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中央编译出版社《毛泽东与红色卫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11月上旬的一天下午,凤凰山下,警卫班在毛泽东住的窑洞外靠东头凉台上,摆了半张乒乓球桌子;中央机关合作社主任吴吉清带着两名厨师赶过来,办了一桌酒饭。前来赴宴的人并不多,只有康生、谭政、萧劲光等几人,毛泽东和江青就算结婚了。

在江青来延安之前,贺子珍由于与毛泽东发生矛盾,赌气去了苏联治病。江青与毛泽东认识后,感情急速攀升。在结婚前半个月,每个星期六毛泽东都要派警卫贺清华和翟作军轮流骑马去鲁艺接送江青。

在与他们的接触过程中,江青谈起了自己许多在上海演戏、自费上大学、住亭子间的生活,也问了不少毛泽东平时的生活习惯和警卫班日常照顾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毛泽东与江青的结合,有人反对。但是,王能坤、贺清华、翟作军、邵清元等几个警卫员并不反对。这倒并不是他们如何“思想解放”,而是在贺子珍离开延安后,亲眼目睹了毛泽东单身一人的孤寂生活。

每日,他除了叶子龙和警卫员及站在门口的卫兵外,没一个亲人在身旁。他也和普通人一样,需要一个正常的家庭,工作和生活需要一个像妻子一样的人来陪伴和照料。许多个人生活方面的事情,乃至人的家庭情感,无论是叶子龙,还是这些警卫员,都是代替不了的,而毛泽东的肩上又担负着非同一般的责任,事关党和军队的前途和命运。

为了让党组织弄清她的历史问题,9月间,贺清华和翟作军多次骑马,陪她向张闻天、陈云、康生等人汇报自己的各种问题,接受询问。组织上经过考察,认为江青没有问题后,毛泽东才决定与江青正式结婚。

结婚后,江青调任中央军委任秘书。她只身来到延安,也没什么家当。贺清华帮她从鲁艺拎过来一只脸盆、几本书和几件换洗的衣服,江青就与毛泽东、警卫班生活在一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6年,毛泽东与江青在王家坪打乒乓球

谁知她“嫁”过来没过几天就遇上大空袭。11月19日是星期天,延安南市人流熙熙攘攘,休假的干部、战士、学校的学员和老乡在市场沟的集市赶圩。集市格外红火,人群川流不息。

突然,宝塔山上中央警卫教导队防空队拉响了警钟,发出了敌机空袭警报,各处的人群立即开始分散。很快,几架印着日本膏药旗的轰炸机出现了。

警卫班刚掩护毛泽东进入防空洞,就听见“轰、轰、轰”几声巨响,炸弹就像落在附近不远的地方,震得防空洞“嗡嗡”地轰鸣。夜里12点钟左右,中央军委决定,毛泽东和延安城的市民连夜疏散。

“这大半夜的,把主席转移到哪去呢?”有人问。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说:“搬到杨家岭去吧。”毛泽东同意了。

来到杨家岭后,经过一段时间,警卫班战士发现江青对毛泽东的生活、工作和身体健康方面确实很关心。当毛泽东工作或写文章好几个小时累了,她就把他叫出来,和他打乒乓球;

晚饭后,陪他到外面散散步;每天早晨为他做个荷包鸡蛋;对毛泽东的冷热季节增添、缝补、换洗衣服的事,也照顾得比警卫班周到得多。

此外,她还为毛泽东整理手头的报刊书籍,查找资料,抄写文稿等。大家高兴地说:“江青为我们减轻了不少的担子!”

然而不久,翟作军和邵清元却在她那里闹了一个笑话。

毛泽东和江青结婚时,毛泽东已45岁,而江青才24岁。两人结婚只请了一桌饭。搬迁到杨家岭后,为了弥补同江青结婚的不足,毛泽东请来机关供给部被服厂三个缝纫工人,带着两台缝纫机,给江青做了一件阴丹士林布的黑羊皮大衣和一套中西式女春装。

另外把林彪送给自己的一件缴获日军的黄呢子大衣,叫裁缝给江青改了一件女式大衣,还派人买了十几本练习簿以供江青用。

翟作军和邵清元见买来这么多练习本,从没用过这么好的本子写字,于是顺便各人拿了一本,留着以后学习写字用。谁知碰巧他们拿的时候,被江青看见了,说两人道:“这是主席给我买的结婚纪念品,你们怎么拿走呢?”

两人一听,很不好意思,二话没说,当即就送回去了。若干年之后,翟作军回忆此事时,对人笑着说:“看我们俩当时这股傻乎劲儿!差点把江青的嫁妆挪为己有了。”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