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知行 编辑|昭明

近日,俄罗斯前国防部长、现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与中国外长王毅在北京举行了会谈,双方就“战略安全问题”展开了磋商。

然而,令外界感到意外的是,绍伊古在离开北京后并未直接返回莫斯科,而是选择前往珠海,现身于珠海航展。

要知道,绍伊古作为俄罗斯的安全会议秘书,身份和任务都让这一举动显得不寻常。

毕竟,博览会展示的装备和技术他早已熟悉,甚至是他亲自推动生产的武器设备,为什么还要亲自“验货”?

如果仔细分析,或许能从细节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似乎俄罗斯有份“大礼”要送给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绍伊古的外交“意外”之举——从北京到珠海

2024年11月,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访问中国,引发了外交界的广泛关注。

此次访华的焦点集中在绍伊古与中国外长王毅的战略安全磋商上,尤其在当前全球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中俄两国的战略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完成了与中方的外交任务后,绍伊古并没有直接飞回俄罗斯,而是选择继续南下,前往珠海参加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这一举动,看似与他作为安全事务负责人并不完全相关,但细想之下,这背后却可能隐藏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情况下,像绍伊古这样的高级官员,完成外交任务后会按计划返回本国。但他这一去珠海,时间上显得有些“多此一举”,究竟为何?

要知道,珠海航展向来是国际军工大腕展示新装备和技术的平台,这次俄罗斯派出了20多家军工企业参加,几乎带来了所有能够出口的武器装备。

从战机到直升机,从防空系统到电子战设备,俄方的展品种类繁多且高端,目标明确——吸引海外买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潜在大客户。

在这个展览会上,绍伊古作为俄罗斯高层领导亲自现身,显然不是为了纯粹的“观展”,他所扮演的角色,显然更具有实质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工展会向来是展示新武器的地方,俄罗斯显然已经把大部分具备出口潜力的武器都带来了,其中一些经过俄乌战争的实战检验,经过战火考验后更显得充满吸引力。

按照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俄方的军事装备,尤其是电子战设备和航空技术,得到了中方的高度关注。

绍伊古的现身,可能正是为促成这类装备的交易提供了关键的支持。中方在考虑是否购买这些高端装备时,通常会有两点非常重要的考量:一是这些装备是否具备战场实用性,二是是否符合中国未来军事现代化的需求。

而此次俄方装备正好符合这两大要素,尤其是那些在俄乌战场经过反复考验的武器,它们的实际表现被中国军方所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中俄战略合作的军工背后——为什么是现在?

有个问题,为什么在这个时刻,俄罗斯和中国的军事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当前的全球格局和双方的具体需求中找到答案。

首先,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俄罗斯在军事技术和装备上的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战验证。尤其是那些经过战场检验的武器装备,逐渐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热门商品。

中方的军事需求,尤其是在电子战、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珠海航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舞台,不仅能展示俄罗斯的军事产品,更能直接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强烈需求的潜在大客户。

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的军备展览不再单纯是为了吸引世界各国,而是向中国提供了一个契机,双方可以在更高层次、更具体的合作上达成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俄方此次带来的一些高技术装备,经过俄乌战场的反复使用,证明了其在现代战争中的实用性。

这些装备不仅性能强劲,更重要的是,经历过实际战斗的考验,让它们在许多潜在买家眼中具备了更高的可信度。

而中方对这些“实战级”的装备产生兴趣,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特别是对中国来说,借助这些经过实战考验的装备,可以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时,提升自身的防御能力和军事应对能力。

举个例子,俄方展示的航空发动机和电子战设备,在中方的军工技术升级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近年来一直在加强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的能力,然而在一些技术领域,俄罗斯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仍然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俄罗斯的AL-31F系列发动机等装备,恰好填补了中国在这些高端装备领域的空白。

更重要的是,这些装备不仅是单纯的武器采购问题,还涉及到联合生产和技术共享。俄罗斯军工企业提出的联合生产方案,尤其是在航空发动机和防空武器领域,符合中国未来发展的需求。

除了装备的交换和合作生产,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还体现了双方在技术和战略层面的深度契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中俄两国都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军事领域的合作成了双方互利共赢的重要支点。

中国急需提升国防实力,而俄罗斯则渴望拓展市场,两国在军事合作上的需求相互交织,促使彼此关系日益紧密。

与此同时,俄罗斯在遭遇西方经济制裁与军事压力的背景下,其军工企业的成长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不仅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在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领域逐步引领全球潮流。

两国的军事合作远非单纯的装备交易,它更注重的是技术共享、经验交流以及战略层面的深度协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这种合作,俄罗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制裁的负面效应,而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也得到了重要推动。

三、俄罗斯的“无奈”与中国的“机会”——在变动的国际格局中

中国在近年来持续推进军事现代化,特别是在航空、电子战、反导等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中方的军工企业虽然已经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但与世界顶级水平的差距依然存在。

因此,俄罗斯具备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尤其是经过实战考验的先进装备,正好填补了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空白。

在珠海航展上,俄罗斯展示的AL-31F系列发动机、VK-1600V直升机发动机、以及一系列反导和电子战系统,都是中方极为关注的技术领域。俄罗斯的军工企业在这些领域的技术优势,正是中方所急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的“无奈”给了中国一个“机会”。中俄两国的军事合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采购与交易,更深入到了技术共享、联合研发和生产等层面。

在这场合作中,俄罗斯不仅能够获得中国市场的支持,还能通过中方的资金、技术与市场,缓解自己在全球军事市场中的困境。

而中国,则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迅速弥补自己在某些关键领域的技术短板,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国防能力。

更重要的是,随着美国与西方国家的军事与经济压力日益增加,中俄两国在国际安全事务中的合作将更加紧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在全球安全格局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两国之间的合作不仅对双方的利益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可能在未来对全球战略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俄罗斯需要中国在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而中国则需要俄罗斯在军事和能源方面的合作。两国在许多问题上的立场相似,使得双方在战略合作方面的基础更加稳固。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中俄的合作并不仅限于军事领域。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逐步上升,尤其是在全球安全与经济格局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和中国的紧密合作,尤其是在面对外部压力时,两国不仅能够相互依赖,还能够共同推动新的全球秩序。

这种合作,无疑是俄罗斯“无奈”中的一种战略选择,也是中国在全球格局变化中抓住的一个重要机遇。

参考资料:

新京报:绍伊古首次以新身份到访中国 参观中国航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察者网:绍伊古首次以新身份到访中国,参观中国航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在北京将与中国外长王毅讨论战略安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