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您说您是不是太忙了,连房子都能忘记?"周晓雯一边整理行李,一边笑着问道。

她的母亲陈淑芳坐在沙发上,一脸懊恼地翻看着泛黄的文件。

谁能想到,一次普通的下午茶聚会,会让陈淑芳想起二十八年前买下的那套房子。

而等待他们的,将是一连串令人意想不到的遭遇……

01

1993年的深圳,一座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城市。

从罗湖口岸到福田中心,处处都在上演着令人心潮澎湃的创富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淑芳和丈夫周志明就是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开始了他们的深港两地贸易生意。

"老周,你说这深圳真是日新月异啊!"陈淑芳坐在从香港开往深圳的小轿车里,看着窗外不断崛起的高楼,感慨万千。

周志明专注地开着车,笑着说:"是啊,记得咱们第一次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农田呢。这才几年功夫,就变得认不出来了。"

凭借着周志明在香港的人脉关系,再加上陈淑芳的精明能干,夫妇俩的货运生意很快就做大了。

每天往返于深港两地,从服装到电子产品,只要有差价的商品,他们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淑芳姐,你们这生意做得真是顺当。"一天,生意伙伴刘姐在吃饭时说道,"要不要考虑在深圳买套房?这边的房价可比香港便宜多了。"

这句话触动了陈淑芳。

她和周志明商量后,决定在深圳置业。

这不仅是为了方便做生意,更是看中了特区的发展前景。

经过几个月的考察,他们相中了位于城中心的一处新楼盘。

"陈太太,这个小区的位置可是整个深圳最好的。"售楼小姐热情地介绍道,"这里是城市'黄金三角'的核心位置,紧邻着几个最大的批发市场,未来肯定会升值。"

陈淑芳和周志明认真看了户型图。

这是一套134平米的四室三厅,虽然还是毛坯,但格局非常好。

采光充足,三个阳台都能望到远处的城市天际线。

"二十三万,这个价格不算便宜了。"周志明有些犹豫。

陈淑芳却胸有成竹:"这地段以后肯定会值钱,而且咱们生意越来越好,早晚要在深圳安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的六月,陈淑芳签下了购房合同。

她憧憬着,等房子装修好,就可以带全家人搬来深圳生活,开创更好的未来。

可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他们准备装修房子的时候,香港那边突然传来噩耗。

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了,拖欠了他们将近百万港币的货款。

这对于刚刚起步的陈淑芳夫妇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02

"老周,现在怎么办?"陈淑芳握着电话的手在微微发抖。

电话那头,合作伙伴的妻子正在哭诉她丈夫已经跑路的消息。

周志明沉默了许久:"先把香港的生意稳住,其他的事情都往后放一放。"

深圳的房子装修计划就这样被搁置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淑芳夫妇全身心投入到挽救生意中。

他们起早贪黑,东奔西走,想尽办法筹措资金,维持与其他客户的合作关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渡过了难关。

不过这段经历也让他们格外谨慎,决定把重心放在已经成熟的香港市场。

深圳的房子,也就渐渐被遗忘了。

二十八年后,香港浅水湾一处豪宅内。

"淑芳,你还记得当年在深圳买的那套房子吗?"多年的老友刘姐在茶会上突然问道,"我前几天去深圳看外孙,路过那片区域,现在可热闹了。那边的二手房都卖到六百多万一套了。"

陈淑芳正端着茶杯的手突然一顿:"什么房子?"

刘姐愣了一下:"就是九三年你在城中心买的那套四室三厅啊。当时我还说你眼光好来着。"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瞬间唤醒了陈淑芳沉睡多年的记忆。

她想起来了,那套23万买下的毛坯房,那些充满希望的筹划,以及后来被迫放弃的装修计划。

"天啊,这房子......"陈淑芳只觉得头晕目眩,"我居然把它忘了这么多年......"

