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迎来流感高峰:应对策略与公众提醒

随着冬季的深入,上海的流感疫情逐渐进入高发期,尤其是甲型流感(甲流)的病例显著增加,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担忧。面对这一形势,如何有效应对流感高峰,保障市民的健康安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感疫情现状与特点

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近期本市流感病毒活动强度明显增强,已进入高发期,但流行强度仍处于历年一般水平。在众多流感病毒中,甲流占据了主导地位,检出率高达99%以上。这一现象与全国范围内的流感监测结果相一致,反映出甲流在当前流感疫情中的突出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临床表现上,甲流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由于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因此在流感高发期,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加强监测与预警

各级疾控机构应进一步加强流感疫情的监测工作,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频率和质量,及时掌握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变异情况以及病例的分布特征。同时,建立和完善流感疫情预警机制,一旦发现流感疫情有异常波动或出现新的流行株,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高公众防护意识

广泛开展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流感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教育公众在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

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应加大流感疫苗的宣传推广力度,鼓励公众尤其是高危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提高疫苗接种率。同时,要保障流感疫苗的供应,合理安排接种时间,优化接种流程,确保疫苗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范抗病毒药物使用

对于已经感染流感的患者,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是关键。目前,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是常用的抗流感药物,它们对甲流和乙流感染均有疗效。然而,抗病毒药物并非人人适用,如玛巴洛沙韦目前只批准用于5岁以上、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因此,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切勿自行购药、给药。此外,抗病毒药物不能缓解已有的发烧、头疼等流感症状,患者还需结合对症治疗手段,如退烧、止咳、缓解鼻塞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众应对流感高峰的提醒

及时就医与居家隔离

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就医过程中,应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对于确诊的流感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居家隔离,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家人和他人。居家隔离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通风换气。

合理备药与避免囤积

虽然近期部分药品相对紧张,但远远没有到一药难求的地步。公众应根据自身需求合理备药,避免盲目囤积,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和药品短缺。对于抗流感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切勿私自囤积大量药品。同时,要关注药品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增强自身免疫力

流感高发期,增强自身免疫力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公众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提高身体素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和在寒冷天气中长时间户外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面对上海流感高峰的到来,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学校、社区以及公众共同努力,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提高防护意识,科学应对流感疫情,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