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政策推动,A股市场并购重组活动显著增加,市场对并购重组的热情火热。
“重组之风”之下,市场也频繁出现了重组“大妖股”。继浩欧博(688656.SH)后,发布重组公告且复牌后的南京化纤(600889.SH),已经连续斩获10个“一字涨停”。
Wind数据显示,南京化纤复牌后,公司股价从7元/股,连续上涨至11月29日的18.17元/股,股价涨幅高达159.57%,已经创下了近9年多来新高。而在今年2月,这家公司还仅是股价在2.7元/左右,总市值11亿元左右的微盘股,而截至11月29日,南京化纤总市值已达到60.52亿元。
11月28日晚间,南京化纤发布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暨风险提示公告,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滚动市盈率、市净率(中上协行业分类),公司所处行业最新滚动市盈率为33.56,最新市净率为1.54。公司最新的滚动市盈率为-24.49,最新市净率为7.7。公司滚动市盈率为负,市净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重组刺激股价暴涨
为筹划重组事宜,11月2日,南京化纤披露了《关于筹划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的停牌的公告》,自2024年11月4日(星期一)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南京化纤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工艺”)的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
资料显示,南京工艺成立于1991年6月,主要从事滚动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南京工艺也是少数能够研制与量产行星滚柱丝杠副系列产品的国产厂商。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南京工艺营收4.94亿元,归母净利润7666.5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了7.36%和29.58%。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2.51亿元,归母净利润4793.83万元,分别为2023年全年的50.71%和62.53%。
目前,该重组事项仍处于预案阶段。本次交易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本次交易尚需履行必要的内部决策程序,并需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本次交易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但是市场波动较大,11月28日晚间,南京化纤公告提示,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该事项仍处于预案阶段。本次交易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本次交易尚需履行必要的内部决策程序,并需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鉴于近日公司股票剔除大盘和板块整体影响后的实际波动幅度较大,以及拟开展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不确定性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后续公告并注意投资风险。
连续6年持续亏损
目前,南京化纤正在筹划收购南京工艺,这是一场同一控制下的重大资产重组。南京化纤及南京工艺的控股股东均为新工集团,后者由南京市国资委持股90.9%。
事实上,南京化纤筹划重组的背后,是上市公司已经连续多年未实现盈利。资料显示,南京化纤主营粘胶短纤、PET结构芯材的生产和销售,以及城市生态补水供应业务。自2018年以来,南京化纤的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2018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13.72亿元。
从最近的财报数据来看,2023年度,南京化纤营业收入为4.7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亿元。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9亿元,业绩持续亏损。
业绩不佳的南京化纤,此次筹划的重组事宜,正是将南京国资手中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并将原有业务剥离。
根据此次重组的规划,此次重组分三步走::
首先,南京化纤拟将其持有的全部资产、负债(作为置出资产)与新工集团持有的南京工艺52.98%股份中的等值部分进行资产置换。
其次,南京化纤拟向新工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南京工艺52.98%股份与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同时拟向新工基金、机电集团、新合壹号等13名对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其合计持有的南京工艺47.02%股份。
最后,南京化纤拟向包括新工集团在内不超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5亿元。其中,新工集团拟认购不低于1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对南京化纤重组一事热情过高,公司股价被炒作得太高了。
根据风险提示公告,本次交易置出资产的预估值不超过9亿元,置入资产(南京工艺)的预估值不超过18亿元,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份发行价格确定为4.57元/股。不考虑现金支付并采用预估值上限进行测算,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为5.63亿股。
按照2024年11月28日收盘价16.52元/股计算,公司市值约93.01亿元,远高于前述置入资产的预估值上限。
如今,南京化纤的股价还在飙升,按照11月29日已经涨停股价18.17元/股来计算,公司市值约102.29亿元,已超出南京工艺估值上限18亿元的568.32%!
在估值暴增的情况下,投资者应保持谨慎,避免盲目追高,并随时关注市场动态,理性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和市场前景,以防范潜在的套牢风险。(《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