回到家后,陈淑芳立刻翻箱倒柜找当年的文件。

在一个尘封已久的铁皮箱子底部,她终于找到了那份已经发黄的购房合同。

"妈,怎么了?"刚从公司回来的女儿周晓雯看到母亲的异常,关切地问道。

陈淑芳长叹一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晓雯啊,下周你不是要去深圳出差吗?能不能帮妈妈去看看这套房子?"陈淑芳恳求道,"我这把老骨头,实在经不起折腾了。"

周晓雯正要答应,可电话那头的售楼处却传来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

"什么?您说房子可能有问题?"周晓雯握紧了电话。

"是这样的,"售楼处的老员工李姐语气凝重,"您母亲说的那栋楼,前些年出过一些事。我建议您先不要贸然去看房,最好先了解清楚情况。"

李姐的话让周晓雯心里咯噔一下。

但她转念一想,既然有购房合同在手,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第二天一早,她就带着所有文件飞到了深圳。

03

二十八年过去了,深圳早已今非昔比。

从机场到市中心的路上,周晓雯透过出租车窗户,看着两旁林立的摩天大楼,恍如置身未来之城。

"那时候要是留在深圳发展,现在会是什么样呢?"周晓雯不禁想起母亲常说的那句话:人生最难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认出机会来。

到了小区门口,周晓雯愣住了。

当年的普通住宅区如今已是繁华社区,光是门口的商铺就价值不菲。

门口的保安看起来比某些写字楼的前台还要精神。

"您好,我是1993年12栋1204房的业主家属。"周晓雯掏出购房合同复印件。

保安狐疑地看了看文件,又看了看她:"这房子?您确定吗?"

"有什么问题吗?"周晓雯心跳加速。

"这个......您最好先去物业了解一下情况。"保安支支吾吾地说。

物业办公室里,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主任接待了周晓雯。

看过购房合同后,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周小姐,您母亲的确是这套房子的原始业主。但是......"老主任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这套房子在2001年的时候,是有人住进去了。"老主任翻开一本厚厚的登记簿,"当时的情况比较复杂。您要是想了解详情,得去找赵建国。他现在就住在那套房子里。"

周晓雯按着老主任给的门牌号,来到了1204室门前。

门上贴着大大的"福"字,门框上挂着红色的中国结,显然是有人常住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她犹豫要不要按门铃时,电梯"叮"的一声开了。

一个衣着考究的中年男人提着菜走了出来。

"请问,您是赵建国先生吗?"周晓雯礼貌地问道。

男人警惕地看了她一眼:"是我,你找我有事?"

"我是陈淑芳的女儿。这套房子是我母亲1993年购买的......"

"什么?!"赵建国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你胡说什么?这房子是我父亲花二十五万买的,都住了二十多年了!"

"赵先生,这是当年的购房合同和相关证明。"周晓雯强压着内心的不安,从包里拿出文件,"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谈......"

"谈什么谈!"赵建国打断她的话,"现在的骗子可真是什么招都想得出来!二十多年前的事也能拿来说?我告诉你,这房子是我家的,你们休想打它的主意!"

说完,他粗暴地推开门,"砰"的一声关上了。周晓雯站在走廊里,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04

回到酒店后,周晓雯立刻把情况告诉了母亲。

电话那头,陈淑芳沉默了许久。

"妈,要不我们报警吧?"周晓雯提议道。

"先别急。"陈淑芳的声音出奇的冷静,"我记得当年的售楼部经理,好像叫马铭德。我试试能不能联系上他。"

接下来的日子,周晓雯开始了漫长的调查。

她先是去房产局查询,确认这套房产的确仍登记在母亲名下。

但更让她困惑的是,赵建国一家确实从2001年就开始在这里居住,而且他们也有一套房产证明文件。

"这不可能啊......"周晓雯坐在房产局的长椅上,头疼地翻看着各种文件。

就在这时,一位戴着老花镜的阿姨走了过来。

"小姑娘,我听说你在打听1204的事?"阿姨神秘兮兮地说,"我可以告诉你一些事情,但不能在这里说。"

原来这位阿姨叫王梅,是小区的老住户。

在一家茶馆里,她告诉了周晓雯一个惊人的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