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这个国家,长期被一个棘手的问题困扰——人口危机。

从建国初期的“人多地少”到如今的“人少事多”,生育率持续低迷让这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蒙上阴影。

更讽刺的是,曾对人口问题倾注心血的开国总理李光耀,连自己的女儿李玮玲都无法说服。

为何新加坡的鼓励生育政策屡屡失败?

这个以家庭观念著称的社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新加坡还能否找到一条摆脱人口困局的新出路?

新加坡人口问题

新加坡的人口问题,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个烫手山芋。

1959年,新加坡刚自治的时候,全国只有155万人口,面积却只有700多平方公里。

人多地少,再加上资源匮乏,很多人连稳定的工作都找不到,住的地方更是拥挤得可怕。

当时的李光耀总理刚刚上台,站在全是低矮棚屋的街区,看着人挤人的场景,他立刻意识到:如果不控制人口,这个国家根本撑不下去。

于是,新加坡推出了堪称雷厉风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他们宣传“一个家庭两个孩子”的理念,还制定了一些很严苛的规定。

比如,超过两个孩子的家庭,不仅没有学费减免,孩子还会在学校分配上吃亏。

而超生的母亲不仅没有产假,甚至还会被剥夺医疗补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年代,新加坡的广告牌上写满了“少生孩子更幸福”这样的口号。

政府还设立了堕胎合法化和自愿绝育法,这在当时可是一种相当激进的做法。

不过,政策效果非常显著,短短几年内新加坡的人口增长率就大幅下降。

到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的生育率从6.5%降到了2%左右。

按理说,这对一个刚刚独立的小国来说,是件好事:人口少了,资源压力减轻,城市住房、医疗、交通的负担也没那么大了。

李光耀当时还挺满足,觉得这是一场赢得漂亮的战役。

可没想到,问题很快转了个弯。

到了1980年,新加坡开始进行人口普查,结果却让人冷汗直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劳动力人口下降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开始增加,而新生儿数量却持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