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喝水少,这事儿一听就像是个“鸡毛蒜皮”的小问题,但别小看它。

身体缺水这件事,短期内看不出啥毛病,可要是拖个半年,那就是一场“隐形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每天喝水少,不光容易犯困、腿脚酸,还可能让身体的内部系统悄悄出乱子。

这事儿,不是吓唬谁,是科学摆在这儿。

老人的身体和年轻人不一样。年轻人缺水了,渴一渴,补一补,还能“亡羊补牢”。

可老年人,身体代谢慢,血液循环也没那么通畅了,要是长时间喝水少,血液里的水分减少,黏稠度就会变高。

血液黏稠听起来没啥,但背后藏着一大堆麻烦。黏稠的血液在血管里流动得慢,容易形成血栓。

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长期饮水不足导致脑血栓发生率比正常饮水者高出2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脑血栓一旦发作,那可不是小事,轻则偏瘫,重则危及生命。

还有个冷知识,血液黏稠会让心脏的负担加重。

心脏就像个水泵,正常情况下输送“稀血”没啥问题,但要是天天输送“浓汤血”,久而久之,心肌耗氧量会增加,可能导致心绞痛甚至心梗。

这事儿看着离喝水没啥关系,但背后的逻辑其实简单得很:水少了,血稠了,问题就来了。

老人喝水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尿液变少、颜色变深。这事儿一看就和肾脏有关系。

肾是身体里的“污水处理厂”,负责过滤血液里的代谢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处理废物也需要水,水少了,废物浓度高了,肾的工作量自然会增加。

长期下去,肾脏负担过重,肾小球滤过功能会逐渐下降。这就好比一个工厂机器长期超负荷运转,迟早会“罢工”。

医学研究表明,慢性肾病患者中,有30%以上的人长期饮水不足。

那些得了肾结石的人,更是离不开“喝水少”这个诱因。

浓缩的尿液是结石形成的温床,钙盐、尿酸盐堆积在一起,就像盖房子似的,把石头一点点“盖”起来。

还有一件事很多人不知道,肾脏的健康和全身免疫有直接关系。

老人喝水少,尿液排泄减少,代谢废物可能滞留体内,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下来,感染和炎症的风险都会增加。这种连锁反应,往往从一杯没喝的水开始,却可能最终影响全身。

水对脑子的作用,可能比对其他器官的作用更重要。老人喝水少,脑细胞是最早“喊渴”的。

脑组织的含水量高达80%,缺水会直接影响脑神经元的工作效率。

缺水时,脑子“变慢”是很常见的表现。很多老人会觉得脑子不清醒、容易犯迷糊,可能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了”,而是脑细胞处于轻微脱水状态。

脱水还会让脑部血液供应减少,导致注意力下降、反应变慢,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研究表明,老年人饮水量低于每日建议量(约1500毫升)的人群中,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正常饮水者高出15%。

脑部缺水时间久了,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长远影响,比如让记忆力逐渐衰退。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缺水还可能引发中风。长时间脱水会让脑部血流减少,再加上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栓更容易形成。

一项针对500名中风患者的调查显示,有30%的患者在发病前一周饮水量明显低于日常平均水平。

虽然水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对脑子来说,比你想象的要重要得多。

老年人喝水少,为什么还不觉得渴?

老年人喝水少,很多时候并不是不想喝,而是身体根本没有发出“渴”的信号。

年轻人渴了,身体会主动提醒,但老年人的口渴感受阈值变高了,等到觉得渴的时候,身体可能已经开始脱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实和衰老有关系。人体的口渴中枢在下丘脑,而下丘脑的敏感度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换句话说,老人对缺水的感知能力变差了。再加上很多老人有尿频、前列腺问题,喝水后不愿意上厕所,于是更倾向于减少饮水量。

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一个办法是定时饮水,不等渴了才喝。

研究表明,老年人每天规律饮水(比如每小时喝150毫升),可以显著改善血液循环和肾功能,还能降低老年综合症的发生率。

水,不是啥高科技的营养品,但对健康的作用却堪比“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每天喝水少,看似无关紧要,但半年下来,身体的变化可能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而更关键的是,这些变化很多时候是悄悄发生的,等到表现出来,往往已经为时晚矣。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张虹.个性化饮水量图谱在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中的适用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21-01-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