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得格外留意了,当下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外国药企似乎正在逐步撤出中国公立医院。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往后咱们普通人想要用上优质的药品,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就在不久前,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出现了一个打破历史纪录的情况,不过这次所有外企药企集体缺席了。这背后所产生的影响那可是相当深远的,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都紧密相关。
咱们都知道,国产的仿制药在价格方面确实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实惠,能让更多的患者用得起药了。可问题是,不少人对仿制药的疗效心里还是存有疑虑的,总觉得和原研药相比,可能效果会打些折扣。
现在外国药企陆续有这样的举动,不禁让人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原本在庞大的中国医药市场有着诸多布局的外企药企,如今要主动选择放弃这块 “大蛋糕” 了?这里面的缘由,值得我们好好去探究一番。
就拿当下医保集采这个事儿来说吧,像辉瑞和迈兰这两家药企,在报价环节居然直接选择了放弃。要知道医保集采可是药品进入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药企而言,没拿到集采的入场券,那就意味着进口的原研药将会失去在中国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其实这已经不是舆论第一次关注进口药从公立医院逐渐消失的情况了。之前就有一些明星药的仿制药在公立医院不见踪影了,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就拿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来说吧,它自从 1994 年在中国上市之后,在降血糖药物市场上一直都扮演着绝对主力的角色。根据米内网的数据来看,二甲双胍在各类降糖药当中,销售量所占的比重始终都能排在前三的位置。而且在 2019 年的时候,国内二甲双胍市场规模达到了 59.76 亿元,其中原研药的市场份额还一直保持在 80% 左右,可见它当时的影响力之大。
然而到了 2021 年的时候,不少糖尿病患者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吃了十年的原研药格华止,居然在公立医院里断货了。取而代之的是那种三块钱就能买 100 片的国产二甲双胍。并且从今年以来,又
有多款
进口原研药陆续传出了要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难道这些进口药真的就要在中国市场彻底消失了吗?这着实让人心里有些担忧,也引发了大家诸多的思考。
实际上,进口原研药并非是真的要在市场上大面积消失不见,它们在不少医疗机构还是有留存的,只是如今在公立医院,想要买到进口原研药确实变得越来越困难了,而这背后涉及集采、医保支付方式、控费等诸多因素。
首先来说集采的准入问题。所谓集采,就是以国家作为单位,对药品开展集中采购,这就好比是一种大规模的团购行为。国家借助带量采购的方式,凭借药品采购的数量优势去和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谈判协商,其目的在于压低药品价格,进而减轻患者在用药方面的费用负担。而集采的主体执行单位正是公立医疗机构。在这样的规则之下,进口原研药大多因为价格偏高,很难进入集采的范围。
就拿二甲双胍片为例
,它曾经在降血糖药领域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不过这一地位的打破正是源于 2020 年 7 月的集采。在那之前,原研药二甲双胍片的市场价格大概在 20 元每盒上下浮动。然而,中国多家仿制药企业参与集采时,直接把二甲双胍片的价格大幅压低,有的企业给出的报价甚至打了 9 折,而且还有企业将其价格压到了 1.29 元一盒,和原研药相比,有着几十倍的价格差距。这么大的价格落差,最终就使得进口原研药很难进入公立医院了。
其次就是医保支付方式所带来的连锁反应。现阶段,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医保支付。对于那些通用名称相同以及药理作用相近的药物,医保支付有着统一的报销基准价。通常情况下,进口原研药的价格往往会远远高于这个基准价,那么超出的部分该由谁来承担呢?要是患者不愿意自掏腰包支付这部分差价,那就没人来负担了。
除此之外,当下正在大力推广的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等医保支付方式,也让医院不太敢使用高价药了。简单来讲,就是针对一种疾病,医保设定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支付价格,无论在治疗这个疾病的过程中做了多少次检查、用了多少种药,总的费用基本是保持不变的。所以,医院为了控制成本,避免医保超支带来的亏损风险,自然就会对价格偏高的进口原研药谨慎选用了。
依据国家医保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全国已经有九成以上的统筹地区开展了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工作,并且有 26 个省份实现了省域内所有统筹地区的全覆盖。在这种医保支付方式广泛推广的大背景下,对于医院来说,使用高价药显然是不划算的事情。
再者就是进口原研药坚持不降价所面临的风险问题了。就拿辉瑞的一些药品来说吧,像西乐葆、美卓乐、美罗华等,它们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在去年年底集采落标之后,到了今年 4 月,经过调研发现,其价格居然高于上海的挂网价格,随后便被河北省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进行了相关告知。这意味着进口原研药如果始终不愿意降低价格的话,那么不仅没办法进入集采的范围,还会彻底失去医院这一极为重要的采购主体。如此一来,它们所能依托的就只剩下院外的零售市场了。
在上述这些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当一位普通患者前往公立医院看病就医的时候,其买到仿制药的概率相较于买到进口原研药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
实际上,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进口原研药究竟会消失多少,又会以多快的速度从市场上减少,这些并非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大家最为关心的,还是那些用来替代进口原研药的仿制药,它们的疗效到底怎么样。
我有一位同事曾经和服用过进口原研药 “波立维” 以及印度仿制药的患者交流过,患者感慨地说:“有些差别,你要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真的很难体会到其中的差距。” 这就好比同样是用了 16 年的东西,可要是品牌不同,那在品质等各方面呈现出来的差异还是挺明显的。
而且,和很多人认知不太一样的是,进口原研药最大的优势所在,或者说它的 “护城河”,实际上并非仅仅是药品的主要成分,更重要的是辅料以及生产工艺。这些关于辅料和生产工艺的细节,原研药企业是不必对外公开的,所以即便仿制药能够做到和原研药的主要成分一致,但由于添加的辅料不一样,就很可能会出现药物在体内的溶解性、生物利用度、稳定性乃至最终疗效方面的差异。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剂量的药品而言,生产工艺水平上的差距,也会对药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又面临着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趋势,在医疗保障和养老体系这两方面,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方面,参保人数出现了下降的情况,然而居民的医疗费用却在以两位数的幅度持续增长,这无疑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结构中有着数量庞大的中低收入人群,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相对薄弱,在医疗消费方面比较吃力。这些现状都凸显出减轻民众医疗负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对于不同需求的患者来说,也有着不同的选择方式。对于那些更注重追求性价比的患者而言,公立医院依然是最佳的选择,毕竟在这里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取到药品和医疗服务;而对于那些经济承受能力较强、更倾向于使用进口原研药的患者来说,在公立医院看病,然后再去外面的零售药店购买进口原研药,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不错选择。
当然了,最为理想的状况是,我们能够在药品创新和仿制药发展之间寻找到一种恰当的平衡。毕竟,我们不能只着眼于当下民众有没有药可用,还得考虑到长远来看,明天是否依然有充足且优质的药品可供使用。大家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