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苏州豪门潘祖年病重。临终前,他支开旁人,只留下20岁的孙媳妇,厚着脸皮对她说:“你已经守寡2年,真是苦了你了。但我死后你也一定不要改嫁,我有要事相求!”孙媳妇重重地点点头。
“我马上就要离开了,咱们家的这个‘宝贝’只能托付给你了,希望你不要改嫁,将它好好的守护下去……”
1925年苏州的老宅子中,一个年迈的老人将自己的儿媳妇叫到身边,留下最后的遗言,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您放心,我一定会守护好它,不让它落到外人的手里!”
儿媳妇潘达于重重点头,含着泪安排了老人的后事,从此之后,她便成了潘家新的当家人。
而她要做的第一个决定,就让全家人感到诧异。
一天深夜,她让家中的下人在后院秘密地挖了两个大坑,随后便将潘家最珍贵的宝物给埋了进去。
这两个宝物不是别的,正是两口做工精细,从西周时候流传下来的大鼎。
潘老爷子离世之前最大的挂念其实就是潘家传下来的两个珍贵文物——大盂鼎、大克鼎。
这两口鼎原本并不属于潘家,它们的背后还有一段特殊的故事。
在西周时期,鼎是一种十分贵重的器具,不仅具有实用性,在礼仪上也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大盂鼎、大克鼎铸造于西周时代,后来根据历史学家们的研究,从鼎内繁复的文字能够看出它们的主人身份非同小可,起码是贵族阶层,才有实力能铸造这样的器具。
大盂鼎出土于道光年间,而大克鼎则是在光绪年间才出土,它们的出土地都在陕西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
两个青铜鼎出土之后,便一直被权贵所觊觎,几经转手易主,最终来到了左宗棠的手中。
咸丰年间,清明正直的左宗棠因为脾气秉性在官场上受到了排挤和打压,恰好被潘祖荫所搭救,为了感激对方的仗义执言,他边将这两口重鼎送给了对方。
从此之后,这两口重鼎便在潘家安定了下来,传到了弟弟潘祖年的手中。
为了保护这两口重鼎,潘祖年费了不少的心思,他定下规矩令家人们不许声张此事,保护宝物的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潘家的安全。
然而大盂鼎、大克鼎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登门请求观看。
不管是外国人高价收购,还是军阀政府要求借走办展览,潘祖年都驳回了他们的请求,软磨硬泡,顶住了重重压力,将这两口鼎留在了家中。
他临终之际,膝下的子孙都相继离世,最放心不下的青铜鼎无人照看,只能请求孙媳妇代为保管。
孙媳妇潘达于聪慧机智,嫁进潘家之后便从了夫姓,管理持家都是一把好手。
担下重任之后,她立即将这两口青铜鼎埋到了自家的院子中,此后不管谁登门询问,都只说双鼎已经丢失。
正是有了她的机智应对,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多次上门骚扰,这两口珍贵的文物才没有落入外寇的手中。
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潘达于才将它们挖了出来无偿捐赠给了国家,此后她陆续将家中世代保存的书画文物捐给了博物馆,让这些文物再次重见天日。
资料来源:青史斑斑|西周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海外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