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的一天,如往常一样翻开自己日记本的王桂芹忽然发现,里面多出了一行醒目的批注:“每年暑假回乡一次,极为有益。此文写得很好,住半个月不够,最好住一个月。”

翌年二月,《中国青年》上发表了一篇特殊的文章,正是她的这一篇《假期回乡日记》。在文章前的介绍部分,清楚地标示着那一段批注。

而这个批注的来源,正是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篇语言朴素、乍一看似乎并不起眼的“回乡日记”,是如何博得主席的青睐,得以获得刊登《中国青年》的机会的呢?

意外的批注

多年以后,面对主持人的提问,王桂芹又想起多年前自己将日记塞入李敏书包里的那个遥远的日子。她表示,自己的这篇日记之所以能够得到伟人的亲自批注,是源自一个“巧合”。

1957年暑假期间,王桂芹回到河北阜平农村老家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这段经历让她深刻地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与劳动人民的伟大,她随后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写入了日记之中。

开学后,学校也组织了一次集体劳动,王桂芹与李敏二人都报了名。

然而当天恰巧下起了雨,王桂芹却并没有背书包,于是她给同行的李敏打了个招呼,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日记本放在了李敏的书包里。

劳动结束后,李敏因为还有事就匆匆离开了,忘记了自己书包里还装着同学的日记。王桂芹也并未放在心上,心想等明天到学校再拿回来也不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放学后,李敏回到家中,毛主席照例检查女儿的作业情况,凑巧地发现书包里王桂芹的日记本。他简单地翻阅,发现了那篇记录暑假劳动生活的文章,引起了他的兴趣。

毛主席逐字逐句地细细品读,一边修改日记中的错别字,一边又对写的精彩的地方亲笔画圈标注。读完之后,毛主席被这名素未谋面的女学生的崇高劳动精神深深打动。

他当即在文末批注:

“每年暑假回乡一次,极为有益。此文写得很好,住半个月不够,最好住一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末了,主席又亲笔写下“建议发表”四字。

主席写了一张小纸条夹在日记本里,上面写着:“李讷细看两遍,退李敏。李敏也要看两遍。”,要求女儿们仔细地阅读、品味这篇日记。

两姐妹在品读过后,也被其中所描绘的乡村劳作画面与高尚的劳动精神所深深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这篇日记经由李敏传回了王桂芹的手中。看着日记后毛主席的亲笔批注,王桂芹的思绪再次回到了暑假在家乡劳作的那一段时光......

回乡日记

1957年,为响应毛主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王桂芹决定趁着暑假的机会回到河北老家参与家乡的劳动,多接触一下课堂外的世界。

彼时正值盛夏,走在家乡田垄间道路上的王桂芹看到田地里因高温、缺水而枯黄的庄稼,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幻想起自己如果拥有能够呼风唤雨的力量,就能够让庄稼年年丰收,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了。

也许是感应到了她的愿望,原本艳阳高照的天很快乌云密布,旋即下起了大雨。

她飞奔到家,尽管身上被雨水打湿了,但当看到田地里的庄稼贪婪地汲取着久违的雨水时,她又由衷地感到高兴。

她又跟着父亲一块去田间除草,八月的太阳十分毒辣,田里更是蚊虫肆虐,一天的劳作下来,让她这个习惯了在教室中坐着的女学生累的说不出话,手上也磨出了水泡。

她深刻体会到了下地干活的艰苦,感受到了农民阶层的勤劳、不易。之后,王桂芹又主动请缨,想要跟社员们一起“打坝”,母亲同意了她的要求,并叮嘱她要注意安全。

所谓“打坝”,简单而言就是用石头垒起来一道防水的堤坝,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挖土、搬石头。看似并不复杂,却是一个十分吃力气的活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打坝工地,年纪尚小的王桂芹只能去帮忙搬石头,她看到几个壮汉子在一块大石头前犯难,浑身的劲儿都用完了也搬不动这块石头,脑子里忽然浮现出物理课上学过的“杠杆原理”。

