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象说财
寒武纪,配得上千亿市值吗?
最近的科技行业就两个字“刺激”,在AI的浪潮下,半导体、消费电子等领域纷纷强势复苏。
只是走到现在,寒武纪却成了一个大家都看不懂的公司。
近期,寒武纪的总市值一度突破1900亿元,在行业内排在第四位,仅次于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和北方华创。
可是,与上面三家公司相比,寒武纪的泡沫会不会太大了?
这还要从公司的业绩说起。
自寒武纪成立以来,连亏7年,累计亏损额已高达5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5亿元,净利润仍然亏损7.25亿元。
对比来看,身为同行的海光信息业绩进步神速。
2019-2023年,海光信息的营收从3.79亿元增至60.12亿元,净利润从-0.83亿元增至12.63亿元。
短短5年,实现收入20倍、净利润10余倍的增长。
这意味着,寒武纪大幅上升的市值背后,并没有拿得出手的基本面作为支撑。
走到现在,靠的仅仅是一种想象力,就像个巨大的泡沫,一触就破。
如果说,高科技企业早期的亏损可以理解,毕竟研发投入才是重中之重,何况寒武纪对标的还是英伟达。
可事实上,寒武纪的研发投入却是一降再降。
2023年公司研发支出11.18亿,同比下滑26%,是成立以来的首次减少,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又同比减少了7.27%。
锐减的研发费用,透露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难道是公司缺钱了?
2024年三季度,公司货币资金为9.58亿元,相较于2023年底的39.54亿元,缩水高达75%。
再从现金流量表来看,近几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为负,2024年三季度为-18.1亿元。
要知道,经营性现金流相当于一家公司的“血液”,显然,寒武纪现在处于“贫血”状态,确实不宽裕。
我们不禁好奇,曾经一手好牌的寒武纪,怎么就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华为从“队友变对手”。
连续亏损的寒武纪,有一个项目还是赚过钱的,就是与华为的合作。
2017-2019年,对华为海思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的销售金额为771.27万元、1.14亿元。
可好景不长,2019年起,华为开始自研芯片,推出搭载自研达芬奇架构NPU的麒麟810处理器。
自此,寒武纪不仅少了一个大客户,还徒增了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
通过行业数据看,2022年,我国AI加速卡出货量近109万张,其中英伟达的市占率为85%,华为市占率为10%,寒武纪仅为1%。
华为摇身一变,成为了AI芯片国产替代的老大,而与华为“分手”后的寒武纪,业绩和市场份额都大不如前。
另一个是,技术不够硬,产品站不住脚。
2023年,ChatGPT的问世,掀起了AI的热潮,AI芯片需求量迅速爆发。
不论是国外的英伟达,还是国内的海光信息,都纷纷实现了“戴维斯双击”,可是寒武纪呢?
市值一路狂飙,业绩一路亏损。
归根结底,还是技术不够硬,产品多而不精。
2018年起,寒武纪推出思元系列芯片,实现了终端、云端、边缘端全面布局,后又开发了推理训练芯片、软硬件平台等。
看得出,寒武纪是想模仿华为海思、英伟达等龙头,全面开花。奈何自身实力有限,如今的产品线多而不精。
还有,寒武纪的AI芯片性能,并不如GPU。
寒武纪的智能芯片是面向人工智能领域专门设计的芯片,属于AISC,而不是GPU。
AISC在智能应用上的确存在一定优势,但无法支持通用计算和图形渲染等人工智能以外的其他领域,只能替代GPU的一部分功能。
也就是说,买寒武纪的芯片还不如直接买GPU,这也是其产品迟迟无法放量的原因。
不可否认,伴随着AI的高速发展,寒武纪的芯片仍有着不错的前景。
上图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AI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80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近43%,高于全球增速。
但考虑到寒武纪当前的资金压力、一降再降的研发投入、极度内卷的行业现状,未来能否建立起技术优势,还存在着不确定性。
在市值与业绩的背离下,充斥着不确定性的寒武纪,渐渐被抛弃了。
自2021以来,国泰君安、宁波瀚高、长江招银、科大讯飞等多家机构开始陆续“逃跑”。
下图来看,2023年下半年,寒武纪更是遭到了多次“清仓式”减持。
为了稳住局面,2023年9月,寒武纪的董事长陈天石承诺:到2024年12月31日期间将不以任何方式进行减持所持公司股份。
不过,这份承诺,只能说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由于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或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可以进行减持。
而寒武纪正好符合上述描述,公司连续7年深陷亏损,也从未进行过现金分红。
换句话说,寒武纪实控人陈天石本来也不具备减持资格,不减持的承诺倒是多此一举了。
最后,总结一下。
曾经,随着AI一起腾飞的机会摆在寒武纪面前,却失之交臂。
未来的寒武纪,道阻且长。想要扭转困局,还是要在资金回血和技术迭代上下功夫,这才是配得上千亿市值的关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