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这个东欧小国,近年来因与中国的外交风波而频繁进入国际视野。立陶宛新政府总理金陶塔斯・帕卢茨卡斯和 14 名部长宣誓就职,其施政纲领强调使国家回归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然而,在涉华问题上,立陶宛却处于复杂且微妙的境地。

在今年 10 月的立陶宛议会选举中,社会民主党成为第一大党,帕卢茨卡斯被推举为总理。此前,他曾就恢复与中国外交关系表态,称上任后将寻求恢复与中国大陆的全面外交关系,欲修复因台当局在维尔纽斯开设所谓 “台湾代表处” 造成的裂痕。但分析人士指出,帕卢茨卡斯虽释放修复信号,却又强调不会 “不计代价” 修复,且其领导的政府不会改变现有政策,包括继续保持与台湾地区的贸易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 2021 年,立陶宛一系列行径严重触犯中国大陆红线。先是退出 “17+1” 合作机制,而后通过诸多决议,还准许台湾当局以 “台湾” 之名设立代表处。中方果断反制,召回大使、约束进出口贸易,中欧班列暂停在立陶宛停靠。

这对立陶宛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仅一年间,其 GDP 就下降 0.5%,到 2023 年降幅更是达 1.3%。中国的反制举措让立陶宛尝到苦头,企业撤离,外贸出口大幅缩水,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通胀、能源危机接踵而至。

近两年来,立陶宛四处喊话求和,但求和之路充满虚伪与狡诈。一边声称改善关系,另一边在台海问题上含糊其辞,甚至与台当局官员暗通款曲。分析人士认为,双边关系正常化恐需更长时间。帕卢茨卡斯虽表示修复两国关系,可立陶宛政府不改变现行涉台政策,有试探之意,妄图两边获利,观察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哪方提供更多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说,立陶宛若不关闭 “台湾办事处” 并承认错误,中国政府不会轻易恢复外交关系。而部分激进立陶宛政客却认为无需再做什么来解决与中国问题,在他们看来,应由中国 “做出改变” 恢复外交关系。

此外,立陶宛外交部曾将中国驻立陶宛三名外交官列为 “不受欢迎的人”,理由是 “违反相关法律”。对此,中国外交部强烈谴责并坚决反对,敦促立陶宛结束有损中国主权、领土完整的行为,中方保留反制权力。中国外交部也点明,中立外交关系问题源于立陶宛在涉台问题的错误行径,而非贸易纠纷,中方对话大门始终敞开,希望立方重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道路,恪守建交公报政治承诺,为双边关系正常化积累有利条件。

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经历了从合作到对抗再到求和的复杂历程。在当前国际环境下,立陶宛要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并非易事。其必须在与中国台湾地区关系上做出重大调整,才能为改善与中国关系创造可能。而对于中国,原则底线不可妥协。立陶宛的抉择将决定其在国际舞台的未来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立陶宛能否成功修复与中国关系,充满不确定性,国际社会也在拭目以待。这一事件也警示其他国家,在涉华问题上,应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循一个中国原则,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任何试图挑战中国底线的行为都将遭到有力回击。中国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但对于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绝不姑息迁就。立陶宛的案例也将成为国际关系中一个典型案例,供各国在外交决策和处理国际关系时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