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说过,只要金利来不破产,曾宪梓不死,我就要报效祖国”。

2007年,刚刚与“鬼门关”擦肩而过的曾宪梓在接受采访时义正言辞的说了这番话,当时节目播出之后,有许多人还“吐槽”曾宪梓说的话太“官方”,都只是表面的说辞。

可就在2019年,曾宪梓捐赠自己全部25亿身家的消息一出,网络上所有的“喷子”全部都沉默了,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曾宪梓会这样的无私和爱国。

但是曾宪梓却一辈子都记得在他一穷二白时,国家每个月给他发放的3块钱“救命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村中走出的大学生

1934年的梅州,四岁的曾宪梓刚学会走稳路,却不得不面对父亲突然离世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里的顶梁柱倒下后,整个家庭陷入了一场没有尽头的寒冬。母亲蓝优妹带着他和哥哥,艰难地在这片土地上寻找一线生机。

那时的生活,贫瘠得几乎看不到希望,家里唯一的农田产出寥寥,靠着母亲拼命劳作才能勉强填饱肚子。

冬天格外难熬,冷风从破旧的木屋缝隙中钻进来,灶台上常常见不到一锅热气腾腾的饭。没有像样的鞋穿,冻红的脚丫踩在泥地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他来说,鞋子和温饱是遥不可及的奢望,母亲却咬紧牙关,把家中所有能省下的资源留给孩子们。

母亲蓝优妹并不识字,但她有自己的智慧。她明白,这样的日子会压垮人,也会磨掉志气,而她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在她的孩子身上。

在一个贫困家庭中,教育是一条最难走的路,却也是唯一通向未来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曾宪梓和哥哥读书,蓝优妹几乎倾尽了一切。村里人经常能看到她挑着沉重的柴担上山,或在田地里忙碌到天黑。

她把自己能挣的每一分钱都留给了学费,把家里能省下的每一口粮食都拿去交给学校的老师。有时候,她甚至饿着肚子把自己那份饭菜让给孩子们,但从不允许他们放下书本。

曾宪梓目睹着母亲的这份执着,他还记得那个寒冬,家里甚至连像样的被褥都没有,母亲却攒下钱给他买了几本课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明白,那些看似冰冷的纸张,在母亲眼中究竟有什么意义。直到多年后,他才真正领悟,那是母亲用辛劳织成的翅膀,试图带着他飞离贫瘠的土地。

而他也不辜负自己母亲的期望,成功的考入了中山大学,并且还在高考前夕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姑娘黄丽群结婚了,两个人婚礼没有观众没有仪式,但是却给了她一个名分。

那时的黄丽群患上了肺病,几乎没有人愿意接近她,而曾宪梓就这样一边照顾她一边完成了自己的高考,甚至还考入了一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学——中山大学。

雪中送炭的国家助学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中山大学的那一年,曾宪梓怀揣着无数的期待,也带着沉重的现实。

他的家庭,依旧被贫困的阴影笼罩着,能将他送进大学已是极限,至于之后的生活,似乎没人能够给出答案。

学费、生活费、书本费,这些看似简单的开支对他来说如同无法逾越的大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是在这样的窘境下,他收到了国家提供的助学金。每个月三块钱,这在今天听来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但对于当时的曾宪梓而言,这是一根雪中送炭的稻草。

拿到助学金的第一天,他仔细地算了算该如何花掉这笔钱。

饭堂里最便宜的饭菜成为他的日常选择,而他手边的书本,也因为这笔钱得以换上更新的版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大学的校园很大,他常常来回奔波于教室和图书馆之间,身上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手里却握着助学金换来的崭新课本。

他很少和人提起自己的困境,但他心里清楚,正是这微小的资助,为他的生活注入了极大的希望。

毕业之后,一桩财产关于舅舅的争夺案把曾宪梓“坑”去了泰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68年,漂泊多年的曾宪梓才带着妻子和孩子,踏上了前往香港的旅程。离开泰国时,他的行李简单到近乎寒酸,但心中的念头却是沉甸甸的。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初到泰国时满怀憧憬的年轻人,也不是一无所知的大学毕业生。几年的漂泊生活,贫穷、冷眼、争夺,早已让他明白生存的艰辛。

他清楚,这次回到香港,他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开辟一条全新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的香港,国际贸易的繁荣已经让这座城市成为亚洲的商业中心,而身无长物的曾宪梓为了维持生计,只能先从打零工做起,搬运货物、送快递、修补衣服。

直到有一天,他注意到香港街头那些衣着光鲜的西装男士,他们的打扮干净利落,但有一个小细节吸引了他的目光:几乎所有人都戴着领带。

这在当时的香港是一种象征身份的时尚,但奇怪的是,本地市场上却几乎看不到优质的本地领带,所有的高端领带都来自进口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发现让曾宪梓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念头。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个未被挖掘的商机。领带虽小,但它的价值却不仅体现在价格上,更体现在它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品味。

于是说干就干 ,曾宪梓第二天就拉着妻子和孩子加入了“创业”之路,家人负责制作而他负责推销,在他日以继夜的挨家挨户推广之后,“金利来”这个领带品牌逐渐远扬。

而曾宪梓也凭借着“金利来”逐渐站稳了脚步,甚至成为了香港数得上的富翁。但即使身价过亿,曾宪梓却始终坚持每天吃着盒饭,出行衣着简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开始还有人认为他的勤俭只是演戏,甚至有人说他泰国“吝啬”,可很快曾宪梓的几个动作就让所有人见识到了他的“大气”。

回馈家乡,捐献25亿身家

“我说我要捐30万港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过境迁,多年之后当曾宪梓重返梅州老家时,看着破旧不堪几乎没有变化的故乡,他直接就把一大笔钱交给了学校,希望他们能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

并且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从东山中学到中山大学,从家乡到全国,教育成为他关注的焦点。

甚至他为此还设立了教育基金,多年来资助了数千名大学生完成学业。他不是简单地给出一张支票,而是用这一笔笔资金为贫困学生铺就通向未来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教育,他的目光还投向更远的天空。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艰难起步,缺少资金支持。他以家国情怀为指引,设立了载人航天基金,默默为中国航天注入资金。

他曾说,支持航天事业不是一种付出,而是一种信念的表达。他的资金帮助中国航天完成了一次次飞跃,而这些成果最终属于整个国家。

当得知他病危的消息时,国家第一时间就派遣了最好的医生为他诊断,但曾宪梓现士却依旧在自己的老家梅州逝世,享年8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最让人震惊的并非是他的离世,而是在离世之前他签署了一份特殊的捐赠协议,协议上清清楚楚的写着他把自己25亿的身家无偿捐献给了祖国。

这一切都是因为曾宪梓认为,没有国家的助学金就没有他的未来,而他只是将这份回报还给国家罢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曾宪梓

人民网 2019-11-25 《曾宪梓先生逝世》

人民网 2019-12-23 《曾宪梓:我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祖国》

网易 2019-09-21 《金利来创办人离世:资助过3万大学生 给大学捐钱修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