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省进行了一次意义重大的区划调整。对省会城市合肥来说,这次区划调整,不仅带来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和首位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带来了腹地的扩展,为合肥未来的发展拓展了极为广阔的空间,一举奠定了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幅员基础。
然而也有人认为,这次区划调整合肥存在着重大战略失误,比如将巢湖经济最强县——无为县让给了芜湖市,直接导致了合肥在后续发展上的带动力和影响力不足。事实上果然如此吗?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三分巢湖,合肥一跃成为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安徽省第一个上升至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皖江示范区的获批,不仅承载着国家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路径和新模式的重任,更承载着安徽在中部崛起的勃勃雄心。
此方案的批准,安徽省的行政区划调整也就提上了日程。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安徽省认为要实现在中部的强势崛起,解决区划调整就是这“粮草”。众所周知,安徽的省会城市合肥,在一直以来的发展中,有个问题总是显得非常尴尬。
那就是省会城市集聚效应和带动性都不足。相比于浙江的杭州、湖北的武汉、湖南的长沙、郑州的河南等等,这些省会城市在各自省份中具有相当强有力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在2011年合肥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600亿元,增长近16%。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3400亿元,增长约27%。很多领导干部认为,安徽经济发展在全国长期排名靠后,与缺乏辐射力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息息相关的,哪怕是合肥,也长期受到城市规模狭小,土地资源有限等问题的限制。
所以安徽的领导班子认为,应该要加强合肥的龙头引领效应。因为强有力的中心城市,才能引领区域发展。特别是沿长江发展轴,已经是全国城市化密集区“两横三纵”战略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横”,是公认的发展基础最好,资源最优的黄金周线。
可以说区划调整已经势在必行,而巢湖市这座因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得名的城市,就成为区划调整的重点。巢湖市其实是1998年才正式设立的,从1992年到2000年,安徽省陆续撤销了7个地区,设立了7个地级市。由于这些地级市整体而言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再加上人口偏多,工业水平也欠发达,因此发展起来非常困难。早在2002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就有代表提出撤销巢湖市。
2011年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座城市三分巢湖,其中合肥很顺利的拿走了最富饶的巢湖市区与巢湖湖泊,从此合肥真正能够理直气壮地加入到长江经济带。无为县、和县等地则分别划入芜湖市和马鞍山市后,这些地区能够与新的归属城市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有助于推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升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且在拿到这些区域之后,芜湖市和马鞍山市的城市规模也得到了扩充,为以后的发展以及城市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
芜湖起飞,合肥错过无为,到底错过了什么?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三分巢湖后,表面上的最大赢家是合肥,但真正得到实惠的则是芜湖。特别是巢湖最强的下辖县划归芜湖后,更是直接让芜湖真正起飞。
无为县一直属于整个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比较靠前的,而且无为县地处皖中,南濒长江,北依巢湖,113千米的长江“黄金水道”环绕东南。更为重要的是,无为县是一个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的区域,而且矿产开发就是无为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无为县划给芜湖之后,芜湖才能进一步坐稳安徽的副中心城市的位置,也因此能够与合肥一起成为双核城市,带动安徽省其他地区的共同跨越式发展。这一切奥秘正是在于无为县的地理位置上,要知道,作为沿江城市,其发展的脉络几乎是非常清晰的。也就是要跟很多沿江城市的使命一样,实现跨江发展。一如南京,武汉,上海等等沿江城市,都是这样,只有带动长江两岸,才能真正实现长江两岸区域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要知道沿江城市在规划和发展中,一定要实现两岸同属一个城市管辖,才能够做出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统一规划。无为县划归芜湖之后,芜湖才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跨江城市。如今无为县已经撤县设市,这也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多的招商引资的权力,可以说把无为留给芜湖,真正让芜湖有了起飞的底气。这不仅是一步绝妙的棋,盘活了芜湖江北,发展了大龙湾,让芜湖就真正发展起来了。
最近几年来,芜湖借助安徽省域副中心的东风,将“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并实施了“紫云英人才计划”,全面推动产业升级,除了获批中国家电智能制造基地,还大手笔打造机器人产业、航空“全产业链”。2022年,安徽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就有好几位省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提案,希望能够在芜湖组建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高性能导体材料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并且支持芜湖打造成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腹地资源配资中心,提升芜湖在长三角的重要节点和战略链接地位。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为县的加入,真正成为芜湖起飞的强劲动力,让芜湖有了成为长三角战略链接地位的底气。设想一下,如果当初三分巢湖的时候,无为县是划归合肥,那么不敢想象如今的合肥规模会成什么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合肥将真正拥有“通江达海”的交通便利,真正能够坐享长江“黄金水道”,不在局限于江淮之间,而是跨越长江两岸,作用改变长三角经济格局的地位。
合肥是否真正能实现“去南京化”,拿回辐射省内城市的主动权?
