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中央根据地历经五次反“围剿”苦战,最终以失利收场,在这样的背景下,为给革命留存星星之火,中央毅然选择战略转移。

所谓的战略转移,其实就是开启长征的漫漫征途,彼时形势万分危急,红军全员踏上长征之路并不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级开始开会商议如何抉择,后来决定留下部分力量坚守苏区,为大部队的撤离保驾护航。

就这样,一些人被留在苏区打游击,大部队则走上长征的道路,当时留在苏区的人中有陈毅,他率领余下红军战士与国民党主力部队周旋

在后来的日子里,众人皆知长征艰苦卓绝,殊不知留守红军面临的艰难困苦丝毫不亚于长征队伍。

留在苏区的人大多血洒疆场,壮烈牺牲,还有些不幸被俘,惨遭迫害,最终仅有陈毅元帅目睹新中国的诞生。

在苏区打游击的时候,陈毅元帅数次命悬一线,敌人为剿灭红军,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放火烧山,陈毅元帅险些命丧火海。

受伤是小事,可缺医少药是常态,加上当时还得提防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留在苏区的同志们简直是在生死边缘顽强挣扎。

此后陈毅元帅历经浴血奋战,与红军主力成功会合,后来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不仅赶走了日本侵略者,还推翻了腐败的国民政府。

然而当初留在苏区的人中,除了牺牲和被捕的情况,还有一个人没能坚守住信仰,选择了叛变,这人便是魏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耿生于1906年,是福建古田县一户农家,在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在他的家乡积极组建农民协会,播撒革命火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乡亲投身革命,魏耿也不例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成为一名热血党员。

一开始,魏耿对于革命并不了解,可随着入党,他扎根闽东地区,来到叶飞等同志的手下干活,后来加入斗争中,才逐渐明白了革命的意义。

1932年中秋,魏耿所谓的部队在闽东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自此闽东工农革命武装蓬勃发展。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魏耿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1934年出任第九支队队长,肩负重任,后来调任第十三支队,成为队长。

在那段时间里,魏耿为闽东工农武装力量出了力,当时在战争发生同时,魏耿还不断鼓动群众加入游击队。

因为魏耿的表现很出色,最终经上级批准,成为闽东独立师第十三团的团长,按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魏耿一定能成为一位著名人物。

但随着中央红军主力踏上万里长征路后,魏耿留守在闽东根据地,在连江一带坚持游击作战,给主力部队转移留出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让魏耿没想到的是候,留守的日子苦不堪言,这不断消磨着魏耿的意志,后来国民党反动派不断增兵,红军的处境很艰难。

直到1935年2月,国民党调集千余兵力向闽东连江苏区,而红军的力量小得可怜,由于敌我力量太过悬殊,工农武装遭受重创。

魏耿一开始积极展开战争,但到后来只剩下二十多人,魏耿的思想也在当时发生动摇,最终叛变投敌,加入国民党阵营。

魏耿叛变后仍留在福建,他当时交代了不少红军的消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魏耿担任了福建省忠义救国军司令。

进入解放战争,魏耿依旧在国民党部队中混,没有做出什么大成绩,而他也不曾考虑自己的未来。

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魏耿知道共产党不会放过他,于是追随残兵败将逃到台湾,自此背井离乡,漂泊异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台湾,魏耿做起了情报搜集之类的工作,直至退役,2013年病逝,终年10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