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着逆势扩产把对手给“卷死”的TCL中环(002129.SZ),没想到把自己推向了亏损深渊。
就在今年前三季度,中环一把亏了60多个亿:
其中,归母净亏损60.61亿元,扣非净亏损69.22亿元。
就营收来看,已发生腰斩,同比暴降53.59%至225.82亿元。
董事长李东生直言,“今年TCL中环的业绩是过去那么多年中表现最差的”。
言语中不乏焦虑。
中环是如何走到现今这步境地的?
逆势扩产
在硅片上的激进策略是中环步入亏损的主要原因。
在行业企业不接低价单、降低开工率之时,中环反其道而行之,依旧采取逆势扩产策略。
今年上半年,中环开工率基本维持在95%左右。要知道,曾与中环并称“光伏双雄”的隆基同期开工率仅有50%-60%左右。
对此,中环相关负责人解释称,今年一二季度公司的策略就是通过高开工率,进一步压低硅片价格,因为生产成本更低,相比于其他企业,亏损会更少,慢慢地,市场就会“出清”,TCL中环就能拿到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不过,根据CPIA等专业机构统计,2024年1-6月,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价格分别下跌40%、48%、36%、15%。
中环上述策略无异于“杀敌1000,自损800”。
其结果就是“卖多亏多”,赔钱赚吆喝。
硅片业务崩了个大的
事实上,光伏硅片占据了公司营收的大半壁江山。
因价格下跌过猛,中环陷入“销量增长收入下降”的困境。
中报显示,公司光伏单晶产能提升至190GW,光伏材料产品出货约62GW,同比增长18.3%,硅片综合市占率23.5%,居于行业第一。
不过,24H1该业务收入104.32亿元(营收贡献率为64.34%),同比降幅高达61.31%。
更为值得重视的是,该业务录得毛损率9.25%。
单看毛损率并不那么直接,那就来看下24H1该业务到底亏了多少:
营收104.32亿元-营业成本113.97亿元=-9.65亿元。
也就是说,仅在上半年,中环硅片业务就一把亏掉了9个多亿。
这还仅是逆势扩产的显性影响。
它的另一个后遗症是存货高企:
24Q1-Q3,再度增加了8.01亿元至89.65亿元。
此前中环存货连增4年,由2019年15.54亿元增至2023年81.64亿元,CAGR高达51.39%。
一个常识是,硅片极容易氧化,库存时间过长容易报废。
再者,当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将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受市场竞争加剧、主要产品价格继续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24Q1-Q3,中环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3.97亿元,存货减值损失影响利润总额-4.81亿元。
在其三季度报中,中环坦言,受产品价格及存货影响,亏损总额加大。
市值缩水超1500亿
中环亏损的另一大原因是组件业务竞争力不足,在产业市场价格底部周期,进一步拖累经营业绩。
截至2024年9月底,中环高效叠瓦组件产能24GW,不及硅片业务的15%(12.63%),尚未形成支柱。
24H1,公司组件收入27.62亿元下降46.95%,毛利率仅为0.94%。
此外,子公司Maxeon经营转型较慢,加上它的业绩及股价大幅下跌,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亏损。
据其三季报,Maxeon主要目标市场欧洲及北美地区光伏组件终端价格快速下行,北美3GW电池组件扩产项目进度迟于预期,Maxeon陷入经营困境。
早在2023年,中环就对Maxeon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确认较大金额减值,给公司业绩带来16.9亿元的负面影响。
如此局面之下,中环连亏4个季度。
其中,24Q3,归母净亏损29.98亿元,扣非净亏损34.33亿元,创下有财务记录以来单季度最大亏损。
亏麻了的中环,终于选择认错。
今年8月底,中环对媒体透露,已将开工率下调至80%左右,后续可能会根据销售状况做适当的下调。
到了11月底,中环主动终止了发行可转债(扩产)。
代价是惨痛的。
自22H2以来,中环遭到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杀”:
当前市值仅剩378亿元,较之巅峰时期已缩水1589.8亿元!
你还会喜欢: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