贝克提出的这个“下药说”,但凡有点素质的政客,都不会使用这种低俗的比喻来形容自己的贸易伙伴。那么哈贝克说出这种话的背后到底有何深意呢?要知道,目前德国面临着两大难题:其一是德国汽车在中国可能会滞销;其二是德国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近期,中欧在贸易领域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状况,这一情况让各方都忧心忡忡,大家都在担心中欧之间是否会爆发贸易战。要是中欧贸易战真的爆发了,那么按照对等反制的原则,欧洲的车企恐怕就要面临困境了。俄媒此前分析指出,德国实际上完全处于被驻军国的状态,其政策被“奴役改变”。然而现在却被美化成是德国主动与中国和俄罗斯疏远。其中有一个关键的推动因素是美国,美国不想让中国再从其贸易伙伴国家获取利润,于是让德国损害自身的发展前景,也要与中国和俄罗斯“划清界限”。在这一点上,德国自然羞于提及,所以宣称是自身主动脱离的。德国绿党还引领一种所谓“价值观外交”的节奏,这显得尤为滑稽。在贸易事务方面,发展才是首要任务,如果德国继续这样行事,不出五年就会面临一个大衰退的时期。重磅消息!德国对华态度转变?朔尔茨行为引起舆论轰动,事情不简单
环球网报道,近期德国总理朔尔茨带领高级别政府代表团前往印度访问,并且在新德里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会谈,双方即将开展第七轮印德政府磋商。有报道指出,在会谈期间,莫迪对德国增加引进印度技术人才到德国工作这一举措表示欢迎。莫迪表示,德国已经决定把每年发放给印度技术人才的签证数量从两万份提升到九万份。
不过,路透社报道称,德国海外商会与毕马威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德国企业觉得印度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与腐败问题,而且印度的税收制度对外国直接投资是不利的。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在这份报告里,德国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该组织预计德国经济在2024年将是零增长的状态,并且把德国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了0.5个百分点,调整后为0.8%。报告指出,德国制造业一直处于疲软状态,这种情况会给德国的经济增长造成压力。从最新的工业订单数据能够看出,德国对工业品的需求始终处于低迷的情况。除此之外,德国还面临着财政紧缩等方面的压力。德国的官员、企业以及经济学家也一直在强调,技术工人的短缺正在对德国的创新以及经济增长产生威胁。
德国媒体报道称,德国政府只会与特别密切或者重要的合作伙伴组织相关峰会。在新德里进行的磋商里,德国和印度达成了27项协议,这些协议旨在扩大可再生能源、研究以及国防等领域的合作。印度总理莫迪指出,朔尔茨为德印两国关系注入了“动力与新活力”,并且认为“世界上这两个主要民主国家之间的伙伴关系”有必要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并得到加强。莫迪还用德语简洁地概括了两国关系的状况:“一切都好,一切顺利。”
显然,朔尔茨此次访问似乎着重于劝德国企业向印度转移,他面对镜头称“印度市场机遇众多”。然而德国企业界却并不认同。西门子公司CEO博乐仁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全球经济总量的18%源于中国,而印度的人均GDP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
我们得清楚,德国制造的产品往往价格不菲,高端市场才是其主要的竞争领域。就以豪华汽车为例,在中国,中产阶级是购买豪华车的主力军,而印度在这方面与中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博乐仁着重指出,德国企业所追求的是“做加法”,而不是面临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
据外媒消息,即便印度不可能成为“新的中国”,德国却仍希望在印度市场下注,进而减轻对中国的依赖。德国工商大会行政副总裁兼国际经济事务总经理沃尔克·特雷尔表示,将印度视为新的中国这种说法“太过夸张”。在他看来,中国和印度都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中国不会被取代,而印度能够成为德国“去风险”战略里的关键因素。
就在此时,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在近期访问印度后回国,他宣称德国对中俄的依赖如同“被下药了”。其原话为:“你突然意识到,你实际上被下药了。”据相关报道,哈贝克在乘坐政府专机从印度回国途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必定”会继续推行其“对华去风险战略”,并且称经济安全政策与经济增长是相互分离的。
此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号召德国企业押宝印度,随后德国副总理哈贝克又鼓吹“脱中”。不得不承认,德国的“红绿灯”政府在自毁根基方面,确实有着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独特之处。不过,无论朔尔茨政府把印度市场描述得多么诱人,把中国市场说得多么不稳定,德国乃至欧盟的产业界都是清醒的。香港媒体《南华早报》近期报道称,其引用了美国著名咨询公司荣鼎集团当日发布的一份欧盟对外投资分析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欧盟企业在今年第二季度对华投资已经攀升至创纪录的3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78亿元。
哈贝克提出的这个“下药说”,但凡有点素质的政客,都不会使用这种低俗的比喻来形容自己的贸易伙伴。那么哈贝克说出这种话的背后到底有何深意呢?要知道,目前德国面临着两大难题:其一是德国汽车在中国可能会滞销;其二是德国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近期,中欧在贸易领域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状况,这一情况让各方都忧心忡忡,大家都在担心中欧之间是否会爆发贸易战。要是中欧贸易战真的爆发了,那么按照对等反制的原则,欧洲的车企恐怕就要面临困境了。
俄媒此前分析指出,德国实际上完全处于被驻军国的状态,其政策被“奴役改变”。然而现在却被美化成是德国主动与中国和俄罗斯疏远。其中有一个关键的推动因素是美国,美国不想让中国再从其贸易伙伴国家获取利润,于是让德国损害自身的发展前景,也要与中国和俄罗斯“划清界限”。在这一点上,德国自然羞于提及,所以宣称是自身主动脱离的。德国绿党还引领一种所谓“价值观外交”的节奏,这显得尤为滑稽。在贸易事务方面,发展才是首要任务,如果德国继续这样行事,不出五年就会面临一个大衰退的时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