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已经出炉,分季度看,同比增速分别为5.3%,4.7%,4.6%,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要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速目标,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压力很大,需要达到5.5%的增长速度,这是一个比较重大的挑战。

而且从计算美元GDP角度来看,中国在2021年一度占美国GDP的77%,到2024年前三季度大约只有61.7%。

在年中分析会上,鸿学院判断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

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视角看中国经济,以房地产和股市为核心的资产端出现了大面积贬值,从而削弱了负债端的周转能力(消费和民间投资),即缩表的隐性压力抑制了经济活力。而GDP的增长,不足以很快补偿资产损失。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未来五年经济改革的顶层设计,以及部署实施的具体路线图,将大大改变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7月和8月的增速回落,鸿学院在年中分析会早有预料,认为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各地要统筹进行学习,要先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中央先出政策,各地才能出台配套措施,推动经济发展。

鸿学院也在年中分析会上,对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总体逻辑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实情况正在验证鸿学院的分析判断。

8月份,中央开始密集出台利好经济的政策,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规范股份减持行为。

9月份,中央主动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海量增量政策,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政策利率;降低买房的首付比例,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清零”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10月12日,财政部宣布将继续加码,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系列措施。光是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一项,11月财政部就掏出了10万亿的化债大礼包!

这些政策的出台,从不同层面推动了经济好转。9月以来,工业、外贸、股市、楼市等领域的积极变化越来越多,不少指标已开始回升。

50.1%,刚刚发布的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回扩张区间,为四季度中国经济开了好头。

前10个月贸易顺差飙升至7850亿美元,创同期最高水平,较2023年增长近16%。彭博社甚至预估中国全年贸易顺差超过1万亿美元。

从上证指数的角度观察,今天收盘于3421点,距离9月中旬的2689点已经大幅度反弹近800点!

10月份,商品房成交同比、环比实现“双增长”,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11月首周,多城市的楼市成交量同比上涨。40个大中城市的住宅用地成交面积达到了35万平方米,土地出让金高达180亿元。北京10月二手房销售超过1.7万套,同比增加62.9%,创下近19个月以来的新高。11月二手房成交量延续复苏态势,二手房挂牌量降至15万套,创最近几年新低。

中国经济正在政策的推动下,重建信心,释放活力,但前方的道路真的是“一片坦途”吗?

不少外媒持有不同看法。在本周一中国股市下跌后,日经新闻表示,中国股市在刺激计划幻灭、特朗普当选的担忧中走向分化。

美联社报道,受房地产危机和通缩压力的影响,双十一购物节对中国消费者的吸引力在降低,迫使电子商务公司寻求海外增长。

彭博社也表示,中国现在更加依赖出口来弥补国内需求的疲软,北京方面直到最近才尝试通过刺激举措来提振内需,但缺乏投资者希望看到的全面财政支持。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CPI仍然接近于零,出厂价格持续下跌,仍未摆脱危机。

联合早报报道,中国第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直接投资负债减少81亿美元,这项衡量对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指标在今年前九个月下降近130亿美元。这表明,外国公司第三季度从中国撤出了更多资金,尽管北京推出刺激措施,但投资者仍持悲观态度。

而且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在持续放慢,从2022年的3.5%降到今年的大概3.1%左右,贸易量增速也在降低。同时,从南美到欧洲,很多国家在为中国钢铁和电动车设置关税壁垒。外部环境不好,必然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特朗普还等着明年上台打中美关税战呢。

特朗普当选后,瑞银下调了对中国 2025 年的增长预测,并告诉投资者,预计 2025 年中国经济将增长“4% 左右”,2026 年将以“相当低”的速度增长。

11月11日,国家发改委在经济日报刊文指出,必须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国内大循环,才能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二十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经济,在好转吗?

2024年,中国经济如何实现5%左右的增速目标?

中国市场的机遇在哪里?如何提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