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众所周知,自2018年以来,美国便对我国打响了贸易战。双方在各个领域互相制裁和反制裁,打得其他国家瑟瑟发抖。
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在这场贸易战的背后,却有三个工业强国被干没了。究竟是哪三个国家?沦为了中美贸易战的炮灰?它们的落幕又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哪些启示?
世界老大PK世界老二
严格来讲,像贸易战这种东西,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经打响了。
当初的贸易战是英国打美国,世界第一霸主pk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后来美国赢了,重塑了全球秩序。
二战以后,美苏开始争霸,同时也是世界老大pk世界老二。那时候的苏联,只重军工,不重民用,因此产业链极其不齐全。
由于缺乏消费市场,因此研发资金无法回笼。再加上油价一直被美国掌控,以至于苏联单一的经济结构不断受创,最终面临着解体的命运。
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美日贸易战又开始打响。当时日本经济陡然飙升,一度快要追上美国。
为了避免日本赶上,美国干脆摁着日本的头,签下了广场协议,将其经济拦腰斩断。
随着广场协议的生效,日元随之升值,日本产品在海外渐渐失去了竞争力。期间,美国还把半导体产业链送给了韩国,以此来打击日本半导体的发展。
最终,在美国的强力打压下,日本被打得趴在地上起不来。
终于盯上中国了
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这种局面又出现了。中国的工业世界第一,经济世界第二,军事上突飞猛进,有超英赶美之势。
面对中国的爆发,美国自然要压制,不然这个世界老大怎么当?于是乎,中美贸易战就此打响。
按照美国的思路,接下来专门从中国产品下手。只要摧毁中国的制造业,就能阻止其崛起的步伐。
就这样,在2018以后,美方正式挑起了贸易战。期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在半导体领域搞围堵,在芯片领域玩制裁。
与此同时,还将大量中国企业列入制裁清单,包括华为海思、中芯国际、长江储存、大疆无人机、景嘉微电子等,都被美国拉入黑名单。
当然了,针对美国的恶意制裁,我国也在关税上予以了反制。美国加税,咱们也加,看谁玩的过谁?
从2018年8月起,我国先后对11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了5%-25%的关税。此外,像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神公司、通用动力等美企,也皆被我国列入了制裁清单。
自此,一场旷日持久的中美博弈,拉开了序幕。
逆流而上的中国汽车
今年5月,美国又大笔一挥,在原有对华的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电动车、锂电池加征关税,加征幅度高达100%,用以打击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美国还拉上欧洲一起制裁中国。
早在去年10月,欧盟就对中国电车,发起了反补贴调查。调查结束后,欧盟对中国各大车企,分别加征了一系列关税。
可见,为了压制中国的崛起,欧美付诸的力度是有多大。
当然了,互联网上有句老话:“敌人越是反对的,咱们越要干”。不就是围堵新能源汽车嘛,咱们偏偏逆流而上。
美国竖关税壁垒,咱们就走墨西哥路线,去那边建厂。欧洲竖关税壁垒,咱们就走匈牙利、摩洛哥、土耳其路线,让其充当跳板,跳进欧洲市场。
咱们不光把汽车卖到欧美,还有俄罗斯,东南亚市场,都要拿下。只有这样,才能狠狠挫一挫西方的锐气。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我国获得的收益还算不错。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了12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西方即便再对中国有意见,此时也得啪啪打脸了。
德系车的黄昏
中国汽车杀入重围,其他国家的汽车,就开始瑟瑟发抖了。像法国、意大利的汽车,销量连年下滑。曾制霸全球的德系车,如今也面临着关厂危机。
尤其是德国大众,堪称如履薄冰。在今年第三季度,大众的全球销量下降了7.1%,在中国市场更是下降了15%。
由于销量惨淡,在今年10月28日的时候,大众关闭了德国的3家工厂,并裁员数万人。而这也是大众87年历史中,首次在德国关闭工厂,其严峻形势可见一斑。
