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1955年我们评出了十大元帅,结果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昨日在一个平台上看到了有人探讨“若抗战结束后评衔,十大元帅的人选与排序有何变化?”这个话题,众说纷纭,今天我也来凑凑热闹。
有人说了,抗战结束后,我军在名义上尚归老蒋领导,不可能单独进行评衔;也有人说了,革命尚未成功,根本不可能此时评衔。
上面的说辞完全有道理,那时评衔是不可能的。但反过来说,正因为评衔没有真正发生,我们这时才能做这个假设。
同时,总是假设也不是闲得那啥疼,这也算作是我们对将领们阶段性的复盘与总结,还是蛮有意思与意义的。
1955年的评衔,并不是像1988年以后的评衔,只考虑将领们现时的职务,也就是说什么职务对应什么衔,就这么简单。1955年是综合资历、山头、军功、职务等因素的产物。
并且,在1955年的评衔时,地方上的党政干部没有参与评衔,因此,我们也假设抗战结束后,毛、周、刘、任等领导人不在评衔之列。
下面我们对照1955年授衔时的评选标准,来假设一下,若抗战结束后评衔,会有哪些人选?他们如何排位?
朱德作为“红军之父”,早在南昌起义后上了井冈山便奠定了“总司令”的地位,其后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他的军内第一人的位置无可撼动,军内私下有人说了“这司令,那司令,离了朱总司令,就不成”。
抗战时期,朱德任八路军总指挥,若授元帅,第一是当仁不让。
彭德怀早年发动平江起义,后率部队上了井冈山,是井冈山早期四大“实力派”之一,后担任红三军团军团长兼一方面军副总司令,还一度出任过中革军委副主席,在那时便也奠定了军内第二人的地位。
抗战时期,彭德怀出任八路军副总指挥,是抗战一线的实际“当家人”,期间指挥了赫赫有名的“百团大战”,若抗战后授衔,位列第二实至名归。
而林彪呢,若抗战结束评衔,则虽能够进入元帅行列,但却排不了第三。
林彪在十大元帅中,资历仅比罗荣桓高一点,属后起之秀,在红军时代全面崛起,先后担任红四军与红一军团军事主官,抗战开始后,又担任三大主力师之一的115师师长。
但在抗战初期经历平型关大捷与广阳伏击战的辉煌之后,1938年3月被阎军士兵误伤去苏联疗伤,直至1942年才回国,离开了一线军事指挥岗位。
他先是在中央党校主持军事教育会议,参与整风,后又与周恩来一起搞统战。
林彪的人生巅峰是在解放战争,正是通过解放战争中四野的出类拔萃,才从众多元帅中异军突起,凭卓著的战功于1955年评衔中位列三甲,摘取探花之位。
因此,就本文的话题,若抗战结束就评衔,没有解放战争,林彪的元帅头衔虽是少不了的,但名次只能往后靠了。
而第三则属于“两把菜闹革命”的贺龙了。有人说了,为什么不顺延递补为55年位列第四的刘伯承呢?下面我们将二人做一番比较。
1927年的南昌起义,是公认的建军第一枪,在军史中的地位无可撼动。而贺龙是起义总指挥,他的20军是起义主力,他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前委书记周恩来。
而此时,刘伯承的职务是参谋团团长,在一众领导人中排名第5。
就建军大业而言,也就是在资历方面,贺龙是要高于刘伯承的。
到了红军时代,贺龙在南昌起义后,回到家乡拉起一支队伍,越战越勇,后来的红2军团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长征中,贺龙的红2军团与萧克的红6军团会师,再后来合并为红2方面军,贺龙出任总指挥。
虽然红二方面军比之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来说比较弱,但这个职务基本是红军将领所能达到的天花板级别,和红4方面军的徐向前并驾齐驱。
而刘伯承在中央苏区的红军总部工作,长时间担任红军总参谋长。关于这个总参谋长和方面军总指挥谁大谁小的问题不太好用后世的标准来评判。
但大体上,在那个年代,参谋长的地位是不太高的,不会比属下方面军总指挥重要。
在这个时期,贺龙也是要略胜刘伯承一筹的。
在接下来的抗日战争中,贺龙任八路军120师师长,刘伯承任129师师长,两人在地位上是相当的。
但是,后来的129师是三个师中无论从歼敌数量、根据地面积以及人员数量上等方面,是发展最好的。
贺龙的120师由于身处贫瘠的晋西北、身负拱卫延安的战略任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自身指挥能力等主观因素,战绩要比129师差很多。
不过,我们的假设是在抗战之后,综合资历、山头、职务、军功等,刘伯承只是在抗战时期的战绩上稍有领先,但优势还不太明显,刘伯承真正全面超越贺龙,则是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的二野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地带南京和武汉之间狠插一刀,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其后,刘邓大军与陈粟的华野密切配合,打下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随后从东打到西,解放了大半个中国。
反观贺龙,在解放战争中,由他麾下120师衍生的西北野战军交由了彭德怀指挥,自己则出任了西北军区司令员,离开了战斗一线,主要任务是给西北野战军当后勤大总管。
当然这也是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如果说彭德怀是解放大西北的第一英雄,那贺龙就是第一幕后英雄。
