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行人的心里头,云南鸡足山那可是个超重要的地儿。为啥呢?因为佛陀的弟子还在这儿入定呢,这可不是啥传说,在他们看来那是千真万确的事儿。
鸡足山啊,也叫九曲山、青巅山,就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城西北边。宋代的时候,有个叫慈济的僧人在青巅山峻石山出家修行。
到了元代,源空、普通、本源这些僧人也都先后在这儿搭个茅草屋偷偷修炼。明朝的时候,鸡足山的佛教可兴旺了,好多高僧都来这儿出家修行。
嘉靖到万历年间,鸡足山有好几百座大小寺院,住了上千个僧尼呢。现在也还有不少僧尼在山上修行。不过就算僧人再多,也没大迦叶的名气大呀。
当年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拿着一朵花举起来给大家看,啥话也没说,就迦叶一个人领会了意思,会心一笑。释迦牟尼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么着,摩诃迦叶就成了禅宗的第一祖。据《大唐西域记》记载,迦叶尊者来到云雾缭绕的鸡足山,发誓说:“我今以神力,使身体不坏,未来弥勒降生时,将来此访问,我即把释迦衣钵传付与他,成此大事因缘。”
说完,他就打开石崖,弄出个石门,带着舍利捧着袈裟进去禅定了,还靠大愿力让石门关上了。这石门就是华首门,有四十米高,一道垂直的石缝把石门分成两扇。
“华”就是“花”字,意思是一切诸法像花开放一样,“首”就是根本的意思。 传说每天都有个罗汉踩着云彩来华首门朝拜迦叶尊者。这山里的云雾一会儿起来一会儿散掉,就跟罗汉的轻风袖衣似的,变来变去。
这儿可是好多信众心里的圣地。作为迦叶尊者的道场,鸡足山不光吸引无数信众来供养布施,还有好多修行人在这儿隐居静修,琢磨生命是咋回事儿,从哪来要到哪去。 我以前痴迷修行的时候,对鸡足山那叫一个向往,准备了好久才去。
到了鸡足山,我先跑去华首门,参拜了迦叶大师。站在那石门外面,心里满是憧憬。然后就在鸡足山的一些古迹那儿参观。一直逛到下午,到了一棵古树那儿。
在原悉檀寺遗址附近上山的小道旁,有棵 1700 多年的静禅古树,就是特有名的空心树。这树是高山栲,有 18 米高,基径斜面直径 4.5 米,得七八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树洞里面直径 2.7 米,高 3.5 米,能同时装下 20 人左右,里面还有个供佛龛。据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广西的如正法师在这洞里修行住了四十多年。还写了首诗“禅塌无灯凭月照,洞门不锁望云封”。
我正在那感叹还拍照呢,旁边有个老和尚,突然念了一首诗:“禅塌无灯何须照,洞门不锁何须封,心灯本自明熠熠,无内无外亦无门。”
我一听,觉得这里面有深意,就看向这个老和尚。他穿着件破衣服,背着云游的包,像是到处云游的和尚。
我赶紧上前行礼,问他:“法师,您刚念的诗啥意思啊?”
他说:“咱这心啊,本来就亮堂堂的,没有啥暗处,不用再去找地方点灯,也不用靠月亮照亮。所以我说心灯本来就明晃晃的,一直都亮着,没暗过。咱看不见,不是没光,是咱不认识这光,不知道那就是光。”
我又问:“那无内无外亦无门又是啥意思呢?”
他说:“内外啊,是咱硬给分出来的。咱老爱分个啥内和外、高和低、善和恶,其实这些东西都是一体的。就像咱修行,老说要修内心,别管外面的事儿,这就是内外之分,不过是暂时这么一说。外境是咋来的?
其实就是内心照出来的影子。因为你内心有感觉,对你来说才有内外之分,其实都是心弄出来的。你要是知道心就像镜子,你以为的外面,其实就是心境照到的灰尘影子,你就不会那么执着了。问题是咱看不清外境的影子,还以为是真的,迷在里头。
其实修行没效果,有时候是咱自己不想看清,就喜欢在这热热闹闹的人生里瞎折腾,沉溺其中还以为是享受。你说放不下,是因为咱不想放。
真明白了,自然就放下了。懂了这个,也就不觉得有个单独的外境了,外境是因为咱内心才有意义。没了内心,外面也就没意义了。就像王阳明说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其实花可能本来没颜色,就是反射不同频率的光波,颜色是咱人给花加上去的,是心的产物。
佛陀让阿难找心,阿难找不着,为啥呢?因为啥都是心,无处不在。所以说心无内无外。所谓内外,都能没了,哪有啥门啊、锁啊能挡住?
