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下可真要急红了眼!

秘鲁的钱凯港,这座世界知名的巨型港口,居然由中企控股并拥有独家经营权,眼瞅着 11 月就要试运营了。

秘鲁为啥把这么重要的港口独家交给中国企业呢?拿下这个港口对中国又有什么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事件背景

秘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但港口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了其贸易发展。

2011 年起,秘鲁便希望将利马以北 80 公里处的钱凯港打造成现代化港口,可秘鲁的工业基础太薄弱,对港口的建设能力不足,发挥不出它的真正价值。

中国可是有 “基建狂魔” 之称,中远海运又是航运界的佼佼者,港口运营管理经验丰富。

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东风袭来,秘鲁和中国一拍即合,立马就达成合作了。2019 年,中国企业和秘鲁签了钱凯港项目的认购与投资协议。

按照协议,中企把钱凯港 60% 的股权收入囊中,还能有 30 年的特许权,整个项目预估得投 36 亿美元。

中国和秘鲁都一心想把钱凯港打造成南美通往亚洲的桥头堡,等建成后,钱凯港会成为南美洲的核心枢纽港以及太平洋沿岸的物流中枢。

不仅如此,中国可是连续多年稳坐秘鲁最大贸易伙伴的宝座,钱凯港一旦建成,两国的贸易合作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二、中秘合作

到了 2021 年,秘鲁更是把这港口的独家经营权交到了中国中远集团手里,紧接着,钱凯港一期工程就热火朝天地开工了。

按照规划,第一阶段共包括 4 个码头泊位,其中 2 个属于集装箱泊位,2 个属于多用途泊位,可停靠 18,000 标准箱的超大型货船,并实现年吞吐量 100 万标准箱。

同时还包括 600 万吨杂货以及 16 万辆汽车。除此之外,钱凯港项目还有工业物流园区等一系列配套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 年,中国中铁十局中标了钱凯港隧道和连接道路的总承包项目,这项目投了 1.33 亿美元,修了一条 1.8 公里的隧道和一条 4.4.8 公里的连接道路,更方便港口与周围重要城市实现对接。

之后,中国交建、中国港湾工程等企业也都纷纷加入到港口建设的大军里。

秘鲁政府不仅看好中国在基建方面的实力,也非常重视该项目,总统还亲自到工地视察。

中远海运也没掉链子,在港口建设中展现出了风驰电掣般的中国速度、精益求精的中国质量,赢得了秘鲁的信任。

三、经营权风波

这本是中秘皆大欢喜的双赢合作,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 —— 美国

随着钱凯港的建设和即将投入使用,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引发了美国的一系列担忧。

美国南方司令部司令劳拉・理查德森公开叫嚷,担心中国会把钱凯港变成军事基地。

在她眼里,钱凯港的地理位置那可是举足轻重,靠近巴拿马运河,要是控制了钱凯港,就等于扼住了南美西海岸海上交通线的咽喉,会对美国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但明眼人都能看穿,美国真正忌惮的绝非仅仅军事安全,其内心深处是害怕中国在经济利益与地缘政治版图中分得一杯羹,进而打破美国在拉美地区长期的霸权统治格局。

如今中国日益强大,与拉美国家合作日益紧密,美国便恶意揣度中国正凭借经济手段在拉美攻城略地,妄图有朝一日取而代之成为该地区主导力量。

于是,美国使出其惯用的阴险招数,对秘鲁施加重重压力,胁迫秘鲁收回钱凯港经营权。

秘鲁虽不敢公然违抗美国,但也深知中国实力不容小觑,便以 “行政错误” 为托词,于今年 3 月妄图收回经营权,并将此事诉至法院,致使项目进度严重受阻。

中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迅速与秘鲁展开激烈交锋,好在数月后峰回路转。

然而,这并非美国首次施展此类手段。早在 2015 年,中国岚桥集团取得澳大利亚达尔文港 99 年租约并大力扩建,却在美国恶意鼓动下,澳大利亚于 2021 年宣布澳国防部调查相关租赁协议。

但最终在中国与澳大利亚国家层面的对话协商下,澳大利亚认清现实,遵循合同约定,2023 年 10 月 20 日宣布结束对中企达尔文港项目安全审查,租约依然有效。

秘鲁与澳大利亚情况相似,美国故技重施。然而,秘鲁根本无力承担违约赔偿,在中国有理有据的交涉和自身利益的权衡下,今年 5 月 30 日,秘鲁投票通过国家港口系统化修正案,确认秘鲁国家港务局有权授予私企独家经营权,中国顺利重掌钱凯港独家经营权,项目得以重回正轨,美国的阴谋诡计再次化为泡影。

四、影响与展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千辛万苦,钱凯港一期工程将于 11 月中旬举行竣工仪式,下旬试运营。

这将成为连接美洲和亚洲的新战略枢纽,大大提高中秘运输效率和贸易便利,促进两国贸易合作更上一层楼。

对中国而言,钱凯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开启了中拉经贸合作新篇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秘鲁也能借此提升港口吞吐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地区影响力。

然而,未来围绕钱凯港的第围绕钱凯港的博弈仍将继续。

美国可能会采取加大对秘鲁其他港口投资、外交施压、贸易战等手段来削弱中国影响力,秘鲁也会在中、美等国之间寻求平衡,钱凯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