此后,贺龙只是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率领18兵团挂帅南征入川,而刘伯承和邓小平也十分友好地把抢占成都的头功让给了贺龙。
这段时间刘伯承的总体功绩也是要比贺龙占很大优势的。
因此,不考虑解放战争的情况下,综合各方面,尤其是资历与山头因素,贺龙是要胜于刘伯承的,在抗战结束后评衔,他理应位列第三。
那么,元帅的第四位,那就是刘伯承喽。
元帅的第五把交椅,可以考虑陈毅同志了。
陈毅在南昌起义后,在一众大佬纷纷离队的情况下,毅然留下来与朱德一起,把队伍带上了井冈山,保留了星星之火与革命的希望。
朱毛井冈山会师后,陈毅又作为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是妥妥的井冈山“三巨头”之一。
在苏区后期,陈毅后虽然去了地方部队,担任江西军区司令员,但也是属于军团一级的领导。
在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与项英留下来,领导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新四军成立后,看似陈毅只是一个支队司令员,但他是新四军分会副书记,实际地位仅在当家人项英之下,比不是党员的军长叶挺都要高。
陈毅先后还担任了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总指挥兼政委。而后,为了统一指挥苏中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在成立华中总指挥部时,叶挺出任总指挥,陈毅任副总指挥,并在叶挺过江前代总指挥。
皖南事变后,陈毅与刘少奇迅速重建了新四军军部,他成为了新四军的代军长与新四军军分会代理书记,抗战结束后,更是正式取代叶挺,去掉了代军长的“代”字。
因此,在抗战结束后,作为革命队伍主力之一的新四军军事主官,陈毅理应位列刘伯承之后,排第五。
徐向前的军旅生涯最辉煌的时期当属红军时代,他出任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六年之久,比之贺龙短短一年的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含金量十足。
期间,作为“三巨头”之一的徐向前,与张陈二人一起创建了鄂豫皖与川陕两大苏区,巅峰时期的四方面军多达八万之众。
由于种种因素,后来的西路军遭遇滑铁卢,徐向前的地位不可避免地有所下降,在抗战时期只出任了129师副师长,作为刘伯承的助手。
徐向前后又被派往了山东担任八路军一纵队司令员,与政委朱瑞一起领导了山东全境武装力量,级别上虽又升了上来,但毕竟不是主力师。
短短一年后,他便又回延安参加七大准备工作,不幸又长时间负伤、养伤,期间又作为贺龙的助手,担任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离开了抗日一线。
综合四方面军的山头因素与红军时代的强大战绩,徐向前位列第六也是未尝不可。
那么在1955年位列元帅第七的罗荣桓,若在抗战结束后评衔,又是什么情况呢?我们认为,罗帅进不了元帅行列,会被邓公取代。
从资历上讲,罗荣桓在后来十大元帅中最浅,在秋收起义中,仅仅是连级干部。而邓小平则领导了百色起义,任红七军与红八军总政委兼前敌委员会书记。
接下来的红军时代,二人作为政工干部,职务与贡献总合比较不相上下。
到了抗战时期,邓小平先是出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开始代替生病的张浩出任129师政委。
而罗荣桓先是出任115师政训处主任,后担任政委,林彪受伤后,115师分家,罗荣桓与代师长陈光率一部分进入了山东。
前文说起刘伯承时也说了,129师在三个师发展最好,是王牌之师,犹如解放战争中的四野。
而罗荣桓领导的山东根据地更是超过了“模范根据地”晋察冀,成为我党最大最强的敌后根据地。
不过,邓小平从1938年就去了129师主政,而罗荣桓在山东直至1943年才统揽全局,离抗战结束也只有两年时间。
在罗之前已经有黎玉、徐向前、朱瑞等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山东的辉煌也不能全算罗荣桓头上,这个也是客观事实。
当然129师的辉煌,刘伯承也是功不可没,只是罗邓二人比较,抗战时期邓是要优于罗的。
与林在1955年位列三甲的情况一样,奠定罗荣桓元帅之位的是其后的解放战争,若抗战结束后评衔,邓小平作为政工代表更为合适,罗荣桓将遗憾缺席十大元帅之列。
那么元帅第八将会是谁呢?前面说过,林彪的位次将靠后,他是第八的合适人选。因为他毕竟缺席了大半个抗日战争,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正等着他呢。
元帅之九呢,应该与1955年的评衔一样,属于聂荣臻。
作为唯一参加过南昌起义与广州起义两大起义的老资格军事领导人,聂荣臻在红军时代出任一军团政委,与林彪一道创造了苏区与长征路上的无数个辉煌。
抗战时期,他先是作为115师副师长,后林彪负伤分家,聂荣臻率一部创建了“模范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他一生中的军事巅峰。
第十依旧是叶剑英。老资格的叶剑英在红军与抗战时期,是军队中参谋与统战工作的代表。
综上所述,如果抗战结束后评衔,与1955年那次相比,十大元帅的人选略有微调,在次序上有些变化。
假设结果如下: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陈毅、徐向前、邓小平、林彪、聂荣臻、叶剑英。
(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