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二届市委六次全会12月29日召开。市委委员围绕做好明年工作,谋划上海未来发展,就如何锚定战略目标,发挥上海优势,直面问题挑战,展开热烈讨论。

市委委员、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特别从企业可感可及角度出发,才能持续释放市场潜力活力。政策设计再好,政府态度再好,最终还是要看获得感。而企业获得感就在于,政府能否及时关注到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是真正让企业有获得感的抓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委委员、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吴金城:浦东产业比较全,技术实力雄厚,复合人才众多,应用场景也比较丰富,我们要将“五个中心”作为系统工程推进,抓好三大先导产业等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打造核爆点,引进高素质人才,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体系,完善职住平衡等城市功能,在张江营造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浦东的党员干部要敢担当、善作为,脚带泥土、沉下身子,多到企业、群众身边听意见,培养敢做敢为的态度,更好地完善政策、为企服务,更好培育产业生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市委委员、静安区委书记钟晓咏:静安过去是上海乃至全国楼宇经济的标杆。到了今天,楼宇经济怎样继续发展?需要我们抓紧谋划推动楼宇经济2.0版,促进楼宇更新与产业转型有更深度融合,将商务、商贸、文化、休闲、研发、配套等综合功能进一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化提升。我们将深入调研,明晰思路,远近结合,加快推进,努力为全市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市委委员、金山区委书记刘健:金山的发展,要在统筹新与旧中转换动能,通过空间更新和产业更新,推动旧动能加快质变。要在统筹立与破中深化改革,加快“立”,重点聚焦招商引资、营商环境,探索制定新制度、新模式、新机制;敢于“破”,主动打破藩篱,推进区属国资国企改革。要在统筹竞与合中扩大开放,一方面放大优势、锻造长板,用好资源禀赋,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优势,比如明年乐高乐园开园,希望把金山的文旅资源调动起来;另一方面,扩大合作、集聚要素,导入更多技术、资源、资金、产业,更好承接沪浙两个扇面。最后,要在统筹放与管中守牢底线,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委委员、宝山区区长邓小冬:危中寻机和转危为机的核心,我觉得就两个字:倒逼。危机有些时候可以倒逼工作发生重大调整。比如,倒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倒逼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倒逼政府在经济运行中提升效率等。做好明年工作,一定要把形势研判清楚,对明年可能碰到的困难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坚定“奋力一跳”的决心,争取更好的结果。

市委委员、虹口区区长吕鸣:虹口区不大,只有23平方公里,但我们要融入上海现代化产业新格局,不断迈向高价值区段。金融、航运是我们两大千亿级产业,我们希望金融夯基扩能,航运做大能级。但虹口不能只有这两个产业,如果虹口的“虹”只有两种颜色,就太少了,要像彩虹般有多种色彩,绚丽多彩。所以我们也在培育发展一系列特色服务业,比如我们去年法律服务业、演艺经济的增幅都位居全市前列。

市委委员、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基础研究要出原创性成果,首先要提出好的科学问题,不是简单地跟在人家后面。我们常常做一些叫“me too me better”的重复性的或者说改善性的一些研究。今后要深化基础研究的组织实施,遴选优秀团队,强化原始创新,推进高风险、高价值的基础研究。同时,加强高水平人才引进,营造更高质量的学术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委委员、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杨佳瑛:明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24.6万人,再创新高,稳就业工作面临挑战和压力。我们要进一步夯实稳就业基础,不断强化稳就业政策支持,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健全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确保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努力开展更多先行先试,守牢就业民生底线,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市委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现在越发强调教育的民生属性和战略属性,这就把高等教育与政府、行业、企业拉得更近了。高校培养的人才,要支撑政府运转、行业发展、企业创新,所以高校努力的方向,必须是政府企业认可和需要的方向。可以说,国之所需、市之所要就是我之作为。高校不能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必须走出来,看国家和地区有什么需求,对照需求去做。所以我们要做范式转型,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集聚高端人才,促进科技创新与转移转化。

市委委员、团市委书记上官剑:青年就业,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家庭、一头连着社会。我们计划瞄准三个阶段做好工作。在准备期,尽力帮助青年学子拥有穿越周期的能力,做好就业观念引导,做好实习资源整合和平台搭建,并在青年学生中培育持续学习、自我学习和面向产业、面向市场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本领。在求职期,我们将全力帮助青年学子迈出第一步,为求职青年作好服务。在发展期,我们要沿着产业发展方向聚人才,开展产业人才需求调研,把各类服务引向人才,为青年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文/解放日报记者:孟群舒 朱珉迕 洪俊杰 顾杰 周程祎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孟群舒 图片来源:张驰 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