王桂芹主动地靠上前去,在石头旁边斜着插进去一根大铁棍,又在棍子下垫上一块石头,再让壮汉子们一块往下扳铁棍的另一端。

在科学的方法下,那块沉重的大石头终于挪动了位置,王桂芹的“妙计”也得到了社员们的一致称赞。

在家乡的日子里,王桂芹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小农民”,她劈柴、挑水、下地干活,还读报给不识字的乡亲们听,每一天都过得十分充实。

她还从母亲那里学会了怎么制作鞋子,并亲自做了一双送给了同学,兑现了自己当初对同学的承诺。

每天的劳作结束后,她都会打开笔记本,详细地记录今天的劳作内容与劳动感悟。半个月下来,她已经写下了14篇劳动日记。

对于王桂芹而言,这个暑假是十分特殊的,也是十分珍贵的,她真切地触摸到了土地的分量,感受到了汗水的意义,体会到了劳动的珍贵。

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淳朴,是她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因如此,她才会在日记的末尾发出了自己由衷的感慨:“在农村生活得越久,接触农民也越多,我越感到自己所知甚少,知识掌握得并不牢固。”

以小见大,贴近群众

这篇“回乡日记”之所以能够打动毛主席,并非是因为多么华丽的辞藻与多么高深的见解,而是它字里行间所展现出的质朴而又独特的气质。

十四篇日记所折射出的,是一位青年对生活真切的感悟与心声,是这个时代最真实、最生动的模样。

他从王桂芹的身上,看到了中国青年们应当具备的精神与应当成为的模样。中国青年们不应该只拘泥于象牙塔的知识海洋中,更应当以时代主人公的姿态积极深入生活、体会生活、以知识去改良生活。

文章在《中国青年》上发布后,引发巨大的社会反响,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高中生们开始思考自身与农村的关系,并开始效仿王桂芹,主动地回到家乡,参与下乡劳动。

一位学生在阅读王桂芹的日记后深受触动,他表示:“感谢桂芹的文章让我有所警醒,我深知进步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和人民站在一起,才能清楚前进的方向。”

此前曾对干农活有着抵触心理的一位高中生,在读完日记后更是自愧不如,表示自己以后一定会端正态度、投身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王桂芹的回乡日记,与主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培养方针高度契合,两者一同成为了那个时代青少年们的精神指引。

它们一同引领着学生们,不要让所谓读书人的架子,阻隔了与最真切的社会生活的交流,只有与广大人民站在一起,体会他们的生活,才能把握住时代脉搏,才能够清楚时代的前进方向。

文章之外,主席对王桂芹同样关怀有加。

王桂芹起初对主席肯定的评语感到十分高兴,但在得知文章要发表后不免有些犹豫,她担心自己会因此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倘若不发表的话也会辜负主席的期望,因此她一时之间有些为难。

主席听说后,主动地让李敏去帮他开导王桂芹,最终打动了她,这篇文章最终得以发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李敏与孔令华婚礼之际,王桂芹也作为受邀者参与了这场简约的婚礼。

婚礼翌日,主席亲自约见了她与另外两名同学。交谈中,主席关切地询问她们的生活与学习状况,并鼓励她们认真学习,成为社会栋梁之材。

毛主席的谆谆教导与亲切关怀成为王桂芹最珍贵的一段回忆。晚年的她撰写了长篇回忆录——《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毛主席批阅我的日记》,将这段与主席的经历娓娓道来。

半个世纪后的她在接受采访时,还能够清楚地记起主席当年对她的教导与关怀,每每聊到主席的时候,她而今已然沟壑纵横的脸上也常常浮现出笑意。

他是伟大领袖,更是良师益友、人生导师。那一行批注洞穿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陪伴她从青葱到耄耋,成为温暖她一生的箴言与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