为了延续工业强国的地位,德国赶紧抱中国大腿。比如在欧盟对华汽车加征关税的提案中,德国就头一个反对,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产业链。
一旦德系车转型成功,走新能源路线,立马就能迎来第二春。不然的话,德系车说不定真就成为历史的黄昏了。
日本汽车产业走向黯然
除了销量拉垮的德系车以外,日系车也没好到哪里去。比如在2023年的第一季度,东风日产就降价了40%,让人大跌眼镜。
整个2023年度,像本田、丰田、马自达等,悉数降价。曾经20-30万才能买下的B级车,如今十几万就能拿下。
日系车不降价行吗?当然不行。人家价格战打得飞起,你不降价?就只能等着闭店。所以部分日系车门店只能“以价换量”,维持半死不活的状态。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链涉及到国计民生。像工厂、零部件供应商、销售、保险、维修等,都跟汽车产业链挂钩。
而这些产业链上的人赚了钱,又能带动周边消费。所以说汽车产业链是国家级产业链也不为过。
日本汽车产业占国民经济的1/6。一旦汽车产业凋敝,日本的经济可想而知。说不定很快就会从发达国家,跌落到发展中国家的层级。
曾经的工业强国,制造业巨擘,如今只能走向黯然。这份憋屈,想必只有日本人自己才知道。
韩国半导体产业的苦闷
当然了,在这场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战角逐中,韩国也被波及到。比如在半导体领域,就直击了韩国痛点。
前些年,在美国的主导下,韩国加入了芯片四方联盟。即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组成的一个小圈子,目的就是为了对华芯片进行全面围堵。
包括芯片断供、限制企业在华投资建厂、半导体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全部对华封禁等,都是芯片四方联盟经常玩的招数。
后来美国又拉上荷兰,搞出了美日荷芯片协议。勒令阿斯麦公司,禁止对华出口光刻机。以此来将中国的芯片梦,扼杀在摇篮里。
然而,令韩国没想到的是,韩国此举无疑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要知道,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
我国电子产品每年的市场份额,都超过了万亿人民币。韩国芯片不卖给中国,又能卖到哪里去?
由于韩国不断加入制裁事宜,因此我国干脆限制韩国半导体产品的进口。
根据2023年的数据,韩国半导体产品的对华出口额,降到了662亿美元。尤其是三星的芯片,几乎堆积如山。可以看出,中国这一轮反制裁大棒,抡的是有多狠。
随着芯片销量下滑,以至于三星股票大跌。一时间,三星李家的商业帝国,人心惶惶,出现动荡。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的经济也就岌岌可危了。
要知道,三星是韩国领头羊企业,控制着韩国的各行各业。包括重工业、制造业、金融、科技、电子等,都是三星旗下的现金牛。假如三星一倒,韩国经济还有未来?
可见,这场旷日持久的中美贸易战,被打垮的不是中美,而是德日韩等工业国家。当贸易战的波澜席卷全球的时候,这些所谓的工业强国,也就只能在风中摇曳了。
真正的赢家是谁?
和德日韩三国不同的是,位于漩涡中心的中美,却在不断的博弈中,日益稳健起来。
像咱们中国的制造业,近些年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壮大,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进军。无论是大飞机,新能源汽车,还是半导体,都被中国一一攻克。
我国采取自力更生,逆流而上的态度,将一切拦路虎全部打趴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崛起的态势,也就不可抵挡了。
而美国在这场博弈中,则依靠军队、美元等,进行全球吸血,维持自身金融霸权不倒。
不仅如此,美国还让诸多小弟的企业,赴美投资建厂,搞制造业回流。以小弟的牺牲,来换取自己的富裕生活。
可见,在这场贸易战中,真正的背后赢家其实只有两个,那就是中美。
曾经站队美国、围堵中国的那些二五仔们,如今已是悔不当初。但凡他们能慧眼识珠,保持基本的中立属性,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被摧枯拉朽的工业克苏鲁给击垮。
但事实没有如果,时间也不能重来。如今那些“工业强国”们,只能守着自己仅剩的家产,艰难度日。
至于今后能不能重现往日辉煌,就不得而知了。毕竟现在都无力回天的话,今后又怎能和工业克苏鲁当面对决?
信息来源: 环球网【法德在G7反对与中国打贸易战,德国财长:贸易争端不可能有赢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