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走台湾后,蒋介石是否曾静下心来,扪心自问:我,蒋中正,一手缔造的"党国",怎会说散就散?自诩"全民领袖",又为何成了孤家寡人?

岁月静好,当年风云际会的人和事,想来像一场大梦,犹在眼前,又恍如隔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置身庐山之巅,蒋介石提笔写下了晚年忏悔:失去江山,固然恨,却怪不得别人;罪魁祸首,说到底,还是李宗仁和马歇尔那两个人!

但真相果真如此吗?"蒋宋孔陈"时代的画卷徐徐展开,那些纷争和阴谋,恩怨和悲欢,不禁让人长叹:个人的胜败得失,不过是历史洪流中的浮沉。

而以一己之心度众生之腹,执迷不悟者,终难逃作茧自缚的结局。

初会李宗仁,换贴结兄弟

要说蒋介石和李宗仁的渊源,还要追溯到北伐时期。

1926年春,第一次国共合作如火如荼,广州城里风生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素有"西南王"之称的李宗仁,带着十万大军驰骋疆场,在北伐战场上频立战功。

一日,蒋介石巡视前线,在粤军大营中见到了这位年轻的桂系首领。

李宗仁虽然同为黄埔一期,毕业后就回桂阳老家,在军阀混战中厮杀出一片天地。

对于这个勃勃野心的浙江同乡,李宗仁可没什么好感。

会后,他当即指出蒋介石"劲气内敛",恐怕不是同患难的好兄弟。

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新生的国民革命军大业艰巨,总还需要一个人来掌舵。

眼下嘛,不过个人飞扬跋扈的年纪,谁是千秋伟业的顶梁柱,还不一定呢。

蒋介石却毫无这类顾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他正当壮年,只想乘胜追击,在各方面巩固自己"总司令"的地位。

为了笼络桂系这一"异己力量",蒋介石不惜大出血:拨给李宗仁部一千枝步枪、4挺重机枪和20万元军饷,足见诚意;至于李宗仁的"肱股"白崇禧将军,也被请来出任代总参谋,简直做梦都要笑醒了。

果不其然,一番打点下来,桂系诸将对蒋介石的称颂之声如潮,个个都成了"隆裕太后"粉丝。

李宗仁私下里虽有不屑,但架不住蒋介石频频示好。

一天,蒋介石提笔在一张白绢上写下两行诗:"谊属同志,情切同胞;同心一德,生死系之",便是广为流传的《蒋李结义诗》。

李宗仁看着看着,突然感觉小腹一阵刺痛——这不是要在江湖上换帖认兄弟的节奏嘛。

"蒋兄果然大度包容,江山同德的盟约,我李某必当竭尽全力。

"签字时,李宗仁一挥而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一刻,谁又能想到,这对在广州城里择日不如撞日的"结拜兄弟",日后会撕破脸大打出手,成为蒋介石日记中永不磨灭的伤痕。

疑云四起,桂系"逼宫"

北伐一路高歌猛进,国民革命军所向披靡。

但革命的蛋糕才刚刚出炉,分蛋糕问题就搞得人心惶惶。

1927年底,武汉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政变"。

蒋介石被人从领导位置上踢了下来,只剩下一个"总司令"空衔;而当时以"左倾路线"著称的汪精卫、陈公博、陈友仁等则掌控了中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大权旁落,心里自然不快,但表面上还要装得忠君爱国。

最让他感到安慰的,是李宗仁和白崇禧对他始终不离不弃,仿佛在说:"蒋兄你放心,我们桂系就是你的靠山"。

就这样,表面上和和气气,私下里勾心斗角,蒋介石和桂系过起了一段貌合神离的日子。

可是桂系的势力也在与日俱增。

在南昌起义的枪声中,李宗仁一跃成为叱咤风云的"桂系王者"。

蒋介石虽然赞助了李大炮和机枪,却没想到他的部下武装居然强大到这个地步。

用今天的话说,蒋介石心里就跟喝了十斤陈醋一样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伐战局一片大好,蒋介石心里却变成五味杂陈。

想当年,一纸《结义诗》,大笔一挥就把李宗仁部打点了下去,赏识的是他们的能力嘛。

现在看来,李宗仁部的能力不错是不错,主要是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

"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却要掂量掂量后果。

李宗仁部骁勇善战是事实,但蒋介石怎么敢放心把大权给他们?可北伐的胜利又绕不开桂系兵马,就像是块雪中送炭的烫手山芋,想丢又丢不掉。

就在蒋介石一筹莫展之际,他突发奇想:何不除之而后快?联络"熟人"何应钦氏父子,制定一个扫荡桂系,夺取大权的计划,不就一劳永逸了吗?

