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律师、心理咨询师、护理师,这些高大上的职业以前可是多少人的梦想。
写写代码就能赚大钱,在法庭上舌战群儒维护正义,或者当个知心姐姐帮人答疑解惑,想想都觉得厉害。
但这几年情况不一样了,很多专业的饭碗都开始不稳了。
护理学专业的就业率直接垫底,数据显示仅有60.01%,相当于未纳入就业人员的比例几乎达到40%。
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一大堆,好工作却没几个,就连心理咨询师也太多,想出人头地越来越难。
这些以前热门得不行的专业,现在都成了就业困难户。
以前的金饭碗,现在为何就成了烫手山芋?还有哪些专业已经饱和了?
一、计算机
以前程序员可是香饽饽,工资高、待遇好,大家都想学编程,敲敲代码就能改变世界可厉害了!
但现在这行真的不好混了,AI发展太快,很多基础的编程工作都被AI取代了,低端程序员现在一抓一大把,工作自然就难找了。
据统计,一些编程培训机构的就业率从之前的90%骤降到不足60%。
更残酷的现实是,不止竞争大,岗位都少了,仅仅五年过去,程序员的岗位需求就下降了56%。
这是因为企业现在门槛变高了,需要的不是只会写代码的码农,而是能开发和应用AI技术的大牛。
曾经只需一套基础编程技能就能轻松就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大牛们自己用AI工具生成和编辑代码,比交给新手程序员处理更省事,所以现在很多新手感觉自己就像跟班,每天做的都是些边边角角的小任务,毫无技术含量。
想要在这行继续混下去,就得提升自己的技能,往高端领域发展。
AI算法、大数据、云计算这些高级玩意,现在可是炙手可热的技能。
如果现在还是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或者打算转行进入这个行业,建议早点做好规划。
与其在低端领域内卷,不如早点开始学习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或者专注于某个特定行业的应用,成为专家,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法学
以前律师可是许多人心中的理想职业,穿着帅气西装,在法庭上唇枪舌剑,维护正义,想想都觉得很酷。
但现在律师这行也不好干了,法学院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但律师行业的岗位就那么多,僧多粥少,竞争压力巨大。
很多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辛辛苦苦读了四年大学,结果发现工作根本不好找,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他们感到迷茫和焦虑。
根据麦可思研究发布的2024年版就业蓝皮书(包括《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法学专业整体就业率已经连续五年低于80%,甚至有可能都低于50%。
而且以前只要专业知识扎实,就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现在光会背法律条文可不行,得有实际操作能力,得知道怎么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
很多毕业生缺乏实战经验,在法庭上根本说不出话,自然就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一些律所甚至明确表示,他们更愿意招聘有经验的律师,而不是刚毕业的学生。
那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该怎么办呢?
可以考虑其他法律相关的职业,比如法务、合规等,这些岗位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也能提前了解法律行业的实际运作。
如果真的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那就得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
通过法考、考研、读博,或者去国外深造,一步步内卷,逐渐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总有机会。
律师这条路不好走,但只要足够努力,足够优秀,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三、应用心理学
现在大家都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了,这当然是好事,但对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
大家越重视,入行的就愈多,竞争就越激烈,都快变成红海了。
以前心理咨询师还比较少,物以稀为贵,收入自然就高。
但现在为了赚钱,各种没资质的心理咨询培训班遍地开花,拿野鸡证书的心理咨询师数量也暴增。
市场早就饱和了,僧多粥少,找工作可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很多心理咨询师的能力简直是云泥之别,有些人只是简单地参加个培训班,拿到一个看似正规的证,就觉得自己能当心理咨询师了。
但实际上,心理咨询是个非常专业的领域,需要系统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没经过专业训练,可能连最基本的心理咨询技巧都掌握不了,更别说帮人解决心理问题了。
所以很多客户对心理咨询师不信任,觉得心理咨询行业就是忽悠人来骗钱的。
那想成为正儿八经的心理咨询师,还得接受正规的教育和培训,得专门学习各种心理学理论,练习各种心理咨询技巧,并进行大量的咨询练习,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别想着走捷径,以为找个野鸡培训班学几天就完事了,结果野鸡证书是拿到了,话是一句都问不出来,把病人越问越抑郁了。
还得考取正规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比如心理治疗师证书、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等等,这些是有国家认证的,难度也会比较高,没证的话以后连这行都进不了。
四、汉语国际教育
现在全世界都在学中文,这股中文热看着是挺热闹的,但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却有点冷。
很多人以为,学了汉语国际教育就能出国教老外中文,体验不同的文化,还能赚不少钱,但想归想,现实中这行并不好干。
汉语对老外来说也是小语种,学的人没有英语多,因此对外汉语教师的岗位也有限,竞争非常激烈,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每个国家也就那么点外汉语教师的岗位,根本不够分。
而且很多毕业生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在国内教中文和在国外教中文完全是两码事。
得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了解不同国家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得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学生交流。
很多毕业生到了国外才发现,自己根本hold不住课堂,和学生沟通也很困难。
汉语国际教育行业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也相对有限,很多海外的汉语教学岗位都是短期合同,工作不稳定,收入也不高。
想打破就业的困境,得在大学期间就积极积累教学经验,可以去一些语言培训机构做兼职老师,或者参加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的志愿者活动。
而且汉语教学不能只会汉语,还得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一门外语,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都是必不可少的。
五、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这专业,以前可是被捧上天的,大家都觉得这是个朝阳产业,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甚至还出现一句话,叫“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
但现在这行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是“生化环材”天坑专业之首,毕业就失业的情况时有发生,即便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往往也不满意。
主要还是因为国内生物企业发展一般,岗位不多,远远满足不了大量的生物工程毕业生。
而且生物行业里基本上就两类人:实验员和科学家。
不读到博士,哪怕是硕士,也只能当个实验员,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实验操作,工资还低,晋升空间也小。
想要在这行出人头地,就得供孩子读到博士,这门槛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太高了。
而且很多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跟不上行业发展,导致毕业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企业需要的可不是只会背书的理论家,而是能上手做实验、分析数据的实战型人才。
另外生物工程行业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大。
一个新药的研发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所以企业在招聘时非常谨慎,更倾向于招有经验的研究人员而非学生。
那么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该怎么办呢?
说实在选择不多,要么转行去其他行业试试运气,要么咬咬牙读博,争取成为一名科学家。
如果真的热爱生物工程这个行业,那就得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
先从实验员做起,踏踏实实地积累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或许还能熬出头,但这条路真的不容易走。
曾经的金饭碗如今也面临挑战,大学生们得认清现实,积极调整自己,才能在职场上站稳脚跟。
未来的路并不好走,但只要肯努力、肯钻研,条条大路通罗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