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战机是原苏联的荣耀。米格-15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出了威名;米格-17,米格-19在各类实战中战果累累;米格-21大量装备第三世界国家,到现在依旧是一些国家的主力战机;米格-23的可变后掠翼设计让人眼前一亮;米格-25则更是打破多项世界纪录,成为一款传奇战机;后来的米格-31也因为其独特的强悍性能在俄罗斯防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提起米格-29战机,却似乎风评不佳,虽然很多国家也有装备,但似乎都认为这一款糟糕的战机,尤其是在实战中的表现更让人失望。那么米格-29真的很糟糕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格-29

米格-29的性能

米格-29是原苏联标志性的四代战机之一,其原型机于1977年10月6日首飞,1983年开始装备部队。这款战机是为了替代米格-21和米格-23,应对美国“FX”计划而设计的。

米格-29外形和苏-27相似,采用升力体机身和边角翼融合设计,安装了两台RD-33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最大推力为50千牛,加力推力为81.4千牛,高空高速性能突出。该机早期使用的雷达为NO-193脉冲多普勒雷达,搜索距离80千米,跟踪距离前半球56千米,后半球24千米,并安装有红外搜索系统。飞机共有七个挂点,可使用R-27、R-73等空空导弹。

这款战机的突出设计包括:一是该机维护较为简单,设计有辅助进气口,可在野战机场起降。在起降时可以封闭进气道,通过位于进气道上面的辅助进气口进气,防止吸入异物,极大提升战机的起降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格-29

二是采用了雷达、光电设备和头盔瞄准具三者组成的综合火控系统,搭配R-73空空导弹,可以实现大离轴角攻击和目视瞄准攻击,使得该机在近距格斗中占据有利地位。三是机动能力突出。米格-29搭配的发动机具有良好的动力,高空性能出色,加之该机优秀的气动外形设计,确保该机具有优良的机动性能。

米格-29各类改型超过20种,有陆基型和舰载型等型号。除了原苏联和俄罗斯大量装备外,还外销至30多个国家,总产量超过1500架。

实战中拉胯的表现

纸面数据上看米格-29实力不俗,但在多次实战中,米格-29的成绩并不好。在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的F-15C战斗机先后击落4架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9战斗机。在科索沃战争中,米格-29被掌握制空权的北约战机屡屡击落,甚至还出现了飞行员明知会被击落依旧起飞迎战的悲壮一幕。在也门内战中也出现了多架米格-29被击落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15

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的米格-29也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战绩,反而被击落多架。特别是在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作战中,米格-29被苏-27多次击落似乎再次证明了这种战机的不靠谱。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空战就可以看出米格-29的确存在一些短板。

1999年2月25日,埃塞俄比亚空军两架苏-27在白德密地区边界上空巡航时遭遇了厄立特里亚空军的4架米格-29。米格-29先发制人,向苏-27发射了R-27空空导弹但未命中目标。随后苏-27也发射了R-27导弹作为反击,同样未能命中。在中距攻击未果后,双方陷入缠斗。苏-27使用R-73导弹击落了一架米格-2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27

第二天,双方同款战机继续相遇,双方都发射了多枚R-27均未命中目标,随后厄立特里亚的米格-29因为燃油不多,不得不返航。在返航过程中,被苏-27使用机炮击落一架。之后,双方的苏-27和米格-29再次发生空战,两架米格-29被击落。2000年5月16日,厄空军的两架米格-29再次和埃空军的苏-27相遇,其中一架被R-27击落,另一架则在近战中被击落。

在这几次的作战中,可以看出米格-29处于全面的劣势。在中距作战中,米格-29虽多次发射R-27导弹,但都未能命中,反倒是被R-27击落一架。在本该势均力敌的近距格斗中,反倒是埃塞俄比亚重型的苏-27明显占据压倒性优势,使用R-73导弹击落多架米格-29,甚至利用米格-29航程弱点,使用机炮击落一架。

从以上战例可以看出,米格-29拥有的弱点包括:一是航程过短。米格-29的作战半径只有不到600千米,和F-16相比少了近一半,而苏-27航程是3900公里,米格-29在搭载三个副油箱后,航程也只能达到2900公里。这就使得米格-29在作战中不能长时间滞空或者远离机场作战。

二是携带武器量小。米格-29一共拥有7个外挂架,最大载弹量为2500千克,这就意味着该机无法携带更多的武器进行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该机使用机械传动操作影响了其性能发挥。不同其它四代机,米格-29使用的操控系统较为落后,操控品质一般,飞行控制系统反应不很灵敏,影响了其在近距格斗中的表现。

四是电子设备落后。该机的雷达等电子设备较为落后,面对同等类型的战机时,并不占优势,尤其是其装备的R-27空空导弹在实战中的命中率不敢恭维,也间接影响了该机的战绩。

表现不佳的根本原因

米格-29是苏联基于自身实际研制的一款四代战机。当时苏联的防空体系和作战需求设定使得该款战机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米格-29被定位为一款前线战斗机。当时苏联拥有像米格-25、米格-31这样的高空高速截击机,还有苏-27这样的大航程高性能的战机,以及体系完备的防空导弹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格-31

因此,在苏军的作战体系中,空中拦截作战以预警机和米格-31为核心,使用预警机或米格-31指挥苏-27作战,而米格-29只是承担辅助作战的作用。米格29的作战任务是负责机场附近的防空任务,掩护前出的强击航空兵支援地面苏联集团军作战。

另外,为了应对北约威胁,米格-29被要求在欧洲的狭小空域内作战。一旦与北约开战,米格-29主要依靠其数量优势,支援前线陆军作战,这也决定了该机追求的是较低的采购和使用成本,对该机的雷达、航程和挂载武器的要求并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体系化作战中,米格-29的作战能力并不弱,德国曾对比米格-29、F-15和F-16后认为,米格-29具有的推重比优势,以及优良的气动布局,使其在格斗中并不差于F-15和F-16,甚至在很多方面要优于美式战机。

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米格-29面对着拥有绝对优势的对手。在对方强大的情报感知和电磁作战优势面前,米格-29一起飞就被对方掌控,很难取得战果也是理所当然的。在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空战中,埃塞俄比亚的苏-27由俄罗斯飞行员驾驶,飞行和作战经验远远高于对手。

再加上这几十年中,世界电子科技、雷达设备和导弹技术发展迅速,米格-29确实已经全方位落后,这也是米格-29在实战中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现代空战是体系化的作战。脱离战争形势、实力对比和指挥、情报、后勤保障来看待一款战机的能力并不全面。米格-29是原苏联按照本国实际研制生产的一款先进战机。作为一款前线战斗机,它只适合在苏联设定的体系中作战使用。

在现代战场上表现不佳的米格-29并不是输在了自身的性能,而是输在了其面对的空战体系上。因此,不能因为米格-29在战争中的表现不佳就全面否定它的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