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攻大陆”终归只是梦想,蒋介石晚年认清现实,死不瞑目。

当年在内战中饮恨败北之后,蒋介石率领国民党残部退回了台湾,但蒋介石并没有因此放弃反攻大陆。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梦想终究破灭,他也因此死不瞑目。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又为何会让他死不瞑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世纪初开始,国共两党之争便成为了我国经久不息的一个话题,双方的对抗贯穿多个方面,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都爆发了激烈的竞争。

国共两党之争一直从抗日战争延续到了新中国成立,最终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此事才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然而蒋介石却不这样想,他对国民党失败的结果一直心有不甘,一直试图寻找机会东山再起,于是在1949年提出了“反攻大陆”的口号。

当时国民党的余部尚未完全撤退回台湾,还有一些军队在整装待命,这给了蒋介石操作的空间,也给反攻带来了理论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蒋介石在台湾紧急召开了内部军事会议,并展开了一系列讲话,希望自己的同僚能够坚信不疑的支持党的一切决定,亲身进行革命实践。

在这席讲话中,蒋介石还发出了自己的“胜利宣言”,声称将会在三年之内打倒自己的政敌,并提出了“一年反攻,三年成功”的目标。

虽然蒋介石对于自己的军事行动信心满满,但是现实很快狠狠的打了他的脸。

军事会议召开没多久,作战行动就开始执行,前线发生了激烈的火拼,然而不久之后就接连传来了败报。

蒋介石得知之后大为恼火,军事行动是自己紧急召开的,按理说绝对没有泄密的可能,可对方的反击速度却非常迅速。

为了减少伤亡,心灰意冷的蒋介石被迫命令残余部队从大陆撤离,并在台北建立了“都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国军部队被打得如同丧家之犬,但是蒋介石在大陆并非没有任何地盘,当时西南边陲的100多万平方千米疆域,依旧处于国军的控制之中。

但是随着宋希濂被俘,西昌解放,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块基地也宣告破产。这个消息令他气愤不已,意味着自己“一年反攻,三年成功”的口号彻底成为了空谈。

不过他并未就此放弃自己的梦想,决定先韬光养晦,等到合适的时机之后再采取行动。

次年蒋介石在自己的研究所发表了总结经验,并对反攻失败一事进行深刻检讨,他认为当时西南边陲的重镇处于国军的控制之下,假如按部就班的执行,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局势变动太快,快到国军来不及反应,前后四个月时间不到,这些地区就先后得到解放,打了国军一个措手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失败让蒋介石决定好好沉淀,他认为反攻只能徐图,不可轻进,否则同样会落得失败的下场。

蒋介石还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进行举例,重新拟定了作战计划,提出先进行整顿,然后再进行反攻,最后一举成功。

就在蒋介石提出计划后的次月,人民解放军登陆海南岛,海南宣布解放。随后不久,舟山群岛也步入解放行列。

不仅如此,我国还在华南地区各重镇修建了数以十计的军用机场,先后派了大量飞机在此地进行驻扎,矛头直指蒋介石。

面对如此被动的局势,蒋介石依旧不打算束手就擒,在报告中将自己的失败,描绘成战略性撤退,给自己的部队壮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提到自己已经对全局做好了战略部署,半个月前从海南岛撤离就是计划的一部分,整个链条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希望各军做好准备。

在谈到自己的军队时,蒋介石格外的有有信心,他称自己当下的蓄力是为了日后打出强有力的一击,届时将会保证将敌人一举歼灭。

那么,他所谓的“计划”最终实施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