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泉冴入职了一家网络小说公司。
入职第一天,她就被告知公司即将筹备一场大型的交友晚宴。
但奇怪的是,受邀的嘉宾都是“已婚人士”,甚至连这场派对的名称也略显暧昧——“寻找第二伴侣”。
上司洋洋得意地将这个“完美”策划告诉了泉冴,并要求她负责这个派对的宣发工作。
她却感到难以置信,并质问道:“这难道不是鼓励偷情吗?”
面对质疑,上司只是笑笑,不以为然地答道:
“这只是新时代的恋爱形式。恋爱关系无法完全弥补心灵的空虚时,人们就可以去寻找第二伴侣。”
以上是热播日剧《纯爱不和谐音》中的一个片段。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狗血?
这部剧其实是还原了时下流行的新型恋爱模式——“第二伴侣”。
你认为第二伴侣是不是小三?
你认为第二伴侣是不是小三?
和出轨、劈腿不同,“第二伴侣”追求的是“友达以上不伦未满”的状态,指的是除了配偶之外第二重要的对象。
在之后的剧情中,泉冴与已有家室的正树产生了缘分的牵扯,成了正树的“第二伴侣”。
在一次次的接触、试探中,泉冴渐渐沉湎于正树的温柔,俩人有了拥抱、亲吻等亲密举动。
明知这样的关系是不道德的,正树却不想主动结束某一方关系,而是选择在泉冴和妻子之间“巧妙”周旋。
本以为这样戏剧化的剧情只会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但其实,这种恋爱的形式在日本早已蔚然成风。
02
在日本综艺《行列のできる法律相谈所》中,加藤先生无意间撞见自己的妻子和别的男子非常亲密,不但甜蜜的抱在一起,甚至还接吻。
他愤怒地回到家,并开始仔细留意妻子的言行,随后便在妻子的手机里发现了不少与陌生男子浓情蜜意的对话讯息:
“昨天谢谢你♥ 好快呀我们都认识半年了♥ 终于第一次接吻了呢!”
“虽然没有想离婚,但如果老公有什么不幸我要再婚的话,我也一定会选你♥ ”
当他气势汹汹地冲上前质问时,妻子却说:
“这不是出轨,我和他的关系只是第二伴侣。”
“我和他没有发生关系,我也没有想要离婚。”
在妻子看来:她并不想要离婚,但是又想享受恋爱的感觉。明知自己已经进入一段稳定关系的门槛,却又对门外的风景跃跃欲试。
而“第二伴侣”所带来的,游走在道德边界的刺激感,正好满足了她对于门外世界的探索欲望,成为了维持表面平和婚姻关系的“救命稻草”。
事实上,拥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早在前几年,就已经有不少网站专门举办“寻找第二伴侣”联盟,鼓励已婚人士“婚外交友”。
在他们看来,和对方亲吻、拥抱都没有任何问题,只要不发生肉体关系就好。
就像是一种“纯洁版开放式关系”。
跟“第一伴侣”维持一段稳定的关系,继而跟“第二伴侣”补足平淡期的新鲜感和精神需求里的空白。
听上去,这样的恋爱模式只追求精神慰藉,并未存在落到实处的“不忠”。
可一旦理智与责任崩塌,第三方关系真的能保持从始至终的克制吗?
到那时,“第二伴侣关系”距离“真正的开放式关系”又有多远呢?
电影《致命女人》里,一对夫妻就保持着“开放式关系”——
丈夫在外沾花惹草,妻子也有着自己的情人。
即便他们相互知情,并约定不能对外面的人产生感情,但两人的关系最终还是分崩离析。
寻找一个身体与灵魂完全契合的伴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其实我们都知道,无论和谁在一起都会有遗憾,这才是感情的常态。
有人坚守着忠贞,在爱情归于平淡之时,仍然固守本心;
也有不少人打着“开放式关系”的幌子,做尽恶心龌龊的事。
03
前段时间,“饭可以一天吃一顿,爱必须一天do四次”的聊天记录被曝光到网络上。
聊天内容尺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男主角周玄毅,还是知名大学的教授。他在网络上发表大量鼓动女性维权的言论,崇尚尊重女性的风尚,在私底下却将“淫乱”俩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爆料人是一名叫“致谭女士”的网友,她自称是周玄毅众多女友中的一个,并详细描述了和周玄毅从认识到恋爱的过程。
认识之初,她对周玄毅满是崇拜之情,他们常常在微博私信中畅聊到凌晨,如同精神知己一般沟通交流。
直到有一天,女孩因为发现他有女朋友,打算放弃交流,并认为周玄毅现在的举动算是精神出轨。
但周玄毅却对女孩进行恋爱观的洗脑,并让女孩不再介意他有女朋友的事实。
随着了解的深入,周玄毅不再满足于线上聊天这样“纯洁”的交流方式,而是试图线下约会。
在女孩对邀约摇摆不定时,他用“金句”推波助澜:
“你被这么多人界定,被这么多人误解,为什么你依然喜欢界定自己,依然喜欢界定关系?”
一次次的“洗脑包”攻势之后,女孩最终接受了周玄毅的邀请,从“精神知己”逐渐发展成了“肉体关系”。
与此同时,周玄毅其实还和多名女孩保持了性关系,对其他女性连哄带骗的行为,也都被他美化为“开放式关系”。
比起“第二伴侣”,这种伪开放式的多角关系更像是一种高级骗局——
让受害者以为自己正在以一种新型的关系相爱,其实却卷进了一段有毒有害的情感。
最后。
关于爱情,一直有许多不同的解读。
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曾说:无论多么相爱,我们都会在漫长的岁月中无数次“再度”爱上他人。
只是忠诚与责任将我们引向了同一人。
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看待爱情的方式逐渐多样化。
可无论意识多么超前,爱情观在如何变换,只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
每个人爱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如若在爱里的边界感和安全感都被完全打碎,爱人的能力也会饱受摧残。
当处在一段模糊不清的多角关系中时,谁能完美处理好每一段关系呢?爱又该如何分配呢?
爱不是经验的产物,更不是多方共享的“自助”。
如今的爱情太稀缺了。
别再打着“爱情”的旗号,消耗爱,玷污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