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央国企里,“干部年轻化”的现象也挺明显了

干部年轻化的初衷,是要给企业补充新鲜血液,增加点活力,吹起创新之风。

听起来,就像是给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可实际情况呢,往往跟咱想的不太一样。这“年轻化”的风一吹,央国企里头,反倒有点乱套了。

咱们先说说这第一条,领导是越来越年轻了,可他们的思维,创新程度却没跟得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提到干部年轻化,大家都盼着来个“天才少年”,能给企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结果呢?

那些新来的年轻领导,一个个雄心勃勃,好像要把整个单位都翻个底朝天。高标准、严要求,一套一套的,听起来就像是要把央企变成硅谷那种高科技公司。

可问题是,他们真懂吗?

有的年轻领导,大年三十晚上还让下属加班改PPT,这不是把员工当机器人使唤嘛!

更逗的是,这些“年轻贵族”们,玩起形式主义来,比那些老干部还溜。官僚主义这套把戏,他们玩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再说说第二条,提拔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可真正干活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为了凑人数,有些单位把有经验的老员工晾在一边,硬塞进来一批“嫩苗苗”。这就像是把开了几十年的老司机赶下车,让刚学会开车的新手去开大巴。

这些年轻人,有几个能独挑大梁的?结果呢,老员工心里憋屈,天天盼着退休;年轻人呢,又镇不住场面,天天数着下班的时间。整个单位,就像是一个大型的“盼退休俱乐部”。

那些被晾在一边的老同志,心里怎么想?有个领导就跟我说:“我现在就一个目标,躺平,反正也没指望了。”这话听着,就像是央企版的“佛系人生”教程。

第三条,会议是越开越多了,效率却越来越低了。

现在的央国企,简直就像个大舞台。领导们忙着唱独角戏,下属们忙着当观众,大家伙儿都在为一个虚无缥缈的“业绩”忙活得团团转。

最可笑的是,有些年轻干部,年纪不大,官架子倒不小。动不动就开会讨论,一遇到实际问题,就甩锅给下属。

他们嘴上喊着要创新,实际上呢,老一套玩得比谁都精。开会这门艺术,他们简直是准备拿诺贝尔奖了。

第四条,管理制度是越来越多了,员工却越来越没劲头干了。

什么“人才沉淀池”、“合同期优化制”,听起来都挺高大上的,其实都是坑。搞得人心惶惶,生怕哪天就被“优化”掉了。

为了不犯错,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得层层审批,开无数个会。等流程走完,黄花菜都凉了。这效率,简直就像蜗牛爬长城。

最后一条,口号是喊得越来越响了,实际效果却越来越差了。

“干部年轻化”、“人才优先”,这些口号喊得震天响,好像要把天都喊破了。可实际上呢?

有能力的老同志被晾在一边,没经验的年轻人被推上前台。整个单位,就像是一个“老年痴呆”和“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奇怪组合。

你说说看,央国企的干部们,这不是在演一出出荒诞剧吗?

“干部年轻化”本来是为了让企业更有活力,可现实却狠狠地给了我们一巴掌,打得我们晕头转向,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现在的央国企,

年轻化变成了“关系户提拔大会”,活力变成了“无效加班大赛”,

能上能下变成了“踢走老员工大赛”,能进能出变成了“关系户专用通道”,

这哪里是在激发活力?分明是在给自己挖坑,还美其名曰“深度耕耘”。

说到底,央国企最大的问题,不是年龄,而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内耗这三座大山。

真正的年轻化,应该是思维的更新、流程的优化、效率的提升。

光换个年轻的面孔有啥用?这不是改革,这是自欺欺人,是给老旧的体制贴了个“青春”的标签。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央国企只会越陷越深,最后变成一个既没活力又没经验的大养老院,还美其名曰“人才培养基地”。

你说说看,这种现象,该不该改?怎么改?这可不是个小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连“躺平”都成了奢望,因为连躺的地儿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