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欧盟计划要求前去设厂的中国企业转让技术给欧洲企业,以换取欧盟的补助。新规定将先适用于电池企业,以后可能扩大至其他享受补助的绿色产业。英国《金融时报》引述欧盟官员的话称,新的技术转让规定将率先纳入10亿欧元电池开发补助案。据报道,随着欧盟对中国科技产品进口的限制增多,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中国企业转而直接在欧盟投资,如在匈牙利和德国投资建厂。远景能源也在西班牙和法国投资建厂。

如果中企选择拒绝,那么欧盟将不再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35.3%关税的谈判上让步,还会提高中企对欧的投资门槛、拒绝它们参与一般政府的采购计划,并对在欧中企进项调查、罚款,不排除会派遣商业间谍打入中国厂区内部窃密。此前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期间,就曾暗示中企交出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保命”;在中国机电商会和欧盟展开多轮磋商时,欧盟竟绕开对话机制秘密找中企“私聊”,试图分化中国企业内部的团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似乎是,欧盟眼看着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跟不上中国的步伐,就将挂在嘴边的“市场规则”、“自由贸易”通通抛之脑后,开始“明抢”。显而易见,所谓的“补贴”无非是欧盟为中企进入欧洲市场设置新的门槛,这完全是一种不公平的交易。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已经从全球汽车制造商的增长引擎转变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变革力量。

早在之前,欧盟就以所谓的“中国电动车产能过剩”为由,对中国电车发起了反补贴调查。中国车企为了开拓欧洲市场,为了让欧方看得清楚,更是为了自证清白,中企对欧方发起的这个调查,也都十分配合,整理出了上万页的材料。这些材料都在证明,中国车企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补贴”,而是源于技术和效率。但即便如此,欧方竟还是以所谓的“材料不足”为由,要求中企提交包括电池配方、供应链布局信息等在内的更多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欧盟这种保护主义的做法,在欧盟内部也引发了担忧,认为会损害欧盟自身经济,同时在不依靠价格低、品质优良的进口产品的情况下,欧盟是否还能实现既定的环境目标。来自“欧洲改革中心”的资深研究员科纳戈提醒道,采取对中国产品更为强硬的态度,非但没有作用,反而会阻碍欧盟推进环保和减排的计划。

而在此背景下,国家主席在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中法都是独立、成熟、有担当的大国,两国关系具有独特的战略价值和全球意义。今年,我们对中法关系“新甲子”作出展望,并就全球性挑战和热点问题共同发声,在国际上产生广泛积极影响。双方要深化战略沟通,加强相互支持,保持中法关系稳健、积极发展势头,为中欧关系良性发展和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中国在高端医疗器械、光刻机、芯片等领域的不断突破,中欧产业竞争愈发激烈。可以预见,未来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将越来越多。在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较量中,中国必须降低对欧元区市场的依赖,做好应对一切挑战的准备。在这场商业冲突中,欧盟露出了狰狞的面目,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西方价值观。中欧电动汽车之争,只是中欧关系激变的缩影。而那些仍笃信西方“法治”的人,也该醒醒了,因为在生存面前,没有人会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