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牵扯了以亿为单位国人的注意力,直接涉及七千多万人(算上他们的配偶和子女则人数更多)的国企职工下岗潮,至今已经快三十年了。

但职工下岗潮始终如一个巨大的云团一直笼罩在广大下岗职工的心头:难道当年职工下岗是唯一的选项吗?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下岗职工开设的夜宵摊位

众所周知,在工程技术领域里,任何事情要做之前先要进行可行性分析:有利条件、不利条件都有哪些,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它们的利弊各是什么,各有胜算几成?成本如何?结果如何,有无隐患等等。不搞清这些就仓促上马草率开工,是工程领域中的大忌。

国企职工下岗这一涉及七千万人的重大举措,当时是没有进行过可行性分析,也没有类似听证会之类的举措,就在打破、创新和砸烂砸烂砸烂的呼叫中紧锣密鼓全面铺开了。

现在来看,当初的行动是不是操之过急了?是不是还有其他办法可以替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地区当年的下岗职工

关于职工下岗原因,当时比较流行的解释是我们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资产结构不合理,产品严重供大于求,企业亏损增加,生产经营难以为继,所以经济体制必须进行。在这个改革过程中,一些企业必须改制或破产,因此,职工下岗不可避免。

可是,是谁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资产结构不合理?

在那个政企不分的年代,兴建什么厂,选址何处,投资多少,安装什么设备,生产什么产品,销往哪里,价格定位,全都是有计划的并且都是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企业亏损了,企业出现了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把依靠上班养家糊口的职工搞下岗,这是什么理论?这是什么逻辑?于情于理都不能让职工接受呀!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产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大面积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这到底是谁的责任?下岗职工到底冤不冤,应不应该得到经济补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为下岗职工开设的就业一条街

时至今日,下岗职工一直在等待政策的出台,尽管有相当一批下岗职工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们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他们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但,他们的那颗期待的心一直在紧张跳动,一直在期待利益丧失问题的解决!

下岗职工说,我们不希望含冤而死,也不想死不瞑目。也许我们就只能有十年、几年的人生路程了,但是,我们不希望带着难圆的梦、冰冷的心去见阎王爷!

各位下岗职工们,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