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核电站,安全不安全?建了这么多年,值不值?

有意思的是在80年代,那会儿中国啥都刚起步,核电站这个“高难度项目”真敢上马?

秦山核电站,就是在争议和压力中诞生的,它能平安运行到现在,还成了“国之光荣”,这个过程到底经历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70年代,咱们国家经济发展得挺快,可电不够用,很多地方拉闸限电成了家常便饭。

为了不让缺电拖经济的后腿,国家决定试试核电这个新东西。

1981年,咱们第一个核电站的选址定了,放在浙江嘉兴海盐县。它离上海和杭州都挺近的,算得上是地理位置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这个项目真是困难重重。首先,咱们自己完全没造过核电站,没经验,也没啥现成技术。

其次核电站的成本特别高,而且那时候全国都还在抓紧修铁路、搞水利,钱得花在刀刃上,这事儿不少人觉得不靠谱。

再加上1979年美国三哩岛的核泄漏事件,搞得全世界对核电都挺敏感,觉得核电站就等于不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到了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又给全世界敲了一记警钟。这下反对声浪就更大了。

可国家的态度很明确,核电必须得上。再难也得上,电力不足不是小问题,发展核电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仗。

1985年,秦山核电站正式开工,所有的工程技术几乎全靠咱们自己摸索。

建造团队压力特别大,因为核电站容不得一丁点失误,一旦出事那就是天大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年后,也就是1991年12月,秦山核电站终于发电了,电量不多,一年17亿度,但这可是中国自己的第一座核电站,意义不在大小,在有了一个开始。

从此之后,核电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而是真正引入到国内的能源体系里。

建成之后,秦山核电站没有停步。为了更高效、更大规模地利用核电,1996年开始了二期扩建。

这次他们靠自己力量设计和建造了两台更大的核电机组,发电能力直接翻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2002年和2004年,这两台机组也陆续投产,秦山核电站从最初的小规模项目,走向了大型商用核电站的时代。

扩建还不止这一次。1998年,秦山核电站启动了三期工程,这次搞了个重水堆核电站。

重水堆是当时比较先进的技术,来自加拿大。

虽然是国外的技术,但是施工和运行团队大部分还是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年,秦山核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650万千瓦,每年发电500亿度,是国内最大的核电基地。

咱们来算算这座核电站的账。截至目前,它累计发电量有8400亿度,按全国核电上网电价算,收入有3600多亿元。

这些钱不光早就把投资成本收回来了,还带来了很可观的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发电它每年纳税也不少,为地方财政贡献很大。而且,它还带动了周边很多核电相关企业的发展,增加了不少就业岗位。

核电站不光在经济上有收益,环保上也很有优势。

它不像火电站那样烧煤,不排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到现在,秦山核电站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7.6亿吨,二氧化硫370万吨。这对咱们环境来说是个好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全问题是很多人关心的。秦山核电站运行了这么多年,没出过事儿。

附近空气质量挺好,居民的健康状况也不错,住在那边的人的人均寿命已经超过了80岁。

这些数据让核电站的安全性有了很好的证明。核电站还把多余的热能用来给附近居民供暖,充分利用资源,这也挺值得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发电,秦山核电站还在技术上有不少突破,比如同位素生产。

这个东西以前都靠国外进口,现在他们研发出了自己的技术,打破了国外的垄断。

秦山核电站从一个争议中的项目,成长为中国核电的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核电站解决了电力短缺的问题,也让咱们国家在核电技术领域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它的成功,证明了当初那个选择是对的,也给我们未来发展清洁能源提供了更多信心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