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真实案件改编

"地下又少了近10吨粮食!"老周握着手电筒,在寒风中向粮库主任大声报告。

1998年的鹤岗,这座工业城市的国家粮库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储备粮莫名其妙地持续减少,却查不到任何偷盗的痕迹。

直到警方发现了那条长达百米的地下通道,才知道这竟是一个由下岗工人、农民和技术专家组成的犯罪团伙,他们用工程师般精密的计算,打造了一个让人惊叹的地下偷盗通道。

01

《我是刑警》中,秦川破了第一个大案抢劫煤矿工人工资案后,又开始了第二个案子的调查,正是曾轰动一时的粮库偷盗案,涉案金额高达3000多万,案件的原型同样发生在黑龙江鹤岗。

1998年深秋,黑龙江鹤岗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更早。

清晨五点,国家粮库的值班员老周裹紧了发黄的棉袄,在寒风中打着手电筒开始例行检查。二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让他对每个粮仓都了如指掌,连同事都说他靠脚步就能丈量出粮堆的高度。

这座建于1986年的国家粮库是鹤岗市最大的粮食储备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里,地表上活跃着煤矿工人,地下则沉睡着取之不尽的煤炭资源。

然而,这座以重工业闻名的城市却有着一个尴尬的现实:可用于耕种的土地面积太少,年产粮食还不够全市居民半年的口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少了?"老周站在3号粮仓前,皱着眉头看着粮堆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发现粮食储量出现异常。

按理说,上个月刚刚入库的两万吨大豆应该堆得快接近仓顶,可眼前的粮堆却明显低了一大截。

"可能是沉降了吧。"主任王德明听完汇报后,漫不经心地解释着。在他看来,这点误差完全在正常范围内。

但老周心里清楚,二十年的粮库经验告诉他,这不是简单的沉降问题。

就在同一时期,鹤岗市的粮食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小型粮贩以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在批发大豆。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些粮食的品质竟与国储粮如出一辙。

城市的地下,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一群人正在进行着一场精心策划的地下工程。

他们中有农民、下岗工人,甚至还有对地质颇有研究的前矿工。

此时的他们,都不会想到自己正在参与一个足以轰动全国的特大盗窃案。

李树清,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中年农民,正在昏暗的地下通道里检查支撑结构。

他的手掌因常年劳作而布满老茧,但此刻正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通道墙壁,仿佛在丈量着什么。作为这个团伙的核心人物,他的眼神里闪烁着与其身份极不相称的精明。

"再往北挖三米,就能到达粮仓的正下方。"李树清对身边的伙伴低声说道:"记住,地面的动静一定要控制好,白天的时候千万别发出声响。"

1998年的最后一个月,鹤岗的气温降到了零下30度。

粮库的夜晚寂静得可怕,只有值班室的灯光在风雪中微弱地闪烁。

老周依旧在坚持着他的日常巡查。

这一天,当他例行检查3号粮仓时,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细节:粮堆底部出现了轻微的凹陷,而且地面上有些不易察觉的细小粉尘。

他蹲下身子,用手指蘸了一下——是水泥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发现让他心头一紧。

然而,就在他准备向上级报告时,一个电话打断了他的计划:独生女儿在学校突发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即手术。

这个意外的出现,成为了这起特大案件调查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

02

李树清的第一次盗窃,源于1995年冬天的一场饥荒。

那年冬天,黑龙江农村遭遇罕见的特大干旱。

李树清所在的小山村,几乎颗粒无收。

40岁的他,已经是村里为数不多的会开拖拉机的农民,但这并不能改变生活的窘迫。

妻子患有慢性哮喘,需要长期服药;年迈的父母靠微薄的低保勉强维持生计。

"不是我想偷,我是被逼的。"这是李树清后来在审讯中反复强调的话。

第一次盗窃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他悄悄潜入了村里的小型粮仓,偷走了几袋玉米。

当时的他做梦也没想到,这将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被抓后,李树清受到行政处罚,并被记入了档案。

这次经历不仅没有让他悔改,反而成为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让他开始系统性地思考如何进行更大规模的盗窃。

他开始招募同伙。

首先是王进,一个曾在煤矿工作的测绘工程师,因为工伤下岗后生活所迫。

接着是张明,一个对地下工程颇有研究的前地质勘探员。

他们都有着专业的技术背景,更重要的是,都有着不甘现状的危机感。

"我们不是普通的小偷,"李树清在第一次集会时对伙伴们说:"我们是在用另一种方式生存。"

这个团伙的第一个重大突破来自王进。

王进是测绘专业出身,他绘制了一份详细的地下管线图。

通过对鹤岗市粮库周边地质的反复勘测,他们发现了一个绝佳的作案位置:粮库东侧200米处有一处废弃的仓库,地下土质松软,且紧邻粮库主体。

挖掘地道成为他们的首要任务。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以开设"顺天府"饭店的名义租下了粮库附近一个废弃仓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工时,他们采取了极其谨慎的方式:白天正常营业做生意,晚上进行地下掘进。

最关键的技术突破来自张明。

他设计了一套极其精密的通风和排土系统。

地道不仅可以容纳小型货车通行,还配备了照明、通讯设备,甚至还有简易的休息区。

整个地下空间犹如一个迷你地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作案方式极其专业:先用磁力发生器干扰电子秤,使过磅重量虚增;然后在磅秤底部精密调整,制造重量误差。

每次作案,损失都控制在不引起大范围注意的程度。

1997年末,第一次大规模盗窃正式开始。

一个月内,他们悄无声息地盗走了近百吨大豆。这个数字对于整个粮库来说,微不足道;但对于这个团伙而言,却是一次完美的处女秀。

然而,命运总是善于开玩笑。就在他们为首次成功欢呼雀跃时,一个意外事件差点让整个团伙土崩瓦解——一具神秘的黑木棺材,在他们挖掘地道时被意外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