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全球视频监控领域论个高下,我国的海康威视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市值一度能达到近6400亿。
可这是2021年海康威视的巅峰时期,时至今日,短短3年时间过去,海康威视的市值暴跌了近60%,差不多4000亿蒸发掉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海康威视暴跌近60%蒸发4000亿
海康威视是谁?自己曾经在家里或者门口安装过监控摄像头的人,应该多多少少都知道这家国产监控巨头吧。
可以说在国内安防领域,海康威视具有绝对的统治力,不但个人家装摄像头第一推荐的就是海康,公共场所中政府采购的也大多都是海康的产品。
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海康直到现在也依旧是全球安防第一的龙头企业,甚至早年间还有“安防茅”的称号。
不过如今和茅台一样,海康这个“安防茅”,似乎也不再像之前一样受到市场的追捧了。
监控龙头海康威视
自从2010年上市之后,海康威视的营收和利润就连年快速增长,市值也在2021年达到了接近6400亿的巅峰。
可在安防市场接近饱和之后,以监控摄像头等安防产品去起家的海康威视,却逐渐走上了下坡路。
近几年海康的利润不断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已经只剩下2021年巅峰时期的70%左右,股价和市值更是风光不再。
如今海康的市值只剩下2800亿左右,和3年前的最高点相比,接近4000亿的市值都已经蒸发,暴跌了差不多60%。
虽说放眼当下的全球市场,海康威视还是当之无愧的安防冠军,去年在全球监控市场的份额还超过四分之一。
不过和3年前最顶峰的表现相比,现在的海康也只能说是风光不再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海康走到了今天这副田地呢?
美国制裁大棒下海康被踩刹车
一定程度上来说,海康威视陷入如今的困境,确实有监控市场趋于饱和以及其他对手带来竞争压力的原因。
但其实海康会陷入如此困境,背后离不开美国的推手,早在2018年开始就已经显露出危机的苗头了。
2018年8月,美国国会就以所谓“出于国家安全考量”为借口,禁止政府采购海康威视的产品。
而到了2019年,美国更是直接把海康威视列入制裁黑名单,禁止任何美国企业和机构和海康合作。
在美国的制裁大棒下,海康威视原本红火的海外业务一下子被踩下了“刹车”,在全球市场上的业务越发艰难。
要知道,在海康威视的海外业务中,接近七成的营收都是由欧美等发达国家贡献的,可如今却因为美国带头制裁,不少西方国家也加入了禁止海康产品的行列。
不过靠着此前积累的底蕴,海康依旧长时间位居全球安防第一的龙头宝座,这也给了美国再次制裁的借口。
2022年,美国又对海康威视等中国企业展开了最严厉的制裁手段,消息刚一传出来海康的市值就直接跌停。
而那一年,海康威视的净利润增速也出现了大幅度跳水,一度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可以说,海康威视市值的蒸发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海外业务表现不佳,而这恰恰和美国制裁脱不开干系。
但除了在国外市场陷入困境之外,海康威视在国内的表现也已经不如从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市场趋近饱和竞争压力增加
作为安防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海康威视在政府采购的公共摄像头时,总是最受青睐的那一个。
靠着我国对于“天眼”系统的支持,可以说全国各地都有海康威视的产品存在。
不过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今这个国内安防领域的最大市场,也已经趋于饱和状态。
毕竟总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朝着同一个角度安放多个摄像头吧?
华康卫视
那样不但看起来很奇怪,而且在如今经济形势整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囊中羞涩的各级政府和机构,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而且如今的安防市场,也已经不是此前单单装一个摄像头那么简单了,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影响下,AI安防的概念也开始兴起。
虽说海康威视靠着此前积累的技术优势,可以说顶住了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还是安防龙头老大。
不过像华为、小米和阿里等企业,也纷纷进军民用摄像头市场,靠着AI技术的领先不断扩张这一领域的版图。
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攻势,即便是海康威视今年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营收增长,但是利润不增反降的情况。
那么海康威视面对“内忧外困”的局面,在美国制裁和竞争对手性价比大战压力下,真的就没办法破局了吗?
海康全球第一地位依旧稳固
虽说海康威视3年来市值暴跌了近六成,但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因为当时风头正盛的海康威视,被市场赋予了过高的估值。
如今海康虽然市值下降,但公司的地盘依旧稳固,不然为何海康十多年来始终还能保持着全球第一的位置呢?
即便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面对多重困境的海康,毛利率依旧保持在45%以上。
海康其他业务
尤其是在海康威视接近3万名研发人员的努力下,安防摄像头这个核心业务竞争力依旧强悍,其他多种创新业务甚至还有更大的涨幅。
相比于虚无缥缈的市值来说,真正的市场表现不会说谎,即便是在美国制裁大棒下,海康威视也依旧是那个全球第一的海康。
也期待着未来这个国产科技巨头,能够重新恢复往日的巅峰光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