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四年一期的总统大选落下帷幕,新当选的总统特朗普,宣称在其上任后,要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60%的关税。
另一则消息是,我国计划从12月起,取消部分铝、铝产品的出口退税,以及降低光伏、电池等的出口退税率。
一涨一降,按照我国官方的说法,美国的消费者和最终用户,要承担这两件事带来的后果:购买同样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了。
在前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跟所谓的技术、服务、体验、专利、制度等指标相比,在工业效率大幅度提升的今天,价格才是大部分商品最具核心意义的护城河。
当价格上涨之后,来自中国的商品,其护城河还存在吗?
很多人相信,如果他们不买来自中国的商品,还能去其他国家买或自己生产吗?
跟我们相比,世界上的确有很多地方,劳动力成本更低、关税更低、土地成本更低、运营成本更低,所以如果美国不买我们的商品,也可以找这些国家买,比如东南亚、墨西哥、东欧等区域。
但工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一个产业的转移,需要的时间也是很长的,并非短时间内(比如四年一个任期)可以完成。
论数量,或许我国所占比重是极高的,但如果论价值,未必如此。这是因为,跟其他工业国家相比,我国拥有庞大且完整的工业体系、低廉的人工和运输成本等。
按照现价美元计算,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到世界同期的27%,比美国多了11个百分点。
这11个百分点的差距,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安全,也不是那么无可替代。
从消费看,我国消费占世界的14%(2021年,2022年略有下降),美国则占到29%,差距为15%。
生产了世界的27%商品,但只消费了14%,意味着还有13%的商品,需要出口。
占世界13%的出口体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如果不卖给美国,或卖给美国的护城河消失了,重新培育这样一个市场,需要长达几十年时间。
做过生意的网友知道,在绝大部分行业里,销售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很多企业的生产计划,是按照销售需求评估的。
所以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是围绕销售展开的。只有生产出来、但卖不出去的商品,一个自由的市场经济中,没有买不到商品的客户。
如果消费需求下降,就减少生产、裁减员工。于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当内部和外部的需求减少时,生产同样会减少,失业成为新的变化。
比这更糟糕的是,我国部分区域的消费市场,极度依赖转移支付,一旦出口区域从出口中获得的收益减少,会直接影响到转移支付区域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
所以,不要觉得60%关税离你很远,其实这件事的后果,就在你我身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