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这孩子就拜托您了!他初中学业紧张,我们实在分身乏术。”女儿张悦的声音里带着恳求。
那是三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坐在老家的院子里,端着刚泡好的茶。张悦拎着一大包东西站在门口,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愧疚。
她身后,外孙陈浩低着头,背着一个崭新的书包,似乎还不太习惯即将离开家的生活。
我心里一软,想要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
张悦是我唯一的女儿,从小到大我最疼她。她大学毕业后远嫁到了省城,与女婿陈志成组建了一个小家庭。
可生活的重压让这对夫妻疲于奔命,女婿在一家外企工作,忙得连家都顾不上,张悦也在单位里熬夜加班。外孙陈浩刚考上市重点初中,功课繁重,夫妻俩实在抽不出时间照顾他。
“行吧,孩子就放我这儿吧。”我叹了口气,看向外孙,“浩浩,从今天起,你就住奶奶家,奶奶一定会照顾好你的。”
外孙抬起头,怯生生地应了一声:“谢谢姥姥。”
张悦松了一口气,连连道谢,甚至红了眼眶。她拉着我的手说:“妈,您放心,孩子这三年的生活费我们一定会按时打给您,不会让您为难的。”
我摆摆手:“什么钱不钱的,自己家孩子,说这些干嘛?只要浩浩能好好学习,比啥都强。”
外孙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和老伴的生活。
我们家是个老式小区,两室一厅,房子不大,但住着也算宽敞。为了给外孙腾出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我把家里唯一的书房改成了他的卧室。
原本书房里堆满了我和老伴的杂物,还有一些旧家具,全都挪到了阳台。
外孙刚来的时候很不适应,每天放学回来都闷头写作业,也不和我们说话。我试着给他做他喜欢吃的红烧肉,陪他看动画片,甚至带他去附近的公园散步,慢慢地他才开始和我亲近起来。
每天早上六点,我准时起床给他做早餐。他喜欢喝牛奶,我就跑去市场买最新鲜的。中午他在学校吃饭,晚上我变着花样给他做饭。
老伴笑话我:“你可真当自己是个保姆了。”
我白了他一眼:“这是咱们外孙啊,不伺候他,伺候谁?”
外孙成绩虽然不错,但性格内向,有时候遇到难题不敢问老师。我就花钱给他报了辅导班,每天接送他上下课,风雨无阻。
老伴说:“张悦每个月打的生活费都让你贴到孩子身上了,你这当妈的也太偏心了。”
可我心里清楚,浩浩是个好孩子,只要他好好学习,这些辛苦都值了。
三年一晃而过,外孙终于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他兴奋地扑进我的怀里:“姥姥,我考上了!”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紧紧抱住了他:“好孩子,奶奶就知道你行!”
张悦和女婿陈志成特意从省城赶回来庆祝。晚饭时,陈志成举着酒杯,满脸得意地说:“这孩子就是随了我的聪明基因,学习从来不用我们操心。”
听到这话,我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这三年,他来过几次?每次都是匆匆忙忙,连孩子的作业都没看过一眼。要不是我和老伴操心照顾,浩浩能有今天的成绩吗?可面对外人的夸奖,他却把所有功劳揽到自己头上,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
老伴也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浩浩能有今天,多亏了他姥姥的辛苦。”
陈志成听了,脸色一沉:“爸,这话就不对了。孩子学习好是天赋,和谁带的没多大关系。”
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僵住了。我强忍着怒火,没有再争辩。
这件事让我和老伴心里很不是滋味。更让我无语的是,一周后,张悦又找上了我。
“妈,浩浩高中离家远,住校的话我们不放心。您能不能再辛苦三年,继续照顾他?”
我愣住了:“浩浩都这么大了,还要我照顾?”
张悦低下头:“妈,我们是真的忙不过来。再说,浩浩也习惯跟您住了。”
老伴听了,火气一下子上来了:“张悦,你们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伺候你们的孩子!”
张悦眼圈一红,哽咽着说:“爸,我们不是不想自己带孩子,实在是……”
老伴摆摆手:“别说了,我们年纪大了,真折腾不起了。”
张悦走后,我和老伴商量了一晚上,最后决定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去儿子家附近买套小房子养老。
儿子顾明早就劝我们搬去他那边,说那里环境好,离医院也近,方便照顾我们。我原本舍不得老房子,但这几年为了外孙,我们没少操劳,是该为自己打算了。
房子卖掉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女婿陈志成耳朵里。他气冲冲地打电话过来:“妈,这房子怎么能卖?浩浩的高中就在这附近,您卖了房子,他住哪儿?”
我冷冷地说:“浩浩不是该跟你们住吗?你们是他父母。”
陈志成怒不可遏:“我们这么信任你,把孩子交给你,你现在说不管就不管了?这像话吗?”
我忍无可忍:“浩浩是我外孙,不是我儿子。我们照顾了他三年,已经尽力了。再说,房子是我们的,卖不卖是我们的权利!”
陈志成在电话里破口大骂,连老伴都听不下去了,抢过电话骂了回去:“你还有点良心没有?我们老两口伺候你们孩子三年,房子都快折腾坏了,你还想怎么样?”
电话挂断后,张悦上门来劝,但这一次,我态度坚决:“悦悦,我们老了,不能再为你们操心了。你们是浩浩的父母,该你们负起责任了。”
后来,我们顺利搬到了儿子家附近的小区。虽然地方比老房子小,但环境清幽,我和老伴总算可以清闲下来。张悦偶尔会带浩浩来看我们,但陈志成再也没出现过。
每当看到浩浩,我心里仍然疼爱,但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对孩子再好,也有一个限度。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该为自己活一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