消息很快不胫而走。

李宗仁听闻此事,大惊失色。

他亲自带队去质问蒋介石,是不是要对桂系动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表面上矢口否认,心中却暗暗得意。

谁知李宗仁一怒之下,竟当场下令桂系部队撤离南昌!局势顿时尴尬到了极点。

蒋介石哪里肯就此让步,马上召集嫡系将领,大摆"鸿门宴",要给李宗仁点颜色看看。

这一下可让李宗仁如坐针毡,无奈之下,只好灰溜溜地从南昌回桂林老家"避难"了。

一去就是两年,再无音讯。

风云再起,中原决战

1930年春天,国民党内一股新的反蒋风潮卷土重来。

西北军的冯玉祥、晋系的阎锡山立下同盟誓言,要与蒋介石争夺共和。

更让蒋大吃一惊的是,消失两年的李宗仁又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发表声讨蒋介石的檄文,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冯阎李三人围而攻之,势如破竹。

李宗仁亲自出马,北上两湖,兵锋直逼九省通衢的武汉。

蒋介石腹背受敌,一时间风雨飘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他毕竟是"枭雄",危急关头绝不轻易低头。

他四处游说,拉拢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入主中原,同冯阎李三方决一死战。

中原大战,是国民党建立后军阀混战最激烈的一次。

蒋介石一反常态,身先士卒,亲自督战,誓要击败李宗仁"逼宫"。

战事起初对蒋军十分不利,李宗仁军在三峡、湘鄂交界频频告捷。

但张学良部的加入,迅速扭转了战局。

李宗仁被包围在长江以南的狭小战场,进退两难。

最终,历时五个月的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终。

李宗仁一败涂地,灰头土脸地退守广西老巢。

一个月后,冯玉祥远走海外,中原地区彻底易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央政府大权在握,军阀混战成为历史。

抗战期间,李宗仁"起死回生"

被蒋介石打得七零八落的李宗仁,回到广西后并没有消沉。

他日夜图谋,励精图治,与广东军阀陈济棠"抱团取暖",暗中积蓄力量,伺机雪耻。

光阴似箭,几年过去,桂系的羽翼渐丰。

恰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皇帝不急太监急"的蒋介石,也只好暂时放下与李宗仁的恩怨,寻求携手抗日。

这对李宗仁而言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一马当先,领兵出征,先是打了个"台儿庄大捷",接着又在随枣和枣宜会战中击退日军,到处树立战功。

一时间"大西南统帅"的美名传遍全国,在前线将士和百姓中,拥有极高的声望。

正当李宗仁如日中天之时,蒋介石却坐不住了。

他唯恐李宗仁成长为难以驾驭的对手,于是想方设法要"架空"他。

1943年9月,蒋介石搬出国民政府,将李宗仁"升迁"为军事委员会驻汉中行营主任。

看似"高升",实际上剥夺了他的指挥权。

再后来,李宗仁又被改任北平行辕主任,彻底成了"太平官"。

如此一来,他与蒋介石较量的本钱基本都丢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笑的是,这个爱耍小聪明的老蒋,仍然担心李宗仁"鸡犬升天",竟派人暗中诋毁他,散布"李宗仁消极抗日,阳奉阴违"的谣言。

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把一个本就屈居人下的戎马将军逼到墙角,能安什么好心?

蒋李矛盾再升级,临危受命当副总统

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迅速升级。

蒋介石以为可以一举消灭中国共产党,不料战局一波三折,国民党频频败退。

1948年底,大势已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眼见蒋政权日暮穷途,决定放手一搏:公开参选副总统,逼蒋下台。

此举不啻在蒋介石头上放了个晴天霹雳,立即引来一场更加激烈的"反对派清算"。

蒋介石勃然大怒,派人四处活动,力图搅黄李宗仁的竞选计划。

李宗仁却毫不畏惧,也四处散布檄文,揭露蒋家王朝的腐败无能。

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最后,李宗仁在国民大会预选中旗开得胜,打败蒋介石提名的孙科,以绝对优势当选副总统。

成为"副总统"后的李宗仁,本以为可以大展宏图。

没想到蒋介石早在幕后布下天罗地网,用各种手段压制他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当李宗仁表示愿意与共产党和谈时,立即遭到蒋家的无情打压和恐吓。

到1949年初,李宗仁被迫做了一个令他追悔莫及的决定:接替蒋介石的权位,成为国民党的"最后一任总统"。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参考文章如下:蒋介石晚年曾痛骂:失去江山恨不得别人,罪魁祸首就是这二人
2023-01-05 20:00·全民历史观
蒋介石晚年坦言:失去江山恨不得别人,得怪这两个人
2021-12-20 20:47·足智多谋的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