在虚空里装个门,能装上吗?能挡住啥?用啥锁能打开?所以有门户之见,那都是多余的。就像咱修行人,老把生活、工作、修行分开。
觉得在佛堂里打坐念佛才是修行,出去跑业务上班就不是,回家躺着看电视吃瓜子就是生活。所以老有人说,打坐的时候挺好,挺安静,下了坐回到生活里,烦死了,啥烦恼都压不住。这就是有内外、有分别的缘故,把修行当成个单独的概念了。
真正的修行,啥时候、啥地方都能行,随时都行,到处都该修。只有不分内外,都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修行。咱的眼耳鼻舌身意能感觉到外面,好像真有个外面,其实是因为咱执着有个自我的内心。
要是没了这个内心,外面也没了;要是没了外面,内心也没意义了。正因为内心能感受外面,还能定义外面的一切,咱才错以为有个独立的内外,还以为外面和内心没关系。
其实咱喜欢的、追的、讨厌的,对外面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都是咱意识在起作用。意识背后,是心的大本事。所以内外是一体的,不是分开的。
没了外就没内,没了内也没外。” 我接着问:“那为啥咱一开始修行还是有内外之分呢?”他说:“那是因为,不先弄出个内外,咱没法一下子就体会到没有内外。
从方法上讲,咱老爱对外界的东西瞎惦记、瞎执着,所以得引导咱往内心找答案,不能老在外面瞎找。
经过这个过程,咱才能有智慧,真正明白啥是向内。向内不是真的跑到里面去,而是不动,或者说就那么稳稳当当的。神识分散、注意力不集中,人就跟往外跑似的。一旦能聚精会神,守住内心,就不会跟着外面跑了。这个内外,也可以用动静来说。
不管是内外还是动静,总有个既不是动也不是静、既不是内也不是外,但是又包含动静和内外的东西,就是要去感悟那个。所以有些路肯定得走,有些认识得慢慢完善,有些波动得等它平静。
平时多努力,该走的弯路少不了,该吃的苦、该受的亏也少不了,但是得有个度。吃苦吃亏是为了感悟,不能瞎吃,得在不断摸索里,一点一点明白那个圆满融通的道理。”
我又问:“懂了这个道理有啥好处呢?”他说:“懂了这个圆满融通的道理,不是为了显摆,而是能好好珍惜生活里的每一刻。咱人的命不长啊,都说一辈子也就 3 万天左右。每天就是吃喝拉撒睡。
有的人身体不好,还得住院吃药,有的睡觉时间比醒着的时间还长,有的运气不好,活不到老就早早没了。所以有个好身体,还能有点文化,能看懂东西、听懂别人说话,又生活在安稳和平的环境里,这就是福气。
咱得利用好生命里的这些点滴来修行。虽说时间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可要是不好好利用,就荒废了。咋利用好时间呢?就是把眼前这一刻当成所有。
你说你要解脱,这一刻解脱了没?这一刻没解脱就别等以后,先把这一刻解脱了。你说你要看空烦恼,这一下的烦恼看空了没?有没有被它缠着?
你说你以后要戒行圆满,那这一会儿欲望起来了,你能控制住不?这都是功夫,功夫就是每一刻都得做的。永远就搞定当下,别老后悔过去或者对过去自满,也别担心未来,眼前这一下,先稳住,先静下来,就挺好。
别贪功、别求快、别自责、别懊恼,慢慢修。所以真正的不分内外融合在一起,就是修行没门槛,不用非得打开个门或者开关才开始修行。
不是只有坐在蒲团上才是修行,坐汽车高铁就不是,只要咱活着还喘气就能修行,随时随地都行。心里得有个信念,就是自己的本性永远是光明的,本来就啥都有。这是修行人最该有的信念。
有了这个信念,来不来鸡足山都不重要,你都是个真正修行的人。” 我站在那儿,听完他的话,心里可清爽舒服了。就闭上眼睛想了一会儿。等我再睁眼,老和尚已经没影了。
(本文为故事体裁,观点仅供参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