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拿到80亿融资,后脚就要靠卖板凳回血?对,你没看错,这就是剧本杀行业的现状。靠着明星综艺的流量,他成为了游戏领域中的top级选手。就连字节跳动这种大厂,都把剧本杀列入了每周的员工团建清单。
然而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玩家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正在经营的店铺却是越来越少。今天开业,隔天倒闭,几乎成为了行业现状。剧本杀这门生意,为何如此难做?点个赞,咱们来聊聊背后的故事。
在成都保利有两栋楼,其中居然分布着900多家剧本杀店。每天来这里演角色的年轻人,比横店的明星都多。即便是形成了聚集效应,这些老板们依旧是战战兢兢。因为这两座大楼里,每天都有倒闭和濒临倒闭的剧本杀店铺。
在网上随手一搜,就能找到上百条转让信息。而老板们为了抽身退步更是花样百出:什么低价转让,0元接手都不足为奇;甚至还有人着急回本,连桌椅板凳都拿出来摆了地摊。
每次看到这种场景,小编的心里都很错愕。这还是那个火出天际的剧本杀行业吗?不过三年时间,怎么就衰败成了这个模样?
2021年是中国剧本杀市场的辉煌之年,当时有4.5万家门店在热火朝天的经营着。在玩家圈子里最常见的词就是“预定”和“排队”,为了一个好本子,他们不惜等上半个月,只为过足戏瘾。
在年轻人多的地方,一家家剧本杀赚得盆满钵满。一个玩家收费一两百,十几个玩家就要收费上千。仅仅是打造了一个简单场景,再配上一个主持人,玩一场推理游戏,就能赚到普通人半个月的工资。
正是看中了其中的商机,不少投资大佬更是蜂拥而至。什么金沙江、万维都纷纷下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有9个剧本杀品牌获得了融资机会,总投资额轻松上亿。
在他们看来,剧本杀属于妥妥的朝阳企业,既有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还能做到“一次投资,终身收益”,这样一本万利的生意,怎么看怎么都是赚。而且年轻消费者也愿意为这种新奇的社交场景买单,这还不是妥妥的商机?
没想到仅仅三年的时间过去,剧本杀就从顶流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冷板凳。正在经营的店铺批量化消失,让众多小老板欲哭无泪。其实在此之前,行业的颓势就已经显而易见,但还有人对它抱有幻想,跟风入场的人太多,反而加速了整个行业的下坡进程。
靠着《明星大侦探》这档综艺,剧本杀的名气在年轻人中间迅速蔓延开来。但是和电视台做背书的场景不同,大家能接触到的本子和经营者良莠不齐。甚至有很多人在体验后大失所望。除了个别发烧友之外,消费者的复购率着实太低。
还有些剧本,为了让玩家共情,还会硬凹悲惨剧情。咱就是说,普通人天天忙着上班上学已经很累了,出来玩一次开开心心的不好吗?没发现现在的虐剧都没人看了,玩个游戏还要虐戏虐身,着实让人遭不住。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年轻人着实没有那么有钱有闲。一些高档的剧本杀店,会对每个玩家按小时收费。一次游戏下来,甚至要花费上五六百。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就是个有剧情的桌游而已?让大家支付这么大一笔入场费,大家就是想入坑,自己的钱包也会大呼受不了。
为了保证所谓的“游戏完整度”,有的剧本甚至需要五六个小时来进行推理。要是从玩家到主持人都靠谱还好,但凡出现一个掉链子的选手,这一下午的休息时间就算打水漂。如此花钱又花时间的游戏体验,着实是劝退了不少潜在消费者。
尤其是最近几年,参与游戏的玩家逐渐朝着低龄化的方向发展。如何避免剧本中夹带私货,以及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这些都是摆在行业中的现实问题。现在已经有剧本中出现了擦边、骚扰等不安全问题。当国家和有关部门出手整顿之后,行业的热潮势必会来的快、去得更快。
对于剧本杀行业来说,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确实赚到了第一桶金。曾经有某个行业大佬,花费60万在上海开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实现回本。但是行业的红利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如今的剧本杀店铺良莠不齐。经营者们要么忙着卷价格,要么只想抽身退步。
即便是已经跌落神探,还是有些品牌对着小白使劲儿忽悠。号称未来的剧本杀将要朝着精品化、大IP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就是要为自己招加盟做打算。如果你真的动心,不妨去看一下隔壁正在甩卖桌椅板凳的行业前辈。和他们聊一聊,相信会对剧本杀行业的艰难有进一步的心得体会。潮流来的快去得也快,加盟有风险,入行须谨慎。大家是否同意小编的观点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