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继上个月8家央企联合成立低空经济创新联合体后,又一家央企进军低空经济。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中国邮政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许宁,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含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杨岭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入局低空经济可以带来三个方面的增量:一是更多丰富的优秀人才队伍进入低空;二是更多中长期产业资本进入低空;三是更多研制主体将提供更丰富多元先进产品与服务,这三方面增量均会对低空经济的中长期快速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12月25日发改委宣布低空经济司挂牌成立,统筹低空经济发展‌,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中国邮政入局低空经济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中国邮政首次布局低空经济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中国邮政已经在浙江安吉、贵州贵阳、四川凉山等地积极尝试用无人机送快递。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中国邮政展示了多款无人机。其中,一款六旋翼多用途网联无人机,可有效解决偏远山区、乡村地区用邮难题,缩短党报党刊、救灾救援物资、血液药品投递时限。一款中型无人机具备长航时、大载重优势,具备更长滞空时间,可完成更多种类、更高性能任务及飞行载荷挂载,满足更加严苛的物资运输场景需求。

许宁表示,目前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组建了多旋翼、复合翼、直升机、固定翼等多机型无人机编组,建立了总部—省—地市三级管理架构。无人机在四川、上海、江苏等10余个省市进行试点应用,实现了多场景的无人机探索实践。

对于邮政领域实施方案,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政策,加快分拣设备、运输工具等设备升级,支持智能云仓、智能配送、低空物流等规模化发展,丰富无人机应用场景,提升综合处理能力。

而在政府层面,12月25日,发改委召开交通、民航、工信、公安等部门召开相关会议,宣布低空经济司挂牌成立,统筹低空经济发展‌,解决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如空域管理、安全监管、技术标准等,规范行业发展秩序,保障低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当下,无人机物流正迎来政策东风,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场景应用日益丰富。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也明确提出统筹推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行业发展。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9日发布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明确,积极发展无人机配送等商业化应用。11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强调,推广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无人仓以及无人装卸等技术装备,加强仓配运智能一体化、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创新规模化应用场景。

据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物流领域无人机市场规模仅为16.8亿元,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已经跃升至143.97亿元。2024年,快递物流无人机市场规模进一步攀升到约300亿元。

低空经济元年

近年来,低空经济随着科技和政策的赋能已渐露蓬勃之势,迎来了重大机遇期。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高达5059.5亿元,2024年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

中航工业规划总院综合规划研究院院长郭琪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时期全球经济低迷、大国博弈加剧,我国亟须开拓新的高质量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而选择低空经济,一方面得益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纵深推进;另一方面是我国长期积累的研发、制造、运行及服务保障等综合集成优势所致。低空经济自身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科技价值,是其“脱颖而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低空经济具有‘多领域、跨行业、全链条’特点,在提升城市智慧管理效率、服务水平的同时,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辐射新的产业链。”郭琪解释道,同时,低空活动的开展将有力推动新型军事作战技术、数字孪生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融合与自主可控。从微观层面上看,发展低空经济有利于刺激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开发新资源。可以孵化如eVTOL等新产品,开辟和利用新的空中资源,创造新型产城关系,产业链条和应用场景,从而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满足更高层次的人民需求。

杨岭强调,2024年各地发展低空经济热情高涨,空域改革、场景培育、产业发展和顶层设计不断深入,低空经济成为各界议论热词,跨界交流共识初步显现。

“目前,低空装备谱系日趋丰富,动力系统多元化发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速构建,低空智联网、低空气象基础设施设备、低空安防设施设备等新内涵不断扩展,新型航空器研制、适航及检测检验服务能力建设稳步推进。”杨岭进一步对本报记者指出。

随着新质生产力不断解放,我国在探索低空经济新模式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面向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做好空域精细化评估、加强“低慢小”飞行器安全管控、创新管理机制、推广示范试点经验等工作。

郭琪认为,未来,全国范围内将加强统筹联动、加大政策支持、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形成一批产学研用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园区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链龙头企业。

“展望未来,低空装备进一步向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低空运营服务规模应用将在各方紧密协作基础上加速融入生产生活,低空智联网技术和标准检测体系将稳步推进。”杨岭对本报记者补充道。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