尽管我们总是开玩笑说,安徽的省会在南京,但对于合肥而言,要拿回省内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则至关重要。事实上三分巢湖确实让合肥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奇迹。在2016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就能够看出来合肥度数全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紧接着蚌埠、铜陵也都相继加入,无疑都在壮大合肥都市圈的实力。
经过最近几年的突飞猛进,合肥通过扩张城市规模,推动产业升级,辐射周边城市的产业升级,从气势上仿佛隐隐有赶超南京的势头。但是也能够看出来,尽管合肥的后劲十足,但南京最近几年持续引进了阿里巴巴、京东、小米、科大讯飞等重量级企业,围绕着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新兴创新产业集群,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南京偏重于石化钢铁等重工业形象。
事实上,合肥和南京各自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带动力上,差距其实相当明显。有数据表明,在2021年初,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就已经达到4680家,而合肥的高新技术企业仅仅3328家。在上市公司的比拼上南京也是遥遥领先,拥有117家上市企业,而合肥仅有51家上市公司。另外在服务业上,合肥的占比更少,直到2015年才超过40%……
当然我们用南京来对比合肥是不公平的,毕竟早在2016年南京就已经位列全国第11个万亿俱乐部的城市,而合肥在2019年还未能过万亿,仅仅只有南京的67%。尽管有着勃勃的雄心,但合肥都市圈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现实的困难。一方面,都市圈主要城市能级有限,还没有能够带动周边城市形成有机联动合作的格局,也这是到目前为止,合肥尚未能实现“去南京化”的原因所在。
另外我们也需要看到,尽管安徽希望打造合肥+芜湖双核驱动的模式,甚至在三分巢湖的时候,将更有利的无为县划归芜湖,但正因为如此,让合肥和芜湖在城市的产业定位来看,出现了诸如重点产业定位重叠、承接产业雷同、城市之间产业分工协作不明确等等弊端,从产业链的分工来看,合肥都市圈中的各个城市也没有能够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也相对弱小。比如杭州都市圈有6个超4万亿、2个超5000亿元的产业,南京都市圈也有9个行业超5000亿元、3个超万亿元的产业,但合肥只有家电产业的规模超过了5000亿元,这使得龙头带动力不够,周围各市也就不能形成产业链合作体系,更无法围绕产业链分工作大各自的产业集群了。
从当前合肥都市圈面临的困境来看,当年三分巢湖时,如果合肥能够一举拿走无为县,就能够真正成为长江沿线城市,从而能够更直接地拥抱长江经济带,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其经济腹地,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并与上海、南京、武汉等沿江城市形成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合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合肥的城市地位,还能为安徽省的整体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曾经安徽省考虑到希望芜湖能够作为副中心城市,与合肥一起形成双核驱动的模式,从而改变多年来安徽省核心城市能级不足,影响不足的局面,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芜湖作为安徽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能级也相对较高。在双核驱动的构想中,芜湖被寄予厚望,希望其能够与合肥一起共同推动安徽省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双核之间却并未形成预期的协同效应,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竞争和摩擦。如今,面对合肥都市圈面临的困境,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当年的决策,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城市的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动合肥都市圈乃至整个安徽省的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 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
[2]潘小平著. 《长湖一望水如天》 2014
[3]王千马作. 《城市战争 国运时代及世界三重奏下的中国区域沉浮》 2023
[4]安徽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安徽年鉴 2011》 2011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