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句诗,完美的诠释了我歼-16战机如今在世界的地位。
11月30日,中俄两国空军,罕见的在西太平洋进行了一次联合巡逻行动。
联合巡逻行动中,我方出动了歼-16和轰-6,而俄方出动了苏-35以及图-95。
本以为,歼-16是源自于苏-27的产物,但没成想美媒却认为,歼-16已经“遥遥领先”,并将其称为“最强侧位”。
美《军事观察》认为,歼-16的全面性,让其在当下四代半战机中“遥遥领先”,并且综合性能强大,特别适合在敌方防空网下作战。
确实,我国虽然有最为先进的五代战机,但目前为止,仍然在大规模的装配歼-16,而且对歼-16的胜利可谓是从来没有间断,这就导致了歼-16虽然是上一代战斗机,可仍然被委以重任,并逐步提升为最强侧位。
最强侧位,也就是保护的意思,旨在保护轰炸机能够到达指定位置。
要知道,虽然歼-16和苏-35,都是源自于苏-27,但我们的歼-16在引进后,发展的重点,就已经和苏-35有了巨大区别。
设计理念不同
设计上,苏-35坚持纯粹的制空战斗理念,注重飞机的机动性和空中
搏斗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有点英雄主义。
而我歼-16,设计的时候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考虑多样化设计,因此在设计时对机动性要求没有那么高,但在对空、对地打击上却强化了许多。
总结一下,就是我歼-16更全面,用途也更广泛。
有些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苏-35的选择并没有错,强化空战的能力,这本身不就是战斗机应该做的么?
但其实,当下战斗机的战斗方式,已经从曾经的一对一,发展到了多样化,不仅需要战斗机本身具备强大的火力,还需要具备云协同作战的能力。
我歼-16得益于重载,可以搭载许多高科技协同作战,不仅可以率先发现敌人,更可以远距离攻击。
美《军事观察》曾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歼-16搭载的霹雳-17,可以在超过500公里外,率先锁定敌机,可以在500公里外就摧毁美军军机,这直接就摆脱了空战缠斗的机会。
雷达和电子对抗
曾经的战斗机,最看中的就是经过机动性,而如今的战斗机,最看中的就是雷达,率先发现敌人的一方,总是拥有着更多攻击选择。
苏-35采用的是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比歼-16采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落后的不只是一点半点。
无源相控阵雷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技术性能较低,只有一个中央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这样的雷达在有隐身涂层的战斗机面前,根本没啥大用。
也就是说,采用隐身涂层的的歼-16,飞的非常近以后,才会被发现,但那时候的霹雳-16已经发射,对方早就被锁定了。
与此同时,当下战斗机采用的都是电子对抗系统,也就是电子战,我们歼-16的电子对抗能力强,早就走在了全球前端。
后期升级潜力足
作为重型战机,歼-16的胜利潜力可以说是无限,短时间内仍然足够我们使用,并且一直可以升级,不会落后。
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歼-16是重型战机,空间大不说,续航也多,作战半径可达1500公里,足够我们巡航领海使用。
歼-16的载弹量,可以达到12吨之多,不仅可以携带对地对空导弹,还可以携带反舰导弹。
拥有12个外挂点的它,还可以携带副油箱,配合电子战系统还能少量携带武器,歼-16的用处实在太多。
因此,多年来我国一直升级歼-16,并且仍在大量装配,而不是改为多升级歼-20。
其实歼-20确实好,但并不适合大规模的装配,而反观歼-16,不仅物美价廉,还具备强大的后期升级能力,后期就是有了新技术,仍然可以不用更换战机,综合下来确实省钱省心。
目前歼-16只有300多架,现在来看已经远远不够,未来相信拥有500架到800架歼-16的我们,完全可以在周边横着走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