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消费的大招终于出台了,竟然是给铁饭碗群体和退休人员加工资。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一招还是有些作用的。肯定有人要抱怨了,我不在体制内,也还没退休,享受不到这福利。但实际上,惠及大众的福利也已经在路上了。
很多网友分享,铁饭碗群体在去年年底已普遍涨薪,部分人员还一次性补发了半年工资的差额,钱已到账。同时,在去年 12 月 23 日的重要会议中,明确将提高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如今,铁饭碗群体数量约 4800 万,退休人员达 3.1 亿,两者相加共 3.6 亿人。若平均每人每年增加 2000 元收入,一年就得 7200 亿。要是这 7200 亿能全部用于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助力会很大。
但有人觉得给退休人员补贴合理,毕竟应提倡敬老爱老,可给体制内人员加薪就难以理解。对此,有专家解释,从历史经验看,在 98 到 02 年、08 到 09 年、13 到 16 年这三个经济收缩阶段,都是通过提高铁饭碗群体工资来应对消费低迷,且效果不错。
原因在于,对很多小县城来说,铁饭碗群体的消费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撑,俗称“铁饭碗经济”。在小地方,只有他们有稳定工资和较好福利,其消费能力和意愿直接影响当地住房、餐饮、教育、医疗、娱乐等产业的兴衰。所以提高他们工资能很大程度上促进消费。
更重要的是,稳定铁饭碗们的收入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一些问题。这对保护营商环境至关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些地区财政收入减少,负债加重,给铁饭碗发工资都困难,部分人员为工资选择过度执法创收。专家的观点有一定道理。
但我觉得,今时不同往日,面对通缩风险,更应侧重低收入群体。还好相关福利应该已在路上。有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一位煤矿工人失业,冬天孩子问爸爸为啥不烧煤取暖,矿工无奈回答失业没钱买煤。孩子又问为何失业,矿工说挖的煤太多,煤太便宜,老板不开工了。
这表明供给和需求都有,却因通缩致消费低迷,所以当下对失业人群和低收入者补助更迫切。比如给工作不稳定的低收入者 1000 元,他们可能马上消费掉,给收入稳定的人 1000 元,或许 600 元会存银行,前者经济状况总体比低收入群体好太多。
根据 23 年全国 31 省平均工资详细数据,在经济面临通缩风险背景下,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12700 元,同比增长 5.8%,高于 GDP 增速 5.2%。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68300 元,同比增长 4.8%。
表面看数据不错,但私营企业员工平均薪资仅为非私营企业一半,非私营单位不仅工资高,涨幅也大,其中 21 个省的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超 10 万,基本算高收入群体。北京和上海的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超 21 万,平均每月 18000 元,达发达国家水平。虽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 68000 元,看似中等收入水平,但工资统计中,中位数远低于平均数,且私企员工收入差距大,意味着大部分私企员工年收入远低于 68000 元。
而且还有 2 亿灵活就业人员未算,实际就业形势严峻。24 年 11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 5%,处较高位。去年 8 月,全国城镇 16 到 24 岁劳动力失业率达 18.8%历史高位。虽有措施鼓励大学生从事家政服务,但大家心里没底,不知啥工作稳定且收入高。
不过也不用太担忧,24 年四季度,财政部已向特困人员、孤儿等生活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增加困难群众收入,提升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和意愿。相关部门也表示,正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积极推动低收入人口就业,更多惠及大众的福利已在路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