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李叔同39岁的时候出家,从此号弘一法师,成为弘一法师的他,从被文人墨客追捧变成了被世人所追捧的人物。
可大家在追捧他作品的同时,似乎却是忘记了与他结为连理的两名妻室,俞蓉和一名日籍女子。
回首李叔同与她们之间的感情之路,可谓是坎坷复杂,两名女子在乱世之下与李叔同展开了感情之路,可最终她们只能无奈的看着李叔同斩断,毫无办法。
李叔同出生于1880年,当时的大环境并非是国泰民安的时候,但是李叔同的父亲还是继承父业闯出来了一片天地。
李叔同的父亲为他的子孙们创造出了良好的家庭条件,成为了津门巨富,因此李叔同可谓是从小就含着金汤匙出生长大的。
不仅如此,李叔同还是小儿子,在家中更是尤为得宠,所以从小到大,李叔同不论是学业还是成家,都是大家一直关注的事情。
而李叔同的原配妻子,也就是第一任明媒正娶的妻子-俞蓉,俞蓉与李叔同可谓是门当户对,李叔同是津门巨富的儿子,而俞蓉则是茶商之女。
虽然俞蓉比李叔同大两岁,但是俞蓉从外貌、家世等其他方面来说,还是与李叔同十分相匹配的。
按理来说,原本相配的两人可以说是感情甜蜜,但是这相配之中却是忽略了两人思想上的差异。
彼时的李叔同已经接收到了新思想的知识,有了不同的认知,然而身为茶商之女的俞蓉却还是一直墨守成规。
俞蓉和李叔同思想上的区别,也让两人的生活方式与处理问题的方式大不相同。不过还好的是,刚刚结婚的两人没有多少的矛盾。
不仅于此,两人还渡过了不少甜蜜的时光,在1898年到1905年的这段时间内,成为了两人的幸福时光。
在这段时间内,李叔同与俞蓉对彼此都产生了情感,然世事多变,两人常常都是聚少离多,早已物是人非。
在李叔同39岁的时候,李叔同做好自己要出家的决定,将自己的妻儿托付给兄长之后,便寄出了两封信,一封是告知大家他决定出家的信件,一封则是给自己的孙子起名的信件。
看到信件后的俞蓉,远远要比想象中的激动,她像是受到了刺激一般,但她也没有发狂,只能在沉默中接受现实。
时光蹉跎,1922年的时候,45岁的俞蓉离世,自己原配妻子俞蓉离世的消息,李叔同也从自己的兄长信件中得知,但是李叔同并没有及时动身返回天津。
李叔同的举动让后人也有了不少的猜测,纷纷猜测两人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已经到了僵化的地步。
其实李叔同当时虽然没有返回,但是还是在信件之中写出了原因,第一是因为当时时局过于混乱,大战一触即发,第二则是因为他的钻研还不够,没有学会往生咒。
其实李叔同不论是因为时局混乱,还是因为钻研不够,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对俞蓉充满了不少的愧疚。
在1905年的时候,李叔同离开天津,离开了俞蓉,前往日本去留学了。
在留学的时候,才华横溢的李叔同也吸引了不少女性的喜欢,这其中有位日籍女子是李叔同在日本学油画时,最早画的女模特儿——诚子。
李叔同曾为诚子画过两幅油画,也与她产生了感情纠葛,到最后两人更是成为了夫妻,可这一切发生的时候,远在天津的俞蓉全都不知道。
在留学期间,诚子与李叔同的感情变得深厚了许多,这也导致在李叔同1907年回国的时候,将诚子也带回了国内。
原本李叔同与俞蓉之间的联系原本就少之又少了,这下更是比原先还要少了不少,1911年的时候,李叔同带着诚子前往了上海生活。
在李叔同回国后,与俞蓉之间的感情早已不似从前,信件往来越来越少,这让俞蓉也意识到了李叔同的不对劲。
即使俞蓉不聪明,从但李叔同的种种反应之中发觉到李叔同可能已经有了别人,而李叔同对俞蓉的愧疚,恐怕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心中发芽了。
1911年到1918年,这七年的时间,李叔同的身上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时局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李叔同在这些改变之中,也逐渐的看透了世间百态。
因而,在1918年的时候,李叔同选择了出家,给原配妻子俞蓉找好了托付的人家,也给自己的日本妻子诚子找好了托付的人家。
李叔同曾经托付自己的好友让其帮忙把诚子送回日本生活,但是诚子无法接收李叔同的选择,她不明白李叔同为何要选择离她而去。
在她的眼中,即使是身为和尚,但是也照样可以有妻室,文化的差异带来了认知的不同,李叔同的好友给诚子解释了许久。
但诚子还是想要见李叔同,最终只好带着李叔同的日妻诚子来到杭州寻找,这次见面确实让诚子见到了李叔同,但是也让诚子彻底失去了希望。
因为李叔同在告别的时候,他连头都不曾回过一下,心中一点不舍都没有,眼中也毫无波澜,诚子看着李叔同的样子,知道毫无希望了,她也没有再坚持。
就这样,诚子回到了日本,逐渐的淡出众人的消息中,许久过去,也不再有人知道她的消息。
李叔同的妻子俞蓉与日妻诚子,两人对李叔同都用情,但最终还是阻挡不住李叔同的出家决心,让李叔同伤透了两人,李叔同对两人都有着愧疚之情。
这份愧疚之情,对李叔同来说,对俞蓉的愧疚要大过对诚子的,不过李叔同虽然伤害了两个爱着自己的女人,但是李叔同对家中的事情还是上心的。
不仅给自己的孙子起了名字,还给自己的侄孙李炳留下过东西。
当时李炳与李叔同都在杭州的时候,李叔同让其将自己书写的对联和僧袍等物件带回到天津,那件僧袍是留给李炳的。
原本李叔同是为了给李炳想要留下好运气,但是没想到李炳不久之后就离世了,实属是让人惋惜。
参考资料:
海河之子李叔同丨津云新闻
李叔同出家与妻儿的安置丨钟书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