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研究生并非万事大吉,研究生在读期间还要承受一系列的压力,主要包括学术科研和论文产出、就业问题,个人问题等,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可能就无法面对。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都不叫事,但人与人是有差异的,每个人从小所经历的环境、身心发展状态都不一样,他们面对压力时的情绪控制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
近日,在重庆理工大学读研的小陈突然失联了,距今已经9天了,姐姐在网络上发布寻人启事,称弟弟24岁,在事发当天凌晨3点在重庆一码头附近消失,而且出事前没有异常情绪波动,也没有抑郁史,而且性格还非常外向,人际关系也很好。
从公开的照片来看,小陈长相清秀,有书生气,看上去也很阳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
而且小陈目前正处于毕业阶段,忙着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另外还在准备国家电网的面试,此前已经通过了笔试。姐姐透露,唯一的问题是,面试可能和论文二辩的时间有点冲突。
值得关注的是,事发有一个细节信息量很大!
事发当天小陈在实验室待了一整天,随后和同学一起吃饭,晚上8点继续回实验室修改毕业论文,11点左右室友曾问他是否回宿舍,小陈表示晚一点回去。
可是一直到凌晨2点多都没有回去,2点44分出门买夜宵,随后打车去江边,在一处码头广场附近消失……
大约凌晨3点16分,小陈将4000元奖学金转给了姐姐,并发布了一则朋友圈信息“就这样吧”,姐姐第二天就再也联系不上了,而在此之前,小陈还和同学约定当天去参加面试培训。
该细节说明了什么呢?
事发当天的主要工作是修改毕业论文,而且是一整天,并坚持到了凌晨两三点,而第二天还要和同学去参加面试培训,也就是说,小陈当时所面临的压力可能有两个:
1、毕业论文修改的任务很紧迫,否则不至于一直忙到凌晨两三点;
2、在通宵熬夜修改论文的情况下,还要在第二天参加电网面试培训,说明小陈非常重视该面试。
可时间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如何平衡好论文修改和面试培训事宜?两者的冲突明显是一个重要的压力来源所在。
目前警方已经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说明初步线索是有的,具体的原因还有待调查。
但从小陈朋友圈最后一条信息来看,这件事很可能是一个悲剧,让人担忧。
有时候想想,读研真的不容易,且不说上岸的难度,即便是在读研期间,也要承受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压力,外面的人可能认为学生生活很简单,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有什么焦虑的呢?
事实上,研究生学业并不简单,天赋、努力程度、导师是否靠谱……,这些都非常关键,运气差一点可能就要面临延毕,或者与理想的工作擦肩而过。
不过话说回来,哪个行业,哪个职业没有压力呢?学会自我调节才能更好地适应各种工作和环境,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